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3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94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38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27篇
内科学   137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7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68篇
综合类   647篇
预防医学   190篇
眼科学   233篇
药学   653篇
  4篇
中国医学   175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158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针对所有急性脑梗死患者选择尿激酶(100万U~120万U)给予静脉溶栓,观察完成溶栓治疗后的24 h、治疗后的2周以及治疗后的3个月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64例患者完成24 h的治疗后,临床治愈率为15.63%,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8.75%;完成2周的治疗后,临床治愈率为21.88%,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4.38%;完成3个月的治疗后,临床治愈率为25.00%;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63%;在24 h内发生再出血患者1例,在48 h内发生再灌注损伤患者1例,该组患者临床均未表现出再梗死症状。结论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选择静脉溶栓的治疗方法,最终能够获得确切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2.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七氟醚复合麻醉斜视矫正术患儿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拟行斜视矫正术的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生理盐水对照组(Ⅰ组,n=20)和右美托咪定组(Ⅱ组,n=20)。静脉注射芬太尼2μg/kg,异丙酚3 mg/kg完成诱导插入喉罩,术中吸入2%~3.5%七氟醚维持麻醉。插入喉罩即刻Ⅱ组输注右美托咪定0.2μg/(kg·h),Ⅰ组输注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手术结束时停止输注右美托咪定和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麻醉后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PACU期间记录躁动发生情况,采用小儿苏醒期烦躁量表(PAED)评价躁动程度。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患者麻醉后PACU停留时间短,躁动发生率低,躁动评分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减少七氟醚复合麻醉斜视矫正术患儿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苏醒质量高。  相似文献   
73.
目的 评价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ranibizumab)联合筋膜囊下注射曲安奈德(TA)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继发黄斑水肿(ME)的临床疗效。方法 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为RVO合并黄斑水肿的患者30例,30眼。对比分析单次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筋膜囊下注射TA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OCT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1、3个月BCVA分别为(0.727±0.115)、(0.591±0.062)、(0.528±0.083)、(0.494±0.082);黄斑中心厚度(CMT)分别为(482.6±75.9)μm、(402.7±77.2)μm、(344.6±72.7)μm、(310.6±68.7)μm。治疗后1周、1、3个月BCVA显著提高,CMT显著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个月分别与治疗后1周相比,BCVA显著提高,CMT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和1个月相比,BCVA提高,CMT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筋膜囊下注射TA可以在短期内减轻黄斑水肿、提高BCVA,为RVO继发黄斑水肿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但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泛影葡胺消化道造影在粘连性肠梗阻中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62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应用76%泛影葡胺60~100 ml行消化道造影,动态观察造影剂在胃肠道中的位置及通过情况,以确定梗阻部位及手术时机。结果53例患者造影剂在6~24 h后到达结肠而给予保守治疗,平均症状缓解时间12.5 h,9例患者症状体征加重、造影剂不能到达结肠且行手术治疗,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应用泛影葡胺消化道造影检查可以明确梗阻部位以及对选择手术时机,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同时可作为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一种重要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乳腺癌诊断中应用钼靶X线检查的价值,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的66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及钼靶X线检查影像资料。结果66例乳腺癌患者钼靶X线片大部分有较敏感的显影及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均行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钼靶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钼靶X线检查可以大大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对乳腺癌的早期明确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作为早期乳腺癌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6.
目的总结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放松训练护理干预的临床体会。方法 83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放松训练专科护理干预。训练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生命体征变化及心绞痛发作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血压、血脂、心率、心绞痛发作、发作持续时间及疼痛均有所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更为显著,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全身性肌肉放松训练,能够明显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及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7.
目的:比较七氟醚麻醉与异丙酚复合麻醉在小儿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方法40例行包皮环切术的患儿,随机分为七氟醚组(Ⅰ组)和异丙酚组(Ⅱ组),各20例。Ⅰ组静脉注射芬太尼3μg/kg,吸入6%七氟醚4 L/min完成诱导插入喉罩,吸入2%~3.5%七氟醚维持麻醉;Ⅱ组静脉注射芬太尼3μg/kg,异丙酚3 mg/kg完成诱导插入喉罩,术中静脉输注异丙酚3~8 mg/(kg·h)复合瑞芬太尼0.1~0.4μg/(kg·min)调节其输注速度维持麻醉。记录两组一次喉罩置入成功率、手术时间、拔管时间、麻醉后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PACU期间记录躁动发生情况,采用小儿苏醒期烦躁量表(PAED)评价躁动程度。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及一次插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患儿麻醉后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短,躁动发生率低, PAED评分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麻醉对包皮环切术患儿苏醒期效果优于七氟醚复合麻醉,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骨科护理质控在护理安全与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方法由科室全体护士参加护理质控小组,自2010~2014年,坚持每周1次的护理质控活动,对基础护理、护理安全、分级护理、文件书写、院内感染、病室管理、责护工作、药品管理等方面进行质控检查、分析整改,寻找存在问题的原因,避免出现相似护理缺点和缺陷,以达到护理工作质量不断改进的目的。结果保障了护理安全的提高,极大的调动了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护理质量得到不断提高、改进。结论科内质控小组紧紧抓住了现场管理这一关键环节,从根本上使护理工作分层级落实、人人把关、层层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9.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障碍性疾病,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最基本的治疗手段,合理的饮食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本文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0.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无症状低血糖的预防方法与护理措施。方法 182例老年糖尿病无症状患者,均采取心理护理、病情观察、药物护理等护理措施,观察患者实际情况。结果患者完成综合护理后,老年糖尿病无症状低血糖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缓解,而无症状低血糖情况也得到有效控制,并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通过正确的预防与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老年糖尿病无症状低血糖患者的治疗效果,不仅会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也可以提高护理工作的预见性,降低低血糖症状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