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09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4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0篇
预防医学   4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5 毫秒
1.
中药安迪对HL-60细胞分化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安迪粉针剂 (Andi)对 HL- 60细胞分化的诱导作用 .方法 采用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 (HL - 60 )为靶细胞 ,分为不加任何药物的对照组 (C组 )、安迪粉针剂 (Andi)组、阳性对照药维甲酸 (RA)组和苦参 (KS)组 ,进行体外培养和诱导分化 ,观测细胞生长曲线、细胞形态、硝基蓝四氮唑(NBT)还原和吞噬能力等指标 .结果  2 mg· L-1 Andi可显著地抑制 HL - 60细胞增殖 ,使原始细胞分化为中幼以下的成熟细胞 ,分化后的细胞具有 NBT还原能力和吞噬功能 ;Andi为 68.0 % ,RA为 61 .5% ,KS为 59.0 % ,C组还原能力仅6.0 % (P<0 .0 1 vs C) .其形态的改变和吞噬能力与阳性对照药维甲酸 (RA)和苦参 (KS)相似 ,分别为 52 .0 % ,45.5%和56.5% (P>0 .0 5) ;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 .C组吞噬功能仅7.5% (P <0 .0 1 vs C)其 NBT还原能力与 KS相当 (P >0 .0 5) .结论  Andi对 HL - 60细胞具有显著的诱导分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脉冲式电磁辐射对大鼠血脑屏障影响的量效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研究脉冲式电磁辐射(EMR)对大鼠血脑屏障(BBB)影响的量效关系。方法 采用伊思蓝静脉注射,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不同脉冲次数的EMR辐照对大鼠BBB开放的影响。结果 伊思蓝在EMR诱发的大鼠BBB开放局部呈现荧光斑;随着EMR脉冲次数(0~200次)的增加,荧光斑数量增加、面积增大;荧光斑在EMR组全脑的分布,以皮质、丘脑、下丘脑、小脑、尾壳核和延髓较多。结论 不同脉冲次数EMR诱发大鼠BBB开放程度不同,随脉冲次数增加,血管通透性增强,200次时达开放高峰,皮质区BBB开放最明显。  相似文献   
3.
4.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ICC)和放射免疫分析(RIA)方法观察了大鼠4、25Gy~(60)Coγ射线照射后24,48和,72h空肠亮脑啡肽(L-ENK)样免疫反应性神经的分布和L-ENK含量的变化。结果:4Gy照射后24h以及25Gy照射后24,48和72h光镜下见空肠L-ENK样免疫反应性神经的分布密度稍有增加,4Gy照射后24h以及25Gy照射后24,48和72h空肠L-ENK含量分别为29.81±0.84pg/mg,34.96±4.38pg/mg,40.71±3.62pg/mg和38.93±2.31pg/mg,与正常对照组(18.26±1.95pg/mg)相比明显升高(P<9.01)。  相似文献   
5.
考马斯亮蓝微盘比色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总被引:50,自引:5,他引:45  
目的 建立快速、灵敏的测定蛋白质的方法。方法 以考马斯亮蓝作为显色剂,用酶联免疫测定仪微盘比色测定牛血清白蛋白和小鼠肝组织匀浆的蛋白含量,并与常量比色法进行了比较,结果 考马斯亮蓝微盘比色法与常量法相比,对样品的测定结果相近,而前者样品用量少(只需几微升),简便、快速、检测极限低(0.63ug)。结论 考马斯亮蓝微盘比色法是一种简单、快速、灵敏的蛋白质测定方法,尤其适用于大批量、微量样品的蛋白质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6.
曲润江  郭鹞  郑振兴 《医学争鸣》2000,21(11):1314-1316
目的 观察电磁脉冲(EMP)照射大鼠后,松果体和血浆中cAMP,cGMP浓度的变化,探讨EMP对大鼠昼夜节律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采用放免分析法检测EMP照射大鼠后松果体及血浆中cAMP和cGMP的含量。结果 照射组大鼠松果体中cAMP,cGMP和cAMP/cGMP的数值及昼夜波动幅度均有明显降低(P〈0.05),且位相发生移动;血浆中cAMP,cGMP位相也发生移动。结论 EMP照射能影响大鼠松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海马CA1锥体神经元对不同单色激光闪光刺激的反应,为论证激光诱发的神经系统生物学效应提供实验支持。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麻醉后,行气管插管术,开颅钻孔暴露脑面,进行在体膜片钳记录。全细胞记录稳定后,采用4种不同波长的单色激光对其眼球进行闪光刺激,记录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反应。结果:给予大鼠闪光刺激后,其海马神经元对蓝色激光和紫色激光表现出明显的超极化反应,对红色和绿色激光刺激则没有明显的反应。蓝光引起的变化中,超极化的幅值为(8.32±1.10)m V,反应持续时间为(115.32±13.02)ms;紫光引起的超极化的幅值为(9.01±2.25)m V,刺激反应持续时间为(109.27±16.62)ms,蓝光和紫光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50 m W、75 m W、100 m W、125 m W功率的紫色激光刺激引起的超极化幅值,分别为(7.28±0.16)m V、(9.25±0.71)m V、(10.91±0.08)m V、(12.67±0.38)m V,相关性分析显示幅值变化与刺激功率高度正相关。结论:麻醉状态下,蓝光和紫色的闪光刺激可以诱导大鼠海马神经元出现明确的抑制性反应,红光和绿光没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电磁脉冲(electromagnetic pulse,EMP)辐照对大鼠左心室肌组织的生物效应。方法:10只雄性同窝SD大鼠随机分为辐照组与正常对照组2组,每组5只。在锥形平板GTEM小室内对辐照组大鼠进行EMP辐照,EMP辐照参数为:场强200 k V·m-1,脉冲前沿3.5 ns,脉宽14 ns,重复频率1 Hz;正常对照组进行假辐照。辐照后18 h取大鼠左心室肌,提取RNA,经反转录后用Cy3、Cy5荧光标记,获得两组动物来源c DNA探针,c DNA探针与基因表达谱芯片进行杂交,结果由扫描仪扫描并用软件进行分析统计。结果: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108条,表达增强的有51条,其中功能已知或部分已知的11条,占22%;表达减弱的有57条,其中功能已知或部分已知的15条,占26%。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代谢、神经递质、肌肉收缩、凋亡、应激等方面。其中蛋白激酶C、热休克蛋白70、辅酶Q10、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5-羟色胺受体2C、锌指蛋白10、干扰素γ、雄激素调节蛋白、雌激素调节蛋白等可能在EMP对大鼠心脏生物学效应方面起重要作用。结论:EMP辐照可诱导大鼠左心室肌组织多个基因特异性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表达Ag85B与ESAT6融合蛋白的两种重组质粒AZ-pcDNA3-EF和EZ-pcDNA3-AF在小鼠体内诱导的免疫应答及保护力。方法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将表达Ag85B与ESAT6融合蛋白的两种重组质粒AZ-pcDNA3-EF和EZ-pcDNA3-AF分别免疫小鼠3次,每次间隔2周,同时设卡介苗(BCG)免疫组、空载体质粒免疫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最后一次免疫结束后,每组取5只小鼠血清,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特异性抗体的滴度,并分离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并在体外用结核分枝杆菌(MTB)培养滤液蛋白(cu lture filtrate prote in,CFP)刺激,测定脾淋巴细胞增殖指数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用1 m l含1×105克隆形成单位(CFU)的MTB毒株H37Rv经尾静脉感染其余每组5只BALB/c小鼠,4周后计数脾脏细菌负荷数。结果质粒AZ-pcDNA3-EF和EZ-pcDNA3-AF免疫小鼠血清的特异性抗体滴度分别为1∶1 000和1∶1 500。其脾淋巴细胞刺激指数分别为2.2和2.4,而生理盐水对照组和空载体质粒免疫组的刺激指数只有0.9和1.1;脾淋巴细胞悬液中诱发的IFN-γ分别为(5.48±0.38)ng/m l和(5.76±0.51)ng/m l,显著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和空载体质粒免疫组(P<0.05),但与BCG免疫组的(5.55±0.31)ng/m 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核毒株攻击后,与空载体质粒免疫组相比,质粒AZ-pcDNA3-EF和EZ-pcDNA3-AF免疫的BALB/c小鼠其抗MTB在脾脏中增殖有显著作用,3组脾脏细菌负荷对数值(lg,CFU/g)分别为6.08±0.25、4.63±0.11、4.50±0.32,但不及BCG免疫组的4.09±0.27。结论表达Ag85B与ESAT6融合蛋白的基因疫苗在小鼠体内诱导的IFN-γ水平与BCG相当,其保护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毫米波局部照射后,除局部效应外。对动物神经系统、内分泌器官、免疫及其他内脏、生殖器官、胚胎发育及子代有无远位效应。方法选用不同频率、不同功率密度的毫米波辐照小鼠、大鼠、豚鼠,并于照后不同时间,应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光镜、电镜、DNA定量分析、组化、免疫组化、细胞培养、高效液相(HPLC)、RIA、RBA、TAS、畸形学分析、精神行为学分析等)从功能、形态、代谢等不同角度对实验动物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系列实验研究证明,在毫米波局部照射后确可引起远位组织、器官发生许多变化(骨髓中多核巨细胞核固缩,睾丸精管中出现多核巨细胞,肝细胞中糖原含量有变化,肝中cAMP、cGMP有起伏,G-6-P酶活性有变化,血液细胞成分有变化)。小鼠孕早期(1~2d)局部受照射,可见胚卵细胞表面一些酶活性有改变,导致胚卵着床减少;小鼠孕后期(5~15d)局部皮肤受照射,其胚胎虽未发生畸形,但其生下之后一代,学习记忆能力有所降低。结论毫米波局部照射确有远位效应。本项研究为临床毫米波的应用和防护标准的制定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