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诊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并日益受到重视,本就其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并评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的肿瘤患者放射治疗的急性放射性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云南省肿瘤医院2008年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4例HIV阳性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期间和治疗后1个月的放射不良反应。急性反应依据照射部位分类,参照不良事件通用术语标准(CTCAE 3.0版)分级。结果 7例患者放疗中断或延期,2例未完成放疗。皮肤、黏膜反应多见,如皮炎、咽炎、腹泻。8例患者放疗期间出现3级急性放射反应,其中,6例患者有3级皮肤反应,2例有3级黏膜反应。结论 放射治疗对HIV阳性的肿瘤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但会引发重的急性放射反应。  相似文献   
3.
食管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加同期化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加同期化疗与单纯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方法36例中上段食管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LCAFR)组18例,首先予前后野对穿照射,分割剂量2 GY/次,5次/周.DT40 GY后避开脊髓,分割剂量1.2 GY/次,2次/d(间隔6 h以上),使肿瘤总量达65 GY左右.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加同期化疗(LCAFR+C)组18例,同LCAFR组并加用顺铂40 mg静滴,第1~3天;5-氟尿嘧啶3 g,持续泵5 d,共两周期.结果放化组和单放组的1、3 a生存率分别为83.3%、77.7%和38.9%、33.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化组和单放组1,3 a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8.9%、72.2%和61.1%、3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加化疗未能明显提高食管癌放射治疗的生存率,有提高食道癌的局部控制率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出导致鼻咽癌细胞产生放化疗抵抗的关键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分子。方法体外构建人鼻咽癌细胞同期放化疗模型, 采用大剂量同期放化疗连续冲击法诱导建立鼻咽癌放化疗抵抗细胞株, 并验证其抵抗性形成。分别提取和鉴定鼻咽癌放化疗抵抗细胞株和各自的母细胞株产生的外泌体, 运用生物芯片技术检测外泌体lncRNAs的表达差异。结果经过10次同期放化疗反复处理, 成功筛选出放化疗抵抗细胞株CNE-1 CRR、CNE-2 CRR。与母细胞株相比, CNE-1 CRR、CNE-2 CRR有上皮向间质形态转化倾向, 细胞克隆形成数目更多且平均致死剂量(D0)、准阈剂量(Dq)、2 Gy照射后细胞存活率(SF2)、细胞存活率数值更高。利用外泌体lncRNAs PCR芯片检测鼻咽癌细胞, 相较于其各自母细胞株, CNE-1 CRR外泌体中有18个lncRNAs显著上调和31个lncRNAs显著下调, CNE-2 CRR外泌体中有15个lncRNAs显著上调和38个lncRNAs显著下调, CNE-1 CRR与CNE-2 CRR还具有相似的表达谱。结论 CNE-1 CRR、CNE-2 CRR...  相似文献   
5.
文晓博  赵彪  吉维  刘梦岚  袁美芳  杨毅 《西部医学》2021,32(9):1332-1335
【摘要】 目的 探讨左乳癌保乳术后瘤床同步推量静态调强放疗(sIMRT)与螺旋断层放疗(HT)两种放疗技术的剂量学特点。 方法 选取左乳癌保乳术后银夹标记瘤床的患者23例,采用医科达Monaco5.11计划系统设计sIMRT计划、安科锐TomoTherapy计划系统设计HT计划,处方剂量PGTV:5750cGy/25F、PTV:5000cGy/25F,比较两组计划靶区及危及器官剂量学参数。 结果 HT计划靶区适形度PGTV和PTV适形度指数CI略高于sIMRT计划,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T计划均匀性指数HI低于sIMRT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及器官剂量学参数左肺V5、V20、Dmean,右肺V5、Dmean,心脏V30、Dmean,右乳腺Dmean,脊髓D2比较,除心脏V30 HT计划低于sIMRT计划(P<0.05),其余参数HT计划明显高于sIMRT计划(均P<0.05)。结论 HT计划相较于sIMRT计划有着更好的靶区适形度和均匀度,但sIMRT计划相较于HT能够更好的保护危及器官。综合分析左乳癌保乳术后瘤床同步推量sIMRT计划获益要大于HT计划。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全脑放疗的野中野正向静态调强(FIF-IMRT)与固定野逆向优化调强(FFIO-IMRT)技术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需行全脑放疗患者20例,采用Pinnacle39. 10治疗计划系统进行计划设计,2种计划均用6 MV X射线,处方剂量均为40 Gy,2 Gy/次,共20次。FIF-IMRT计划选270°、90°为主野,适当调整准直器角度,使双眼球重叠,在每个主野方向手动添加1~2个子野降低高剂量。FFIO-IMRT计划7野均分调强,通过反复改变优化参数来达到临床要求的剂量分布。比较2种放疗计划的剂量学参数。结果①靶区方面:与FFIO-IMRT计划相比,FIF-IMRT计划的计划靶区(PTV)的V105%、D50%升高,Dmin、Dmax、V95%、V110%、D2%、D98%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FIF-IMRT计划的CI低于FFIO-IMRT,HI却高于FFIO-IMR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FIF-IMRT计划子野数、机器跳数MU、治疗时间、计划设计时间均较FFIO-IMRT显著降低(P 0. 05)。②危及器官左右晶体、左右眼球、脊髓、左右视神经方面,FIF-IMRT计划低于FFIO-IMRT计划,晶体尤为明显,除左右视神经外,其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①2种计划的靶区均达到临床剂量学要求。②FIF-IMRT计划在靶区的适形性上虽差于FFIO-IMRT计划,但在危及器官的保护方面远好于FFIO-IMRT计划。③由于FIF-IMRT计划的单次治疗时间显著减少,因此降低了器官运动带来的误差,同时减少了机器的损耗,提高了机器执行效率。④FIF-IMRT计划设计简单易行,在基层医院也较容易实现。故全脑放疗推荐野中野正向静态调强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后常规全乳放疗加后装插植治疗与加电子线补量照射的长期疗效及美容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3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的早期乳腺癌患者,要求肿块最大直径≤3 cm,显微镜下手术切缘阴性,腋窝淋巴结清扫为阴性,病理类型为浸润性导管癌.选取有随访资料的53例;其中23例术后使用6MV-X线切线野常规分割全乳房照射46-50 Gy/23-25次,局部瘤床区用高剂量率后装插植补量8-10 Gy/1-2次,30例对照组电子线加量照射10 Gy/5次.治疗后2 a内每3个月,第3-5年每6个月,之后每年随访1次观察治疗和美容效果.结果全组病例随访217个月(平均165个月),插植组2例分别在治疗后62个月和158个月死于远处转移,美容效果优良率均超过78%.无局部复发,局控率100%.3、5、10、15 a生存率分别为100%、100%、95.7%、88.3%;电子线组3例分别在治疗后45个月、97个月、87个月死于远处转移,美容效果优良率均超过80%.有1例局部复发,局控率97.0%;3、5、10、15 a生存率分别为100%、96.7%、93.6%、82.3%个月,2组局部复发率、生存率和美容效果比较没有差别(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6MV-X线切线照射加瘤床后装插植治疗与电子线野局部加量比较,疗效及美容效果相当、生存质量高,治疗时间短.  相似文献   
9.
在对眼睑、眼内、外眦、口唇和颊黏膜等部位的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时,常需要用铅箔防护眼睑下、口腔内黏膜等正常组织。笔者应用铅箔内屏蔽防护技术,观察放射治疗中内屏蔽材料防护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