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0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76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1.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HBV)DNA疫苗(pCR3 1-S)诱导Balb/c小鼠(H-2d)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及其对稳定表达HBsAg的小鼠肥大细胞瘤P815细胞(P815 HBV-S)(H-2d)成瘤性的影响.方法肌肉注射DNA疫苗,背部皮下接种P815-HBV S细胞,观察成瘤情况,4h 51Cr释放法检测小鼠脾细胞细胞毒T细胞(CTL)杀伤活性.结果DNA疫苗可以降低成瘤率,抑制肿瘤生长,延长小鼠平均存活期,提高小鼠存活率.CTL细胞杀伤活性明显增加(P<0.001).结论DNA疫苗可以诱导细胞免疫应答,对体内HBV感染可能具有预防及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2.
Toll样受体及其在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天性免疫系统发挥防御作用的关键是对病原体的识别,这一识别主要由Toll样受体(Toll-likereceptors,TLRs)完成.TLRs通过识别病原微生物及其特殊结构,介导宿主相关细胞因子的分泌和天然免疫应答的产生.病毒基因组具有一些哺乳动物基因组所没有的特性物质,比如高CpG含量和dsRNA等.这些基因组核酸起着同病毒感染相关的分子信号的作用.近年研究显示,TLRs在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中通过诱导TNF、IFN等的生成和调节Th1和Th2反应平衡而产生免疫刺激并发挥抗病毒作用.因此,对TLRs的认识和深入研究将为新型肝炎疫苗和免疫调节剂的研制提供新的重要理论依据,并为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  相似文献   
83.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在我国属少见病,且其临床表现是以肝损害为主的综合征,临床医师易误诊、漏诊,为提高对AIH的认识,正确诊断该病,将收治的4例患者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1.1一般资料4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14、18、45、65岁,平均35.5岁。2例呈急性发病,其中1例呈暴发性肝功能衰竭表现;2例呈慢性发病。首发症状以乏力、食欲减退、黄疸、腹胀为主3例,胸闷、胸痛伴黄疸1例。体征:皮肤巩膜黄染、肝掌阳性4例。脾大、腹水征阳性1例。病史1个月-13年,确诊时间1个月-13年。既往有自身免疫性溶血史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史1例。无输血史、饮酒史、服用损肝药物史。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AV-HEV)(包括HBV-DNA、HCV-RNA)均阴性,抗EBV、抗CMV阴性;血清铜、铜  相似文献   
84.
0 引言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功能最强大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其刺激T淋巴细胞尤其是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产生免疫应答的能力较其他抗原递呈细胞强100~1 000倍,它虽在组织中含量极低,约为所在器官全部细胞的 1%以下,但其在体内分布广泛,在非淋巴组织、淋巴器官、血液和淋巴液中都有  相似文献   
85.
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是引起艾滋病的病原。HIV分类上属于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亚科。HIV有两种类型:HIV-1和HIV-2。其中HIV-1是引起全球艾滋病流行的主要病原,因此,目前关于HIV-1的防治研究主要针对HIV-1进行的。近年来,人们联合使用HIV-1蛋白酶抑制剂,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和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治疗HIV-1感染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然而,HIV-1感染仍旧是整个人类所要面临的难题,并且新近又出现了耐抗HIV感染药物的病毒株。这就需要人们努力寻找一项新的治疗策略以治疗这种耐药HIV-1感染。20世纪90年代初人们发现核酶可以有效地在细胞培养中抑制  相似文献   
86.
登革热是一种经伊蚊传播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多流行于热带、亚热带地区Ⅲ。在我国,登革热主要在广东、福建省流行,多为小规模流行或散发,其他地区如浙江、湖北等省近年来也常有输入性病例发生。2005年9月13日和22日,我院分别收治2例和1例从印度归国的外派工程人员,根据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确诊为登革热。现将所收治的3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等资料汇总,并分析其特点。  相似文献   
87.
目的调查套管针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应用中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方法 1)筛选套管针渗血的病例数,对渗血者分对照组(立即拔针)和实验组(继续留置常规时间),记录两组感染与再出血的例数,比较差异;2) 观察低血压休克期使用套管针的所能达到的最快输液速度,进行自身对照,常规组:按常规方法,输液器头皮针与套管针相连,记录输液滴数;改进组:祛除头皮针输液器乳头直接与套管针相连记录输液滴数;3)在拔除套管针的当天,对患者进行调查,了解患者使用套管针的感受.结果 1)套管针在HFRS患者应用中出现针眼渗血和休克期输液速度减慢,对渗血者处理措施,实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2)对休克期输液速度减慢的处理,改进组较常规组有显著差异(P<0.01);3)HFRS患者认为套管针最主要的缺点是价格偏高.结论 1)套管针针眼出现渗血,无须立即拔除,可严密观察,按常规时间留置;2)抢救HFRS休克患者时,应拔除头皮针,套管针与输液器乳头直接相连,保证快速的灌注;3)护理人员在选择套管针时,必须慎重,应结合病人实际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构建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的真核表达载体pTIMP-1,并在中国仓鼠卵母(CHO)细胞中表达.方法 从大鼠肝组织提取总RNA,RT-PCR扩增出TIMP-1基因的cDNA片段,将目的 片断克隆至pMD18-T载体,酶切和测序鉴定,然后将目的 片断酶切回收后插入pcDNA3.1,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TIMP-1,将该载体转染到CHO细胞后24~48 h,收集细胞上清同时制作细胞爬片,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免疫组化检测TIMP-1的表达情况.结果 扩增出了长约654 bp的基因片段,并将其克隆至pMD18-T载体,酶切和测序鉴定无误;将pMD-TIMP-1中TIMP-1基因亚克隆至pcDNA3.1载体,酶切鉴定无误;pTIMP-1载体转染CHO细胞后,ELISA法可检测到细胞上清中有大量TIMP-1的表达,同时细胞爬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胞浆中存在明显的阳性棕染.结论 成功构建了大鼠TIMP-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TIMP-1,为进一步探讨其功能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89.
感染性腹泻新病原体研究动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聂青和 《临床内科杂志》2003,20(11):567-570
通过对国内外感染性腹泻新病原体研究动态的阶段性回顾,使我们至少获得下列启迪:(1)感染性腹泻病与经济文化、战乱及社会动荡相伴;(2)感染性腹泻病是无国界的,特别像霍乱这样的国际检疫传染病更是全人类公害;(3)从理论上讲,感染性腹泻病是完全能够预防和控制的。但实际上因影响因素较多,难度极大。如果我们将彻底控制感染性腹泻病的希望寄托于抗生素、液体疗法和疫苗(菌苗)的研制及应用是不现实的。本文仅感染性腹泻新病原体霍乱、O139、EHEC O157:H7、非Ol群弧菌、弯曲菌、耶尔森菌、病毒性腹泻、SARS胃肠系统合并症、隐孢子虫、难辨羧状芽胞杆菌、革兰阳性棒状杆菌等研究动态做以介绍。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