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0 毫秒
1.
周期性节律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以此为基础的时辰药理学研究正不断发展,其中时辰化疗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方向。本文综述了有关恶性肿瘤时辰化疗的生物学原理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基因工程抗体(GEA)发展十分迅速,利用其特异性的靶向作用,在肿瘤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已初步显示良好效果和广阔应用前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基因工程抗体必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现综述基因工程抗体在肿瘤应用中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利妥昔单抗联合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多柔比星及泼尼松(CHOP方案)治疗新诊断的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DLBL)的临床疗效. 方法:2002年4月至2003年2月,共52例病人进入本研究.化疗采用标准的CHOP方案:d 1,环磷酰胺600 mg·m-2,长春新碱1.4 mg·m-2,多柔比星25 mg·m-2,泼尼松60 mg·m-2×5 d,每3 wk一个疗程,共6个疗程.利妥昔单抗静脉滴注剂量为375 mg·m-2,于化疗第一个疗程前2 d开始,每周输注1次(连续输注),连续4次(标准剂量)或6次(增强剂量);或于每疗程的CHOP方案化疗前2 d输注,每3周1次(间隔输注),输注4次(标准剂量)或6次(增强剂量).结果:50例病人进入临床疗效评估, 60 %获得完全缓解,总有效率为 100 %.其中,34例Ann Arbor分期为Ⅲ期或Ⅳ期的病人有15例获得完全缓解,完全缓解率为44 %.50例病人共随访了(8±s 5) wk, 2~30 wk,病人16 wk的无病生存(PFS)率为87 %.标准剂量组和增强剂量组疗效无显著差异,连续输注和间隔输注疗效差异亦无显著意义(P>0.05).所有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对本方案均能较好耐受,主要的不良反应为输注相关的不良反应(32 %)和化疗相关的血液学不良反应(20 %). 结论: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可有效用于治疗新诊断的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它具有较高的完全缓解率,而且在治疗中不良反应较小.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检测肺癌患者血浆中吉非替尼和奥希替尼的血药浓度。方法:色谱柱:Waters X-bridge 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5 mmol·L-1磷酸二氢钾(pH 4.0,含0.3%三乙胺)=32∶68(V∶V);检测波长:251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内标为埃克替尼。血浆样品经乙酸乙酯液液萃取后进样测定。结果:血浆中吉非替尼和奥希替尼分别在0.062 75~2.51μg·ml-1和0.063 25~2.53μg·ml-1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方法的回收率为95%~110%,RSD均小于11%,方法的提取回收率均高于85%,所有稳定性考察均符合要求。应用该方法对10例肿瘤科使用奥希替尼和吉非替尼治疗的肺癌患者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表明奥希替尼平均谷浓度为(0.206±0.098)μg·ml-1,吉非替尼平均谷浓度为(0.571±0.206)μg·ml-1。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高,可用于临床上吉非替尼和奥希替尼的治疗药物监测,为促进其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至真方通过调控M2巨噬细胞来源的外泌体逆转大肠癌细胞耐药的机制。方法:采取差异超速离心法分别提取M2巨噬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以及100μg/mL至真方醇提物预处理的M2型巨噬细胞来源的外泌体;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外泌体的形态,Western blot鉴定外泌体的标志蛋白;通过共培养体系将HCT116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HCT116+PBS)、M2型巨噬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与HCT116细胞共培养组(HCT116+M2-Exo)、至真方醇提物预处理的外泌体与HCT116细胞共培养组(HCT116+M2-Exo-ZZF),使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耐药蛋白、凋亡蛋白表达。结果:M2型巨噬细胞在体外成功诱导(P<0.01),分离并鉴定了外泌体。M2型巨噬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与HCT116细胞共培养后,肿瘤细胞增殖率增强(P<0.01)、凋亡率减少(P<0.01);使用至真方醇提物预处理后,肿瘤细胞增殖率减弱(P<0.05)、凋亡率增加(P<0.01),并且耐药蛋白ABCB1、ABCG2的相对表达量均下调(P<0.05),同时凋亡抑制蛋白Bcl-2表达下调(P<0.05)、促凋亡蛋白Bax表达上调(P<0.01)。结论:至真方醇提物能够干预M2型巨噬细胞外泌体,使肿瘤细胞增殖减弱,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并影响耐药蛋白表达从而降低结肠癌HCT116细胞对5-Fu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6.
2007年恶性肿瘤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杰军  陆舜  陆劲松  万小平  王理伟 《肿瘤》2008,28(2):91-100
告别充满汗水和收获的2007年,迎来了崭新的2008年。回顾和总结过去一年临床肿瘤学研究所取得的进展,特别是那些改变了或可能改变临床实践的重要进展,对于准确把握当前临床肿瘤学的前进方向,在新的一年里继续努力征服肿瘤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在此,上海医学会肿瘤专科委员会和《肿瘤》杂志组织了国内临床肿瘤学各分支学科的专家学者,对2007年临床肿瘤学所取得的重要进展进行了简要点评,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培训和管理机制.方法 从2002年起尝试建立完整的培训和管理机制,内容包括:建立PICC操作准入制度;建立PICC护理常规和操作流程;建立护理专家对PICC护理质量监控制度;实施全面的健康教育与指导.结果 PICC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并培养了一大批PICC操作与护理人才.结论 建立PICC培训和管理机制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胃癌顺铂耐药细胞株的建立和基因表达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建立人胃癌顺铂耐药细胞株,探讨其基因表达谱与顺铂耐药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浓度梯度递增法诱导胃癌SGC7901细胞株,建立对顺铂耐药的SGC7901/DDP细胞株.应用Affymetrix基因芯片HG-U133 Plus 2.0筛选SGC7901和SGC7901/DDP的耐药相关的差异基因.结果 建立可耐受1.0 mg/L顺铂浓度的耐药株SGC7901/DDP,耐药指数22.85.应用电镜观察其形态学变化,细胞计数法绘制生长曲线,噻唑蓝(MTT)检测检测药物敏感性,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利用基因芯片筛选得到在耐药细胞株和敏感株中表达差异大于10倍的基因共107条,其中JNK1和JNK2为与耐药相关的明显上调基因.Western blot证实JNK的磷酸化活性形式P-JNK在耐药株中表达明显升高.SP600125抑制P-JNK表达后耐药蛋白P-gp表达明显减低.结论 高通量的基因芯片筛选得到大量有意义的与顺铂耐药相关的差异基因,P-JNK可成为逆转耐药的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9.
Notch1和PTE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 DW  Wu Q  Peng ZH  Yang ZR  Wang Y 《癌症》2007,26(11):1183-1187
背景与目的:Notchl属于Notch跨膜受体家族,在细胞分化中发挥关键作用.最近研究发现Notchl具有促癌和抑癌双重作用,在肿瘤发生机制中作用复杂,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研究NotchI与PTE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68例胃癌组织和27例正常胃组织的组织芯片中Notchl和PTEN的表达,分析两者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两者的相互关系.结果:Notchl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61.9%(104/168),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25.9%(7/27)(P<0.05),其表达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脉管浸润的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N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47.0%(79/168),明显低于正常胃组织92.6%(25/27)(P<0.01),且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脉管浸润、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P<0.05).Notch1和PTEN的表达呈负相关(r=-0.170,P<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Notch1阴性组3年生存率为78.0%,显著高于阳性组的34.0%(P<0.01);PTEN阴性组3年生存率为38.0%,显著低于阳性组的62.0%(P<0.01).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Notch1表达是一个独立预后因素.结论:Notch1与PTEN的表达失调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相关.Notch1表达可作为评价胃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高新技术的应用,护理工作的难度和风险增高。患者在医院接受诊断、治疗、护理的同时也面临一定的不安全因素,如何消除护理安全隐患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护理人员面前的问题;提高护理的安全性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永久性课题,也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高低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