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5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药学   14篇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服用利培酮或传统抗精神病药对其QTc间期的影响。方法10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利培酮组和传统组,每组51例。利培酮组患者服用利培酮进行治疗,传统组患者服用传统抗精神病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总病程、治疗时间、QTc间期、心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血钙(Ca)、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利培酮组患者的治疗时间(28.61±6.58)个月、QTc间期(397.25±15.54)ms均短于传统组的(55.96±7.18)个月、(425.62±19.52)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组患者的空腹血糖(5.38±1.23)mmol/L低于传统组的(5.78±0.10)mmol/L、血钙(2.42±0.13)mmol/L高于传统组的(2.35±0.16)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总病程、心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服用利培酮治疗效果优于传统抗精神病药,利培酮对QTc间期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暴力风险评估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安全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1月收入医院治疗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组间年龄、性别、病程具有可比性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暴力风险评估理论指导下的护理模式。实施干预20天后,观察两组危险行为(BRPS)评分以及社会交往能力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暴力危险行为、自杀自伤危险行为、外走危险行为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社交技能(SSC)、社会适应能力(SAFE)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暴力风险评估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安全护理中的应用可改善患者的危险行为,提高其社会交往能力,利于患者病情的稳定,改善精神状况,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药科学》2020,(1):247-251
目的探讨应用FOCUS-PDCA循环管理程序对精神科开放病房安全管理的改善作用。方法将于2018年4~7月入住开放病房的74例患者及其陪护应用常规安全管理的作为对照组,将于2018年8~11月入住开放病房的76例患者及其陪护应用FOCUS-PDCA循环管理程序的作为观察组。综合分析两组安全管理落实情况,并经统计、计算后作出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日检出危险物品件数(2.12±1.0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日检出危险物品件数(4.49±1.5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患者及其陪护安全管理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对精神科开放病房运用FOCUS-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危险物品检出情况,提高患者及其陪护住院期间病房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初中生网络使用不当与父母养育方式之间的关系,为解决网络使用不当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对48名符合Young网络成瘾诊断标准的初中生网络使用不当者和50名健康初中生对照进行测试。结果:1.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中,初中生网络使用不当组父亲因子Ⅰ(情感温暖理解因子)低于对照,而父亲因子Ⅱ(惩罚严厉)、因子Ⅵ(过度保护)两因子得分均高于对照;母亲因子Ⅰ(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同样低于对照,而母亲因子Ⅱ(过干涉过保护)、因子Ⅲ(拒绝否认)以及因子Ⅴ(偏爱被试)各因子得分高于对照。2.父母亲养育方式中母亲的过干涉过保护因子对网络使用不当倾向的预测力居首位(β=0.360),其次是父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和拒绝否认因子(β=-0.308、-0.289,0.267)。结论:初中生网络使用不当者存在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不利于其人格发展。  相似文献   
5.
王向阳 《中国民康医学》2012,(21):2661-2663
目的:了解目前精神科护理用药差错发生的现状及原因,探索相应的整改措施,防范医疗差错事故。方法:采用自编问卷,调查68名曾发生过用药差错的精神科护士,主要内容为用药护理差错发生的背景、类型、原因、发现的人员与方式。结果:精神科用药差错多发生于白班(42.6%)及上夜(47.1%),显示工作年限<3年与护士职称发生用药差错的比率分别为51.5%与55.9%;精神科护理用药差错类型以患者辨识差错(22.6%)及用药剂量差错(33.9%)多见;个人疏忽(10.5%)、对药物不熟悉(7.4%)、对环境不熟悉(20.9%)和繁重的工作负担(18.8%)、精神科专科原因(28.3%)是精神科用药差错的主要原因。结论:精神护理用药差错与多种因素相关,精神病人不能正常交流、一些精神科用药剂量大(片数多)、护士对非精神科用药不熟悉是精神科护理用药差错的常见原因。  相似文献   
6.
森田疗法治疗强迫症的操作技术及其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森田疗法治疗强迫症的操作技术及其疗效。方法 应用住院式森田疗法治疗病程超过2年,经门诊多种治疗疗效不佳或不能耐受药物的患者70例,并于治疗前后测试Y—BOCS、SCL—90以判断疗效。结果 10例因各种原因退出治疗,完成治疗的60例患者Y—BOCS、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下降,患者强迫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住院式森田疗法治疗强迫症有效,具体操作技术对疗效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类TNFβ基因型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分布。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TNFβ的等位基因在5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100例健康者间的分布。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病人TNFβ基因频率为TNFβ10^*4911,TNFβ^*20.5089。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与TNFβ基因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成年男性暴力犯罪人员的三维人格特征及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某监狱服刑的400例成年男性罪犯的资料,根据犯罪类型分为暴力组(n=200)与非暴力组(n=200).所有入选者均进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67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及63例非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威斯康辛测验(WCST),连线测验(TAT),简易精神状况检查表(MMSE)评定认知功能,使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症状。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WCST、TMT及MMSE的各项认知功能指标评分比较除连线测验A外,其余各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注意功能损害及损害程度与病程有关。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