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比较中药、达菲及中药+达菲治疗新型甲型H1N1流感的疗效。【方法】将确诊的129例新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29例)、达菲组(43例)、中药+达菲组(42例)及空白对照组(15例),以总住院天数、病毒转阴时间、发病到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治疗到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等作为主要观察指标,比较各组临床疗效。【结果】在总住院天数、药物开始治疗到病毒转阴时间上,达菲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发病到病毒转阴时间上,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上,仅中药+达菲组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达菲治疗新型甲型H1N1流感在快速降低体温方面有明显优势,而在控制病毒转阴方面各组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氟伐他汀的降脂疗效及其恢复内皮功能的心血管作用。方法 :67例高脂血症患者给予氟伐他汀40mg每晚 1次 ,治疗 6周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 6周后检测血脂及血浆内皮素 1(ET 1) ,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氟伐他汀治疗 6周后血清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 (LDLC)、ET 1均明显下降 ,高密度脂蛋白 (HDL C)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氟伐他汀有明显调脂作用 ,且具有恢复内皮功能 ,拮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唐坚  夏建国  魏仁华  叶童   《中国医学工程》2011,(10):17-18,21
目的 探讨腮腺良恶性病变的CT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腮腺良恶性病变30例CT表现.结果 30例病灶,22例良性病灶,8例恶性肿瘤病灶;其中右侧病变13例,左侧病变17例;腮腺浅叶病变19例,深叶病变6例,浅深叶交界病变5例;4例良性病变边缘不清,术前误诊为恶性肿瘤,2例恶性肿瘤边缘清楚,术前误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危人乳头瘤病毒DNA(HPV DNA)检测联合液基细胞学技术(LCT)对宫颈癌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3月收治的患者365例,分别进行LCT、高危HPV DNA筛查及组织病理学检测,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比较2种筛查方法的准确性。结果:HPV阳性106例,其中病理检查结果阳性84例;LCT阳性[≥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178例,其中病理检查结果阳性的121例;HPV和LCT均为阴性的143例中病理活组织检查阳性2例。LCT诊断宫颈癌癌前病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1%和84.9%;HPV诊断宫颈癌癌前病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5.6%和74.1%。2种方法联合检测宫颈癌癌前病变(其中一项阳性即诊断为患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7%和98.6%。结论:联合应用高危型HPV DNA检测与LCT方法可以增加宫颈癌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可有效预防宫颈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待肾移植患者白细胞滤过输血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白细胞滤过输血对待肾移植患者产生HLA抗体的影响及巨细胞病毒 (CMV)感染率的降低程度。方法 选择 16 6例待肾移植患者进行临床输血观察 ,其中 92例进行白细胞滤过输血 ,74例进行浓缩红细胞输注。结果 白细胞滤过组 ,HLA抗体阳性率 1.1% ,巨细胞病毒感染率 3.2 % ;未滤过组HLA抗体阳性率 9.5 % ,巨细胞病毒感染率 13.5 % ;两者差别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结论 白细胞滤除输血 ,能够有效预防HLA抗体产生 ,减少肾移植术后CMV感染 ,对确实需输血的待肾移植患者提供了一条安全有效的输血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联合托拉塞米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我院的急性脑出血患者92例被随机均分为依达拉奉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依达拉奉)和联合治疗组(在依达拉奉组基础上加用托拉塞米),两组均治疗8周。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全血高切黏度(WBHSV)、全血中切黏度(WBMSV)、全血低切黏度(WBLSV)、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浆黏度(PV)、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g)水平、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IL)-2水平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依达拉奉组(93.5%比78.3%,P=0.036)。与依达拉奉组比较,联合治疗组治疗后WBHSV [(5.45±0.19)mPa·s比(4.21±0.37)mPa·s]、WBMSV [(5.71±0.28)mPa·s比(4.23±0.54)mPa·s]、WBLSV [(9.32±0.39)mPa·s比(7.19±0.41)mPa·s]、ESR [(35.18±3.92)%比(28.19±2.87)%]、PV [(1.68±29)mPa·s比(1.17±0.31)mPa·s]、血浆Fg[(3.52±0.49)g/L比(3.18±0.47)g/L]水平、血清TNF-α[(2.24±0.41)μg/L比(1.89±0.52)μg/L]、CRP [(15.25±3.15)mg/L比(9.51±3.09)mg/L]水平降低更显著,PPT [(12.88±1.12)s比(13.42±1.35)s]、APTT[(34.88±0.74)s比(37.41±0.82)s]、血清IL-2[(9.97±1.78)ng/L比(10.82±1.47)ng/L]水平升高更显著,P<0.05或<0.01。结论:依达拉奉联合托拉塞米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微循环与凝血功能,降低体内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胸上段食管癌螺旋断层(HT)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计划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随机抽样法选取10例胸上段食管癌患者,分别设计HT和VMAT双弧照射调强放疗计划,肿瘤靶区体积(GTV)给予66 Gy/30次,计划靶区体积(PTV)给予50 Gy/30次。根据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评价靶区的D1%D99%D5%D95%、适形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和危及器官(OAR)受量,比较治疗时间和机器跳数(MU)的差异。结果 HT组GTV和PTV的D99%高于VMAT组(t=4.476、3.756,P<0.05);GTV与PTV的D1%D5%D95%、HI和C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T组全肺V10V15V20和全肺平均剂量(MLD)均显著低于VMAT组(t=-3.369、-4.824、-4.869、-3.657,P<0.05);全肺V5V30和脊髓Dmax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HT组治疗时间和MU数均远大于VMAT组(t=13.970、7.982,P<0.05)。结论 HT与VMAT技术均能满足胸上段食管癌放疗剂量要求。HT技术能显著减小双肺受量,而VMAT技术具备明显的效率优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