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6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评价口服国产阿托氟啶单药及联合方案治疗无法手术或手术后复发、转移的晚期胃癌、肝癌、食管癌和大肠癌的疗效及其毒副反应。方法 :收治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 4 7例 ,随机分组 :单药组 15例 (单用阿托氟啶 )、联合化疗组 2 3例 (用阿托氟啶联合化疗 )以及对照组 9例 (用FT2 0 7联合化疗 )。结果 :单药组有效率 6 6 7% ,联合化疗组 13 0 4 % ,对照组0 %。无严重毒副反应。单药组及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结论 :口服国产阿托氟啶单用或联合治疗对晚期消化道肿瘤疗效肯定 ,毒副反应较小 ,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扩大应用  相似文献   
2.
淋巴瘤是少数临床可治愈恶性肿瘤之一,多以周围淋巴结的侵犯为首发症状,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单独或同时受累的病例在临床上也较常见.在既往的诊治过程中,对于这部分病例可能存在的一些特殊性并未引起足够重视,现将本研究对1例患者的诊治经过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乳腺癌所造成的心理影响和冲击,受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式、病程与分期、症状和功能反应的不同而各异;尤其是术后的放化疗对患者精神心理障碍和躯体的损害、性身份和性功能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术后续贯进入肿瘤科继续接受放化疗和中医等辅助治疗的208例乳腺癌妇女,年龄24~83岁,平均47岁;其中88.9%为已婚妇女;受教育程度各水平均衡;接受乳房保留术占10.6%(22例),根除术占89.4%(186例);182例(87.5%)接受化疗,176例(84.6%)接受放疗。15.4%(33例)患者不知道自己所患疾病真相;患病时间为术后1~17年。乳腺癌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与人格的评定采用临床晤谈、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MMPI)和生活事件量表以及基本情况问卷的方法,以SPSS10.0软件为工具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MMPI测量结果为40.9%(85例)的患者Hs高于70分,72.6%(151例)的患者D分高于70,38.5%(80例)的妇女Hy分高于70,而Pd高于70占17.8%(37例),Mf高于60占50.0%(104例),但都低于70分;Pa有42.8%(89例)高于70,Pt有54.8%(114例)的人高于70,Sc有76.9%(160例)高于70,17.8%(37例)的患者Ma高于70;201例Si分低于70分,其中58.6%(118例)高于60分。②多元Logistic分析显示,放疗使对Mf(OR=2.01,P=0.03)和Pt(OR=2.81,P=0.01)量表得分增高。结论:放疗是Mf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MGMT在肠癌及正常对照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可能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5例肠癌组织与49例正常大肠组织中MGMT的蛋白表达,分析它们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肠癌组MGMT蛋白的表达率为43.2%(41/95),与正常结肠组织12.2%(6/49)的表达率相比差异显著(p=0.000)。结论MGMT表达高低可能代表肠癌组织DNA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伊立替康(CPT-11)联合顺铂治疗复发晚期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伊立替康120~180 mg/m2静脉滴注d1,60~80 mg/m2静脉滴注d8;DDP 75 mg/m2静脉滴注d1~3;21 d为一周期。结果 60例均可评价疗效,完全缓解率8.3%(5/60),部分缓解率为40.0%(24/60),总有效率CR+PR为48.3%(29/60),稳定18例(30.0%);进展13例(21.7%)。主要毒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和消化道症状,其中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50.0%(30/60);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25.0%(15/60);Ⅲ度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3.3%(2/60);恶心呕吐发生率为80.0%(48/60),Ⅲ、Ⅳ度发生率为25%(15/60);腹泻发生率为50.0%(30/60),其中Ⅲ、Ⅳ度发生率为33.3%(20/60),全组无毒性相关死亡。结论伊立替康联合顺铂二线治疗复发晚期小细胞肺癌,有效率较高,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6.
目的:寻找与小鼠肝癌淋巴道器官特异性转移相关的趋化因子及其受体.方法:应用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分类基因芯片技术,分析高、低淋巴道转移潜能小鼠肝癌细胞株HCa-F、HCa-P不同的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差异.结果:HCa-F和HCa-P细胞有不同的趋化因子及受体的表达谱.在基因芯片的128个候选基因中,HCa-F与HCa-P相比有19个基因上调、下调>2倍.上调的19个基因中包括G蛋白偶联受体2和CXCL1/2、HIF1和NF-kB等;下调的有19个,包括CC和CCR家族成员和CXC家族成员.结论:不同的趋化因子及其受体表达谱可能与肿瘤的淋巴管转移潜能相关.应用分类基因芯片筛选出的基因为肿瘤转移预测及干预措施可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β-榄香烯乳联合照射对DNA—PKcs基因表达及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β-榄香烯乳影响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及DNA—PKcs基因表达的放射增敏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单纯照射组(4Gy照射)、单纯药物组(10μg/ml、20μg/mlβ-榄香烯乳)、药物+照射组(10μg/ml、20μg/mlβ-榄香烯乳+4Gy照射)。采用四氮唑蓝比色分析法(MTF法)检测β-榄香烯乳对肺腺癌A549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克隆形成实验计算细胞存活率;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与凋亡率;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T—PCR)检测细胞DNA—PKcs基因mRNA表达量。结果MTF法测得β-榄香烯乳对A549细胞的IC50值为120μg/ml;克隆形成实验证明β-榄香烯乳对A549细胞有放射增敏作用;药物+照射组细胞G2/M期比率及凋亡率明显高于单纯照射组及单纯用药组(P〈0.05);药物+照射组DNA—PKcs基因mRNA表达量与单纯照射及单纯用药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结论β-榄香烯乳可通过促进A549细胞凋亡及抑制DNA—PKcs基因mRNA表达实现对A549细胞放射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8.
香菇多糖联合IL-2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香菇多糖(LNT)腔内注射同时联合应用皮下注射白介素-2(IL-2)的方法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比较单纯LNT腔内注射组(A组,25例)与腔内注射LNT同时皮下注射IL-2组(B组,25例)的近期疗效、癌细胞阴转率、行为状况、外周血免疫指标变化及副反应.结果 B组的近期疗效、癌细胞阴转率、行为状况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A组(P均<0.01),B组治疗后CD3、CD4、CD4/CD8及NK细胞活性均高于治疗前(P<0.05).而A组治疗前后免疫指标测定值变化不大.B组与A组相比,治疗前免疫指标测定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B组CD4、CD4/CD8及NK细胞活性均高于A组(P<0.05).结论 LNT腔内注射同时联合应用皮下注射IL-2的方法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张阳  李秀华 《癌症》2003,22(4):436-438
胃肠道癌根治术后,肿瘤局部复发或腹膜转移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1].近来的研究表明,肿瘤分泌的某些介质导致腹膜血管的通透性增强及静脉或淋巴管阻塞是腹水形成的主要原因 [2].本研究针对其腹膜种植性转移的防治问题,利用 615小鼠腹水瘤模型,观察不同浓度 TNP- 470对腹水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对机体的毒性作用;通过检测微血管密度,来探讨血管生成在腹水形成中的作用,探索应用血管生成抑制剂治疗恶性腹水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外阴营养不良增生型,硬化苔藓型表皮细胞和外阴鳞状上皮细胞癌等细胞膜结构与凝集素受体结合表达特征及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慢性外阴营养不良表皮增生型,苔藓硬化型及外阴鳞状上皮细胞癌3种状态下的细胞进行了8种凝集素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分析,比较。结果:外阴营养不良增生型表皮各层细胞细胞膜与刀豆凝集素(ConA),扁豆凝集素(LCA),花生凝集素(PNA),蓖麻凝集素(RCA-1)和大豆凝集素(SBA)结合强度弱,其表皮细胞细胞核膜与ConA,PNA和麦胚凝集素(WGA)有中等强度结合,外阴营养不良硬化苔藓型表皮各层细胞细胞膜与ConA,RCA-1 SBA和WGA结合强度弱,而与LCA不结合,其12例中的8例与荆豆凝集素(UEA-1)发生较弱的结合,外阴鳞状上皮细胞癌癌细胞与8种凝集素均结合,其12例中的7例其癌细胞膜与双花扁豆凝集素(DBA)弱结合,癌细胞膜与UEA-1强结合,但癌巢中央细胞团不与UEA-1结合,癌细胞细胞核膜与ConA,LCA,RCA-1呈强结合。结论:凝集素标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作为诊断,鉴别诊断外阴营养不良增生,硬化苔藓型和外阴鳞状上皮细胞癌新的指标,具有恶变潜能的增生型外阴营养不良与外阴鳞状上皮细胞癌,两者细胞核膜凝集素标记有相似之处,提示在外阴组织的癌变过程中,细胞核膜凝集素标记的异常表达是一个早期标识,糖基和糖蛋白代谢的异常可能是细胞发生癌变最早期的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