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8篇
  免费   338篇
  国内免费   206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281篇
口腔科学   61篇
临床医学   613篇
内科学   197篇
皮肤病学   38篇
神经病学   48篇
特种医学   89篇
外科学   188篇
综合类   1361篇
预防医学   213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367篇
  3篇
中国医学   202篇
肿瘤学   143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74篇
  2022年   178篇
  2021年   203篇
  2020年   217篇
  2019年   215篇
  2018年   152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57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212篇
  2011年   237篇
  2010年   199篇
  2009年   251篇
  2008年   222篇
  2007年   226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医疗机构临床药师队伍的不断壮大,其在医疗服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其工作进行绩效考核也是当今医疗领域的重要内容。以现有文献为基础,对国内外临床药师绩效考核体系进行分析,发现现有体系可分为为基于临床药师职责、基于临床药师业务流程、国外临床药师绩效考核体系三个方面;通过结合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对现有绩效考核体系进行分析,发现存在考核指标和标准确定困难、考核难以做到实时性和延续性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清晰职责定位、重视临床药师价值体现等修改说明。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造血细胞凋亡与T淋巴细胞免疫在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Aplastic anemia,A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两者相关性。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40例AA患者和15例非血液、免疫系统疾病对照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的总CD34^ 、CD34^ Fas^ 、CD34^ Fas^-、CD3^ 、CD8^ 、CD3^ 、CD3^ CD25^ 标记值。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AA组总CD34^ 细胞%明显减少而其Fas表达率(以占总CD34^ 细胞%为计)明显增高。(2)AA组CD34^ 细胞%数与其Fas抗原表达率无明显负相关。(3)AA组T细胞%明显增多,且以CD8^ 细胞和CD3^ CD25^ 细胞增多为主。(4)AA组CD34^ 细胞%数与其T细胞活化状态无显著负相关。(5)AA组CD34^ 细胞Fas表达率与其T细胞活化状态无显著正相关。结论 AA骨髓存在着造血细胞数量减少和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功能的异常,造血细胞数量减少还可能与Fas以外途径诱导的凋亡过度有关。骨髓造血细胞凋亡过度可能有活化T淋巴细胞免疫以外的途径诱导Fas途径或活化T淋巴细胞可以通过Fas之外的途径诱导造血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蛋白D3(Cyclin D3)在横断性脊髓损伤(tSCI)后的表达变化以及定位情况。方法 将48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8组:正常对照组,T9横断伤2、8h、1、3、5、7和14d组,每组6只。采用Western blot测定损伤后各时间段Cyclin D3蛋白水平在脊髓中的表达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yclin D3在正常以及损伤后脊髓中的分布和定位。结果 West—emblot显示,Cyclin D3蛋白水平在tSCI后头、尾段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尾段明显:Cyclin D3的表达于损伤后8h开始逐渐升高,3d达到高峰,一直持续到第5天,之后逐渐下降。免疫组织化学表明Cyclin D3在正常脊髓中均匀分布,损伤后3d,Cyclin D3在脊髓白质和灰质中表达明显增强;免疫荧光双标记表明Cyclin D3与神经元的标记物neuronal nucleus(NeuN)、少突胶质细胞标记物cyclic nucleotide 3’phosphohydrolase(CNPase)有明显共定位,与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gt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和小胶质细胞标记物OX-42也存在部分共定位。结论脊髓损伤后Cyc—lin D3蛋白水平呈现明显的时相变化,并且与神经元、少突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存在共定位,提示Cyclin D3参与了脊髓损伤后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4.
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 5 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一氧化氮 (NO)浓度的观察 ,研究内源性NO水平的变化与变应性鼻炎病理过程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血清NO水平采用硝酸还原酶比色法测定。结果 :变应性鼻炎组血清NO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q =2 7.2 3,P <0 .0 1)及慢性鼻炎组 (q =15 .2 3,P<0 .0 1)。慢性鼻炎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清NO浓度差异无显著性 (q =1.89,P >0 .0 5 )。结论 :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中NO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慢性鼻炎组 ,提示NO在变应性鼻炎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对其机理的研究为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影响医疗服务满意度评价因素初步分析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目的 分析病人对医疗服务满意度评价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对 5 10人进行了问卷抽样调查。结果 影响病人对医院服务满意度评价的因素依次为 :医生的医疗技术不高占 39 5 % ,医院服务态度不好占 2 2 8% ,医药费太高占 2 1 1% ,看病排队占 16 6 %。病人对医生服务态度好的评价标准依次是 :耐心倾听病人诉说占 6 1 6 % ,责任心强、看病认真占 30 6 % ,对病人热情、主动占 7 8%。结论 可靠的医疗技术和良好的服务态度是影响病人对医院服务满意度评价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耐心倾听病人诉说是影响医生服务态度的最重要因素。病人的年龄、职业、文化、经济收入等因素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评价均有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 (DEX)、雷公藤多甙 (TWP)、参附注射液 (SF)对急性肺损伤 (ALI)的防治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可能机理。方法 :动物随机分成ALI组、TWP组、DEX组、SF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脾细胞培养液中干扰素(IFN) γ、白细胞介素 (IL) 4含量。伊文思蓝荧光法测定肺血管蛋白渗出量。肺湿重 /干重比反映肺水量。HE染色观察肺病理变化 ,对肺组织多形核粒细胞 (PMN)进行半定量计数。结果 :( 1)与对照组比较 ,ALI组脾细胞中IFN γ显著下降 (P <0 .0 1)、IL 4明显升高 (P <0 .0 1)。与ALI组比较 ,TWP组脾细胞中IFN γ、IL 4均明显降低 ,但以IL 4降低更为显著 (P <0 .0 1) ,IFN γ下降 ( 0 .0 1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水平检测对癌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Telomerase-PCR-ELISA法检测了30例癌性胸腔积液及21例良性胸腔积液的端粒酶活性水平,并与细胞学检查比较结果:癌性胸腔积液端粒酶活性阳性率76.6%,结核性胸腔积液20%(3/15),其他病因胸腔积液0%(0/6),癌性胸腔积液端粒酶活性高于细胞学检查率36.6%(P<0.005),两者平行试验阳性率83.3%。结论: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可能成为诊断癌性胸腔积液的重要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8.
试论"以药养医"与"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伟 《中国全科医学》2002,5(12):978-980
“以药养医”是我国目前医疗卫生机构的主要补偿机制。这种补偿机制曾经为医院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然而 ,在公费医疗改革后 ,这种补偿机制不仅造成了医院药价虚高 ,同时也给居民的看病就医增加了负担。要从根本上解决上述这些问题 ,必须对“以药养医”的补偿机制的进行改革 ,实行“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  相似文献   
9.
同型半胱氨酸对胚胎海马神经元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对海马神经元细胞分化和增殖的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大鼠胚胎海马神经元细胞进行体外培养。观察不同浓度的HCY(0.01、0.1、1.0、10.0、100.0)mmol/L对细胞分化和增殖的影响。结果 随着剂量的增加.同型半胱氨酸对胚胎海马神经元细胞分化和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并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证明对脂质过氧化(LPO)的影响而使得神经元蛋白质含量增高。结论 同型半胱氨酸可抑制胚胎海马神经元细胞分化和增殖的影响,HCY可能在导致神经管畸形的过程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臀上皮神经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阐明臀上皮神经临床意义。方法:解剖20具尸体(40侧)腰臀区,对臀上皮神经及相关结构进行解剖、观察、分析。结果:40侧腰臀区共发现138支臀上皮神经。在神经出胸腰筋膜后层处的卵圆形空隙有27个,其剩余空间周围见有脂肪组织。结论:臀上皮神经穿出胸腰筋膜后层处的卵圆形空隙为引起脂肪组织疝出、卡压神经引发腰痛的薄弱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