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小鼠皮下移植性肝癌模型的热消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建立适合微波消融研究的肝癌小鼠模型。方法: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n=10),分别皮下注射不同数量(5×105,1×106,2×106,5×106)的Hepa1-6细胞,比较各组成瘤率;选择成瘤率理想的细胞数再次造模,待瘤体长径达8~10 mm时将模型小鼠随机分为4组(n=10),对瘤体行微波热消融处理,瘤体边缘温度分别控制在60℃,55℃,50℃和45℃,消融时间为3 min,比较各组完全消融率及消融前后的瘤体病理变化。结果:2×106的Hepa1-6细胞皮下注射组成瘤率高且适合消融操作;60℃消融组出现组织碳化,其余各组比较,55℃消融组完全消融率最高,复发率最低(P<0.01)。结论:对小鼠Hepa1-6细胞皮下移植性肝癌模型行55℃×3 min的微波热消融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本研究通过大鼠肝癌模型的建立,观察正常肝脏发展成肝癌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s信号通路变化,对肝癌形成的机制进行一定的探索.方法 用二乙基亚硝胺溶液(DENA)诱导大鼠肝癌模型,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不同时期TGF-β1、磷酸化Smad2、Smad4和Smad7蛋白的表达,半定量RT-PCR检测Smad4 mRNA的表达.结果 正常细胞时TGF-β1和Smad4很少表达,随着肝硬化的发展,两者的表达均明显增强,但DENA处理22周后的肝组织中Smad4表达明显下降,肝癌降低更显著;正常细胞可有较多磷酸化Smad2的表达,DENA处理8周时表达明显减少,后逐渐增多,DENA处理16周、22周时磷酸化Smad2的表达接近正常水平,但肿瘤内表达明显减少,并显著低于DENA处理8周时;正常肝细胞可见Smad7的表达,随着肝硬化的发展而加重,DENA处理22周时的肝组织达到最高,肝癌的表达仅略低于22周时的肝组织.结论 肝癌的发生机制非常复杂,大鼠肝硬化晚期Smad4表达的减少、甚至消失,TGF-β1和Smad7的过高表达,磷酸化Smad2的减少,在大鼠肝癌的发生、发展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内皮素-1(ET-1)抗体对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用雄性SD大鼠108只,分为对照组、肝移植组与ET-1抗体组,观察应用抗ET-1单抗前后移植肝热缺血15 min,冷缺血40 min再灌注后第4小时血浆ET-1、丙氨酸转移酶(ALT)、透明质酸(HA)以及肝组织中ET-1和丙二醛(MDA)含量及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同时,在移植肝再灌注后的第1,4,12,24小时观察ET-1的变化规律.结果: 移植肝缺血再灌注后,血浆和肝组织中ET-1,血浆HA,ALT和肝组织中MDA显著升高,而ET-1抗体组血浆和肝组织中ET-1,血浆HA,ALT和肝组织中MDA与肝移植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P<0.05 ),且肝组织的淤血程度和损伤程度显著改善.结论: ET-1单克隆抗体对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