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r-NENs)不完整切除的危险因素,并为其不完整切除后处理提供临床治疗建议。方法对2012年2月至2018年2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62例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的分析方法分析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ESD不完整切除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病变浸润深度(P0.05)及病变黏膜表面中央有凹陷(P0.05)是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ESD不完整切除的危险因素;进一步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黏膜表面中央有凹陷(P=0.031)以及病变浸润至黏膜下层(P=0.014)是影响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ESD不完整切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浸润深度至黏膜下层及病变黏膜表面中央有凹陷等因素与ESD不完整切除有关,充分评估ESD术前肿瘤无淋巴、血管转移,ESD不完整切除术后,可考虑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2.
氟桂利嗪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氟桂利嗪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法对60例颈性眩晕患分为两组:30例口服氟桂利嗪5-10mg,每晚1次,为治疗组;30例口服谷维素30mg,每晚1次,为对照组。分别于24小时、72小时、1周观察临床症状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3%,治疗前后眩晕缓解情况与非治疗组对比有显性差异(P<0.01)。结论 氟桂利嗪治疗颈性眩晕有效,且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白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6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3组,rhG-CSF用量每天为400μg/m~2(高剂量)设为A组,rhG-CSF用量每天为300μg/m~2(中剂量)设为B组,rhG-CSF用量每天为200μg/m~2(低剂量)设为C组,疗程3d。比较3组患者化疗后白细胞最低值(WBC_(min)),最高值(WBC_(max)),白细胞计数(WBC)4.0×10~9/L的时间即WBC减少时间;并于化疗2周期后使用KPS评分评定患者生存质量,记录应用抗菌药物情况。结果化疗后,3组患者WBC_(min)及WBC_(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BC减少时间在A组为(1.73±0.48)d,明显低于B组[(3.35±1.29)d],B组低于C组[(5.84±2.6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抗菌药物使用率(33.33%)明显高于A组(5.56%)和B组(11.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B组与C组间抗菌药物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高剂量的rhG-CSF可以有效缩短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的白细胞减少期,且中剂量与高等剂量rhG-CSF的治疗效果相当,更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D73在NPM1突变型及野生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的表达及对其治疗疗效和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初治AML患者160例,同期选取本院非AML者的骨髓样本40例作为对照,分别比较健康者、NPM1突变型AML及NPM1野生型AML患者中CD73的表达,分析CD73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及疗效的关系,对患者进行随访,进一步分析CD73对不同AML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CD73在AML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23.75%)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0.62%),NPM1突变AML患者CD73+表达率(74.75%)显著高于NPM1野生型(25.51%)(P<0.001);AML患者CD73+表达与年龄、FAB分型、疾病危险程度分级及NPM1基因突变状况有关(P均<0.05);NPM1基因突变AML患者总体生存率为75.98%,显著高于NPM1野生型AML患者的34.68%(P<0.001),NPM1基因突变AML患者中CD73+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1个月,显著长于CD73-组患者的11个月(P<0.001),NPM1野生型AML患者中CD73+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3个月,显著短于CD73-组患者的18个月(P<0.001)。结论:CD73在NPM1基因突变AML患者中表达增加,CD73在不同NPM1基因突变型AML患者中有不同的预后意义。结合AML患者临床病理特征、CD73表达及NPM1基因情况有助于判断其预后,并指导有关治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5.
护理群体内部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桃英 《护理学报》2004,11(10):13-14
目的 了解影响护理群体内部人际关系的各种因素。方法 自设问卷从护士自身、医院管理者、家庭社会3方面的因素抽样调查210名临床护士。结果 护士自身是影响护理群体关系的最重要因素,占46.1%,医院管理者占30.7%,家庭、社会因素占23.2%。在单项具体因素中个人性格又是最重要的原因。结论 护士更新观念、加强学习、学会自我调节.管理者关心护士身心健康、遵循公平原则、在岗位上实行角色互换、积极营造良好的礼会环境等措施是建立良好护理群体关系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多用途胶粘型除尘器(下称除尘器)对患者床单洁净作用及对病房空气的影响。方法分别用除尘器(观察组29例)和湿毛巾(对照组28例)对床单进行清扫,于清洁前5min和清洁后5min、30min于床单表面、病房空气采样行细菌培养。结果两纽扫床后床单细菌菌落数均显著降低并达标(均P〈0.01),其中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病房空气中菌落数观察组扫床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扫床后显著高于扫床前和观察组扫床后(均P〈0.01)。结论2种扫床方法均能有效洁净床单,其中观察组效果更佳,对病房空气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7.
金笛  何丽  张海锋 《重庆医学》2016,(29):4068-4070
目的 探讨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及CXCL12在特发性肺纤维化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收集荆州市中心医院2004~2014年诊断为特发性肺纤维化且存有活检或手术标本的患者共18例,并收集正常肺组织20例作为对照,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GRP78、CHOP)及CXCL12蛋白(SDF-1)的表达,通过逆转录PCR(RT-PCR)检测肺组织中GRP78 mRNA及CXCL12 mRNA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相比,肺纤维化患者肺泡上皮中GRP78、CHOP、CXCL12蛋白表达均上调,且GRP78 mRNA及CXCL12 mRNA也表达上调.结论 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及CXCL12在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能参与了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抗甲状腺药物(ATD)所致的粒细胞缺乏症(粒缺)是临床较少见的急症,若不及时有效治疗,患者会因严重感染而危及生命。笔者分析了我院1997年6月~2003年6月收治的11例粒缺患者的资料,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药药理与临床》2020,(1):149-153
目的:研究益气除痰方对NK/T细胞淋巴瘤生长及PI3K/AKT/m TOR信号通路激活的抑制作用。方法:培养人NK/T淋巴瘤细胞的细胞株SNK-6,制备益气除痰方含药血清,用含有35%空白血清、15%、25%、35%益气除痰方63 g/kg含药血清或35%益气除痰方63 g/kg含药血清+25 ng/m 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培养基处理,检测细胞增殖活力、细胞周期、PI3K/AKT/m TOR通路分子表达量;制备SNK-6细胞的移植瘤小鼠,以27. 3 g/kg、54. 6 g/kg益气除痰方灌胃干预后检测移植瘤质量及PI3K/AKT/m TOR通路增殖活力表达。结果:与空白血清组比较,15%、25%、35%益气除痰方63 g/kg含药血清组的蛋白、S期比例明显降低及p-PI3K、p-AKT、p-mTOR的蛋白表达量明显下调,G0/G1期比例明显增加(P <0. 05或P <0. 01);与35%益气除痰方63 g/kg含药血清组比较,35%益气除痰方含药血清+25 ng/m 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组的增殖活力值、S期比例明显增加及p-PI3K、p-AKT、pm TOR的蛋白表达量明显上调,G0/G1期比例明显减少(P <0. 05或P <0. 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27. 3 g/kg、54. 6 g/kg益气除痰方组移植瘤小鼠的移植瘤质量明显减轻,移植瘤中p-PI3K、p-AKT、p-mTOR的蛋白表达量明显下调(P <0. 05或P <0. 01)。结论:益气除痰方能够抑制NK/T细胞淋巴瘤生长且该抑制作用与抑制PI3K/AKT/m TOR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0.
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成方"神康Ⅰ号"治疗2月.结果治疗组神经病变症状改变总有效率为78.9%,明显高于对照组(35.0%),腓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及感觉传导速度均显著提高(P<0.01),未见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可有效地缓解DPN的临床症状,改善其神经传导速度,从而有助于防止DPN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