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2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0篇
  32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1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目的探讨连续式和跳跃式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经非手术治疗无效的78例多节段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6例采用跳跃式ACDF治疗(观察组),42例采用连续式ACDF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2组C2~7活动度(ROM)、矢状位垂直距离(SVA)、T1倾斜角、植骨融合率、邻近及中间保留节段椎间盘退行性变加重率等影像学指标。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及JOA评分改善率评估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所有患者随访8~1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3个月。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术后各随访时间点JOA评分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JOA评分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术后12周C2~7 ROM较术前降低,SVA及T1倾斜角较术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末次随访时C2~7 ROM、SVA及T1倾斜角均较术后12周有所改善,接近术前水平。2组植骨融合率、邻近及中间节段椎间盘退行性变加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植骨融合率、邻近及中间节段椎间盘退行性变加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术后发生吞咽困难2例、声音嘶哑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33%;对照组术后发生吞咽困难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76%;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跳跃式ACDF用于经非手术治疗无效的多节段颈椎病患者可获得与连续式ACDF相近的术后疗效及安全性,并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医源性创伤。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AMSC)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接受介入治疗的61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组,单纯PTA组26例,单纯AMSC组12例,PTA联合AMSC组23例.对比3组患者术后1、3、9个月疗效.结果 术后9个月随访显示,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PTA组和AMSC组(P<0.05),下肢血管狭窄复发率低于PTA组和AMSC组(P<0.05).结论 PTA术联合AMSC治疗糖尿病足安全、有效,疗效优于单纯PTA术及单纯AMSC移植治疗.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究对比环孢素A与长春新碱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4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1例、观察组2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长春新碱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环孢素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细胞生长因子情况及血小板计数.结果:经环孢素A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细胞生长因子情况及血小板计数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环孢素A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细胞生长因子及血小板计数恢复较快,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升,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4.
目的对比分析地佐辛与盐酸哌替啶对行子宫动脉栓塞术(UAE)的子宫病变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旨在为降低UAE患者术后栓塞痛发生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UAE治疗的100例子宫病变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后不同时间点(1 h、2 h、4 h、12 h、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不同时间点(2 h、4 h、12 h、24 h)的舒适度量表评分(BCS)与Ramsay镇静度评分(RSS)、术后24 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 h、2 h、4 h、12 h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24 h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h、4 h、12 h、24 h两组患者的BCS评分及R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子宫病变患者行UAE治疗后采用地佐辛进行术后镇痛的效果令人满意,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Paxillin(PXN)-pY31、PXN-pY118在小鼠角膜碱烧伤后角膜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取健康6~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36只,均右眼建立角膜碱烧伤模型为实验组,左眼不作任何处理为对照组,观察碱烧伤后1 d、3 d、5 d、7 d、10 d、14 d 角膜新生血管情况,并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estern blot 检测实验组碱烧伤后1 d、3 d、5 d、7 d时PXN-pY31、PXN-pY118在角膜中的表达变化。结果 对照组角膜无新生血管生成,PXN-pY31、PXN-pY118在角膜中未见表达。实验组角膜新生血管长度、钟点数及面积随着碱烧伤后时间的延长均呈曲线样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角膜中PXN-pY31、PXN-pY118的表达均较对照组增强,其动态过程与角膜新生血管的发展进程一致。Western blot检测结果示,实验组碱烧伤后3 d PXN-pY31,PXN-pY118的表达显著升高;碱烧伤后5 d,PXN-pY31、PXN-pY118的表达达到高峰;碱烧伤后7 d,PXN-pY31、PXN-pY118表达开始下降。碱烧伤后3 d、5 d、7 d时PXN-pY31、PXN-pY118的表达与碱烧伤后1 d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PXN-pY31、PXN-pY118在角膜损伤的病理机制中发挥作用,其表达变化与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情况相关。  相似文献   
26.
母乳喂养对婴儿来说是一种非常健康及有营养的获取能量的方式,对母亲和婴儿都有益处。患有某些疾病的哺乳母亲在进行药物治疗时,需要考虑药物是否会进入乳汁而对婴儿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或对母亲产生影响。由于许多药物的哺乳期用药安全性并不十分明确,因此在临床治疗中不推荐哺乳期妇女使用。测定乳汁中的药物浓度可以明确合理的给药时间和给药剂量,提高用药安全性,对临床用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乳汁成分复杂,含有大量脂质和蛋白质等干扰物质,使乳药浓度测定有一定困难。本文综述了国内外乳药浓度测定方法,以期为哺乳期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血清降钙素原(PCT)与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相关性。方法:以我院接受治疗的45例感染性新生儿患儿为观察对象,同时选取5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血清PCT水平、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和血气指标的差异,分析PCT与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和血气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感染组PCT、IL-18、IL-6和hs-CRP水平分别为(6.24±2.08),(32.35±6.89),(18.68±5.24)和(12.28±3.16)μg/ml,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儿SpO_2水平及P_(ET)CO_2水平均显著降低,而两组患者的血pH水平无明显差别(P>0.05);PCT与IL-18、IL-6和hs-CRP水平显著正相关(r=0.612,0.595和0.569,P<0.05),而与血pH、SpO_2和PETCO_2水平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感染性新生儿患儿血清PCT水平较高,且与患者的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2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7):3221-3222
探索新生儿急性高胆红素脑病头颅苍白球MR信号改变及的临床意义。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50例健康体检患儿和50例高胆红素脑病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所有受检新生儿进行头颅MR检查,对比两组受检新生儿头颅MR异常改变关系。观察组患儿头颅MR异常率(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4.00%(P<0.05),同时头颅MR在观察组高胆红素脑病患儿前期诊断正确率为72.00%,对中期患儿诊断正确率为86.67%,对极期诊断正确率为90.00%。重度高胆红素脑病患儿苍白球指标、壳核指标均高于轻度患儿和中度患儿,其可随着患儿病情程度而上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急性高胆红素脑新生儿实施头颅MR诊断可反应病情情况,同时依据头颅苍白球MR信号可判断患儿脑缺损情况。  相似文献   
29.
摘要:目的 明确 F-box富含亮氨酸的重复蛋白19反义 RNA1(F-boxandleucinerichrepeatprotein19antisense RNA1,FBXL19-AS1)与微小 RNA-223(microRNA-223,miR-223)对宫颈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探讨 FBXL19-AS1是 否对 miR-223具有调节作用。方法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 FBXL19-AS1与 miR-223在44例宫颈癌样 本与细胞系的表达。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 FBXL19-AS1的定位。利用寡核苷酸片段干扰 FBXL19-AS1与过表 达 miR-223。应用 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 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蛋白的表达量。应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FBXL19-AS1对 miR-223的调节作用。结果 与 癌旁组织及 End1/E6E7细胞相比,癌组织及 HeLa细胞 FBXL19-AS1表达量上调而 miR-223表达量下调,二者呈负相 关(均P<0.05)。FBXL19-AS1定位于细胞质。FBXL19-AS1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宫颈侵袭深度以及 FIGO 分期相关(均P<0.05)。干扰FBXL19-AS1显著降低 HeLa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过表达 miR-223显著降低 HeLa细胞增殖,迁 移 和 侵 袭 能 力。FBXL19-AS1 通 过 海 绵 吸 附 方 式 下 调 miR-223 表 达。干 扰 miR-223 部 分 逆 转 干 扰 FBXL19-AS1对 HeLa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能力的影响。结论 FBXL19-AS1通过下调 miR-223表达增加宫颈癌细胞 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30.
目的:分析食管癌胸腔镜根治术患者术后抑郁对其外周血T调节细胞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4月于我院接受胸腔镜根治术治疗的106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均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其抑郁程度,并按有无抑郁分为抑郁组与非抑郁组,比较两组外周血T调节细胞水平及预后的差异,分析术后抑郁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本组106例患者中55例(51.89%)术后发生抑郁,抑郁组女性、60岁、肿瘤直径5cm、肿瘤低分化程度、合并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为Ⅲ期所占比例均高于非抑郁组(χ~2=9.192,9.265,8.442,10.357,13.087,4.261;P0.05),且其外周血CD4+CD25+、CD8+水平高于非抑郁组,CD4+、CD4+/CD8+水平低于非抑郁组(t=7.087,3.294,8.822;P0.05);女性、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CD4+CD25+与食管癌根治术后抑郁呈正相关(r=0.435,0.416,0.474,0.422,0.454;P0.05),年龄、CD4+、CD4+/CD8+呈负相关(r=-0.385,-0.426;P0.05);抑郁组术后3年生存率高于非抑郁组(χ~2=10.853,P0.05);食管癌胸腹腔镜根治术术后抑郁与患者术后生存率呈负相关(r=-0.374,P0.05)。结论:食管癌胸腔镜根治术患者术后抑郁与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T调节细胞水平均有关,同时对患者预后产生影响,推测其主要通过影响机体免疫调节,下调外周T调节细胞水平,造成免疫紊乱,导致肿瘤复发、转移,影响其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