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6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同期调强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对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影响。方法对69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前列腺癌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通过营造舒适氛围、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放疗护理及出院指导等各项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 69例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均顺利完成7~9周的治疗疗程。患者在心理上处于一种相对满意状态,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提高。结论个性化护理可明显提高同期调强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对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依从性,值得在临床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在IL-1β所促发的细胞移动中的作用。方法 构建重组质粒SHP-2-GFP以及SHP-2C>S-GFP 并分别转入MCF-7乳腺癌细胞中,建立SHP-2-GFP- MCF-7和SHP-2C>S-MCF-7细胞株。采用荧光显微镜技术观察细胞移动情况;RT-PCR、免疫印迹法检测钙黏蛋白和金属蛋白酶的变化情况,确定蛋白磷酸酶SHP-2在细胞移动中的作用。结果 E-钙黏蛋白在IL-1β刺激的SHP-2转染的乳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量是最低的,而金属蛋白酶MMP-9的表达量最高。结论 SHP-2参与IL-1β促发的细胞移动,并且通过减少E-钙黏蛋白的表达以及增强金属蛋白酶MMP-9的分泌来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3.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前瞻性比较同步放化疗与序贯化放疗治疗Ⅲ期不能手术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并对比3种不同同步放化疗方案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96例不能手术的Ⅲa~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被随机分成4个组:序贯组,同步1组,同步2组,同步3组。放疗均采用6MVX线2Gy/次,常规放疗为前后野照射,40Gy后缩野加量,肿瘤灶总剂量为60~64Gy;三维适形放疗50Gy后缩野加量,总剂量D,60~64Gy。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者,给予X线和电子线混合照射至D,60—64Gy。序贯组放疗前先予以足叶乙甙100mg/m^2(第1~3天)+顺铂40mg/m^2(第1~3天),2个周期诱导化疗;同步1组放疗同时给予足叶乙甙100mg/m^2(第1~3天,第29~31天)+顺铂40mg/m^2(第1~3天,第29~31天);同步2组每周紫杉醇方案+常规放疗、同步3组每周紫杉醇方案+三维适形放疗,在放疗同时给予紫杉醇40mg/m^2(周)。同步放化疗结束后休息3~4周再行2个周期巩固化疗,方案为足叶乙甙100mg/m^2(第1~3天)+顺铂50mg/m^2(第1~3天)。结果 序贯组、同步1组、同步2组、同步3组的有效率(CR+PR)分别为67%、71%、71%、79%,其中同步3个组与序贯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个组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4%、8%、4%,71%、17%、8%,79%、17%、8%,83%、46%、13%。各组间局部无进展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总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同步组(3个同步组合并)与序贯组的局部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0.013)。同步3组与同步1组的总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步1、2组的3、4级毒副反应高于序贯组和同步3组。结论同步放化疗可提高Ⅲ期不能手术非小细胞肺癌的局部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但同步放化疗的毒副反应有增加趋势,通过与适形放疗相结合,可进一步提高总生存率,并有降低重度毒副作用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原锦  刘钢 《东南国防医药》2006,8(3):197-198
皮肤顽固性溃疡系指经临床消炎、灭菌、局部换药等治疗手段,疗效不佳的创面。一直是皮肤科和外科的常见难题之一。我院自1998年5月至2003年5月应用微波热疗治疗皮肤顽固性溃疡6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乳腺外Paget’s病是一种少见的皮肤恶性肿瘤。以往献报道均以手术治疗为主。我院收治乳腺外Paget’s病3例,现结合献报告的病例,一并探讨手术、放疗、化疗等方法在本病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鼻腔淋巴瘤不同放射治疗技术的剂量学比较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研究鼻腔淋巴瘤调强放疗(IMRT)和半野照射对靶区及其周围危及器官受照剂量的差异。方法:随机选择8例鼻腔淋巴瘤患者,进行CT扫描、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勾画,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进行调强和半野照射的计划设计,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调强计划对靶区适形度优于半野照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IMRT比半野照射能更好地保护某些正常组织,减少眼球、脑干、垂体和颞颌关节等正常组织的照射剂量(P<0.05),而对晶体、视交叉和视神经等正常组织2种计划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鼻腔淋巴瘤放疗中,IMRT较半野照射技术在剂量学方面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低氧诱导因子-1α基因(HIF-1α)第12外显子1790(G→A)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鼻咽癌放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收治的经病理明确诊断、完成根治性放疗、随访3年以上的189例鼻咽癌患者,根据随访结果分为治愈组135例和复发组54例,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HIF-1α基因第12外显子1790(G→A)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型,并分析其基因多态性特征.结果 治愈组和复发组HIF-1α基因1790(G→A)单核苷酸多态性的GG、GA和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77.04%、20.74%、2.22%和59.26%、38.89%、1.85%.G、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87.4%、13.9%和78.7%、21.3%.鼻咽癌复发组HIF-1α基因1790(G→A)单核苷酸多态性等位基因分布频率高于治愈组(x2=6.619,P<0.05).结论 HIF-1α基因1790(G→A)多态性可能与鼻咽癌放射敏感性相关.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genetic polymorphism of 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 α (HIF-1α) G1790A and the radiosensitivity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Methods A total of 189 patients with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treated with radical radiotherapy were followed-up for 3 years.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ured group with 135 cases and recurrence group with 54 cases by clinical follow-up results.PCR-RFLP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mononucleotide genotypes of HIF-1α G1790A.Results The observed genotype frequencies of HIF-1α gene 1790 (G→A) for GG, GA and AA were 70.04% , 20.74% , 2.22% in cured group and 59.26% , 38.89% , 1.85% in recurrence group, respectively.The allele frequencies for G and A were 87.4% , 13.9% in cured groups and 78.7% ,21.3% in recurrence group, respectively, withou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distribution of allele frequenci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x2 =6.919, P =0.077).Conclusions The genetic polymorphisms of HIF-1α G1790A might be related with the radiosensitivity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相似文献   
8.
输尿管支架置入联合放疗治疗宫颈癌合并输尿管梗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输尿管支架置入联合放疗宫颈癌合并输尿管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 性分析63例妇科颈癌合并输尿管梗阻患者放疗前给予膀胱镜下输尿管逆行插管留置后给予根治性同步放化疗,了解输尿管支架置入成功率及肾功能改善情况,并观察置入输尿管支架对放疗疗效的影响。结果 50例患者支架置入成功,输尿管梗阻患者肾积水程度较置管前比较明显好转,肾功能明显改善,患者近期疗效佳,完全缓解35例,部分缓解12例,疾病稳定3例,总有效率为94%,双J管对放疗无明显影响。结论 输尿管支架置入联合放疗是宫颈癌合并输尿管梗阻的有效临床手段,未有明显毒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同步顺铂化疗联合分子靶向药物尼妥珠单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耐受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初治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40例,采用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同步顺铂化疗联合分子靶向药物尼妥珠单抗治疗。三维适形调强放疗靶区剂量PGTVnx及PGTVnd均为69.96~73.92 Gy、PTV-1为60~66 Gy、PTV-2为54~56 Gy,共分割33次。化疗方案:顺铂80 mg/m2,静滴,3周为1个周期,每个周期的首日使用,共2个周期;放疗的第1天给予尼妥珠单抗(泰欣生)100 mg,每周1次,共8周。随访观察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耐受性及安全性。结果 40例患者均按计划完成治疗,所有患者至少随访24个月,随访率100%,在随访期内1例局部进展。治疗后6个月评价,鼻咽病灶和淋巴结的有效率均为97.5%。治疗期间发生Ⅲ级骨髓抑制9例,Ⅲ级口腔黏膜炎8例,无Ⅳ级毒副反应发生。结论 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同步顺铂化疗联合分子靶向药物尼妥珠单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显著,耐受性及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鼻腔冲洗方式对鼻咽癌的远期生存、鼻窦炎发生率及生存质量影响,为鼻咽癌最佳鼻腔冲洗方式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依据随机数字表将本院2003年8月至2010年12月的1134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n=378):A组采用一次性鼻腔冲洗机;B组采用自制鼻腔冲洗接头联合灌肠器;C组采用鼻腔喷雾器。分析3组的放疗急性不良反应并随访远期生存情况,分别于治疗前(T0)、治疗6个月(T1)、治疗1年(T2)、治疗2年(T3)和治疗3年(T4)采用中文版鼻腔鼻窦结局测量20条(SNOT-20)调查各组的生存质量并记录各组鼻咽炎发生率。结果 全组共随访3~92个月,5年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0.5%和73.2%。3组中位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唾液腺损伤和颈部皮肤损伤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3~4级口咽黏膜损伤的发生率高于其余两组(P<0.05),且A、B两组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组T0、T1、T2、T3、T4的鼻窦炎发生率分别为41.7%、56.3%、74.0%、54.1%和69.6%,A组T2、T3、T4的鼻窦炎发生率均低于其余两组,B组T2的发生率低于C组,但T4高于C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T1、T2的鼻窦炎症状积分均低于T0(P<0.05),仅C组T3、T4的积分低于T0(P<0.05),其余均与T0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T2、T4的积分均低于其余两组(P<0.05)。结论 不同鼻腔冲洗方法对鼻咽癌患者的远期生存无明显影响,但鼻腔喷雾器可增加口咽黏膜损伤的风险,且采取该方法在随访期间内患者的生存质量最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