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6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32篇
耳鼻咽喉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90篇
内科学   36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59篇
综合类   125篇
预防医学   108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100篇
中国医学   65篇
肿瘤学   5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双腔球囊导管在插管失败的输卵管阻塞介入再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45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应用常规法行介入再通术,其中输卵管开口插管失败采用改良双腔球囊导管行介入再通,统计分析常规法组与联合改良双腔球囊导管法组(联合法组)的输卵管开口插管成功率、输卵管阻塞的开通率。结果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45例,共阻塞输卵管90条,采用常规法输卵管开口插管成功32条,其中开通成功31条,插管成功率为35.56%,开通率96.88%。采用联合法输卵管开口插管成功90条,输卵管开通83条,插管成功率为100%,开通率92.22%,7条输卵管因阻塞病情严重无法开通,其中双侧均未能开通1例。所有患者术中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12个月,妊娠率48.65%。常规法组与联合法组输卵管开口插管成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5.574,P=0.000),而输卵管开通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8,P=0.619)。结论对于常规法输卵管开口插管失败者,采用联合改良双腔球囊导管可提高输卵管开口插管成功率。采用改良双腔球囊导管介入再通与常规法开通效果相当,可作为常规介入再通输卵管开口插管失败的备选方案。  相似文献   
2.
骨质疏松症(OP)是我国人群中最常见的多发病,好发于绝经后的老年妇女,增加了患者骨折的风险。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主要是绝经后雌激素水平显著降低导致的。除了雌激素缺乏对骨骼的直接负面影响外,绝经后妇女免疫状态的改变间接导致骨骼的持续破坏,因为绝经后妇女通常表现出慢性低级别炎症表型,细胞因子表达和免疫细胞谱发生改变。PMOP已严重危害我国女性健康。补肾活血方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补肾活血中药,近年来,随着我国临床医师与患者越来越重视中医药,补肾活血方被应用于多种疾患,包括骨科的多种疾病,其对PMOP的防治效果亦明显。该文基于骨免疫微环境,以骨代谢对PMOP产生影响为基础,论述补肾活血方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一种用顶空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测定水中苯系物的方法。方法采用顶空法,当顶空瓶中苯系物在气液两相中达到动态平衡时,取顶部气体进样,经毛细管柱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结果当标准溶液浓度在一定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0.999 1,其相对标准偏差为0.54%~2.09%,样品加标回收率98.5%~103.0%。结论顶空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测定水中苯系物,速度快,准确度高,重现性好,不需二硫化碳萃取,是测定水中苯系物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孙燕 《西部医学》2014,(5):567-568,572
目的 对巨大儿发生进行多因素分析,找出影响巨大儿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对孕期指导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3年2月来我院住院分娩的56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研究巨大儿发生的危险因素,并了解孕期指导的意义.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孕妇的孕前体重指数(BMI)、产前空腹血糖、羊水过多、孕期延长及未接受孕期指导对巨大儿发生有影响(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前体重过重(β=0.861,OR=2.507)、空腹血糖过高(β=1.861,OR-6.057)、羊水过多(β=2.984,OR=22.878)是巨大儿发生的危险因素,而孕期指导(β=-0.721,OR=0.564)是巨大儿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产前体重的过度增加、羊水过多、空腹血糖过高及孕期延长均可增加巨大儿的发生几率,而孕期指导是巨大儿发生的保护因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评估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药物洗脱支架(DES)置入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长期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ULTIMATE研究,该研究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从2014年8月到2017年5月在国内8家中心入选1448例置入DES的冠心病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接受IVUS或冠状动脉造影指导支架置入)。本研究选取ULTIMATE研究中有基线血肌酐值的患者1443例,分为CKD组和非CKD组。CKD的定义为Cockcroft-Gault(CG)公式得出的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1.73 m-2至少3个月。主要终点是术后3年靶血管失败(TVF),包含心原性死亡、靶血管心肌梗死和临床症状驱动的靶血管血运重建。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通过log-rank检验比较各组的终点事件发生情况,并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计算HR及其95%CI,同时检验交互作用。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TVF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入选1443例置入DES的冠心病患者,其中CKD组349例(24.2%),非CKD组1094例。CKD组中采用IVUS指导支架置入者180例,造影指导支架置入者169例;非CKD组中采用IVUS指导支架置入者543例,造影指导支架置入者551例。3年临床随访率为98.3%(1418/1443)。术后3年时,CKD组的TVF发生率为12.0%(42/349),高于非CKD组的7.4%(81/1094)(P=0.01),其差异主要来源于CKD组更高的心原性死亡率[4.6%(16/349)比1.5%(16/1094),P<0.001]。CKD组中IVUS指导下置入支架者的TVF发生率低于造影指导下置入支架者[8.3%(15/180)比16.0%(27/169),P=0.03]。而非CKD组共81例发生TVF,其中IVUS指导下置入支架者的TVF发生率与造影指导下置入支架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9%(32/543)比8.9%(49/551),P=0.06],不存在交互作用(P=0.47)。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VUS指导(HR=0.56,95%CI 0.39~0.81,P=0.002)、CKD(HR=1.83,95%CI 1.17~2.87,P=0.010)和支架长度(每增加10 mm)(HR=1.11,95%CI 1.04~1.19,P=0.002)是置入DES术后3年发生TVF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对于置入DES的冠心病患者,合并CKD者术后3年的TVF发生风险高于非CKD患者;相比于冠状动脉造影,IVUS指导DES置入可以降低CKD患者的TVF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开展伤害综合监测工作,发现、了解运行现状,解决存在的问题,为伤害防制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的信息基础。方法:收集南京市浦口区和张家港市2011~2012年期间的伤害门急诊患者信息、伤害住院病例的信息及伤害死亡信息,分析监测地区伤害的流行情况、住院费用的特点以及伤害谱等指标,描述监测工作的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结果:伤害死亡分析中,2011年两监测地区常住人口数为1 971 633人,伤害死亡率为50.46/10万,2012年两监测地区常住人口数为1 985 232人,伤害死亡率为51.28/10万,2011~2012年间两监测地区男性伤害死亡率均高于女性伤害死亡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伤害患者住院费用分析表明两监测地区伤害患者住院总费用为2.08亿,平均住院总费用为10 751.02元,其中意外跌倒平均住院总费用最高,其次是道路交通事故,浦口区分别为19 803.42元和17 061.04元,张家港为13 387.77元和12 728.26元;门急诊伤害患者分析中两监测地区在基本特征构成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个监测地区死亡、住院和门急诊就诊的前两位伤害原因均是道路交通事故和意外跌倒。结论:道路交通事故和意外跌倒两种伤害是导致伤害死亡、住院以及门急诊就诊的最主要原因,因此应该加强对这两种伤害的综合防制,降低伤害带来的损失。伤害综合监测信息收集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信息利用率很低,应该提高监测数据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张家港市社区健康教育用于提高出归国人员疟疾防控意识的效果,为制定防控境外输入性疟疾再传播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8—2019年,在张家港市各社区实施出归国人员疟疾健康教育干预,比较目标人群干预前后疟疾防治知识和就医行为变化。结果 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张家港市共有赴境外疟疾流行区的出归国人员367人,发现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18例。实施社区健康教育干预后,目标人群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35.09%提高到9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78.130,P < 0.01);自带抗疟药和发病后自行应急服药人员比例分别从干预前的12.14%和11.43%增加到26.79%和26.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8.793、9.834,P均< 0.05);疟疾患者从发病至确诊的平均时长从干预前的(5.86 ± 4.45) d缩短至(3.11 ± 1.28)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 = 64.000,P < 0.05)。结论 在社区精准管理基础上开展社区疟疾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可作为张家港市防控输入性疟疾再传播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
油用牡丹籽蛋白质的制备及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油用牡丹籽蛋白质的制备工艺以及理化性质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碱提酸沉的方法进行提取并以正交试验优化牡丹籽蛋白质的提取工艺。结果牡丹籽蛋白质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 10.5,提取40 min,液料比25∶1(ml/g),提取温度40℃。牡丹籽蛋白质的分子量主要集中在66.2~18.4 kDa。结论采用碱提酸沉的方法对牡丹籽蛋白质进行提取方便快速,可为牡丹籽蛋白质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分析内镜下切除和腹腔镜手术切除非微小胃间质瘤(直径大于1 cm且小于5 c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行内镜下切除和外科腹腔镜手术治疗、并经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为非微小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内镜切除组和腹腔镜手术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治愈性切除率等。结果 内镜切除组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较腹腔镜手术组短,住院费用较腹腔镜手术组少,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内镜切除组平均随访时间为32个月,有1例出现复发;腹腔镜手术组平均随访时间为35个月,有1例出现复发,1例出现转移,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内镜下切除直径大于1 cm且小于5 cm的非微小胃间质瘤,具有肿瘤切除率高、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且与腹腔镜手术相比,复发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