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不同临床分型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71例COVID-19患者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影像资料,分析普通型与重型及危重型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点、优势分布以及出现好转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71例患者中,轻型12例,普通型45例,重型及危重型14例。临床表现方面,重型及危重型(6/14,42.9%;4/14,28.6%)伴乏力、胸闷及呼吸困难较轻型(0;0)及普通型(2/45,4.4%;0)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02);普通型(30/45,66.7%)、重型及危重型(9/14,64.3%)C反应蛋白升高较轻型(2/12,16.7%)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CT表现,病变累及范围超过3个肺叶数:重型及危重型(13/14,92.9%)明显高于普通型(26/45,57.8%);重型及危重型(12/14,85.7%)病变分布于两肺外周及中心多于普通型(20/45,44.4%);病变表现为实变、病变内伴小叶间隔增厚,重型及危重型均多于普通型;以上表现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6、0.007、0.004、0.002)。对22例患者进行随访,CT表现达高峰及病情出现好转多发生在发病10 d后(40.9%,45.5%)。结论 普通型与重型及危重型COVID-19患者胸部CT在发病部位、病变密度、实变程度等方面具有不同特征,多数COVID-19患者多在发病10 d后好转。  相似文献   
3.
[摘要]?本文报道了1例肝脏左外叶脾植入误诊为肝左叶小肝癌的病例,详细描述其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超声、磁共振及病理结果,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5.
6.
<正>膀胱出血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病因包括泌尿系感染、结石、原位膀胱癌、继发性膀胱肿瘤、放射性膀胱炎/损伤、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凝血障碍等[1-4]。绝大多数患者都可以使用常规治疗手段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如药物止血、膀胱持续冲洗、膀胱灌注、高压氧等[4-6]。少数患者因严重血尿并发中重度贫血、失血性休克、肾功能损伤、尿路梗阻等,且常规治疗手段无效,可选择外科手术(经尿道膀胱镜下电灼术或消融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肝窦阻塞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9年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住院诊治的26例肝窦阻塞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归纳总结其主诉、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及病因。结果26例肝窦阻塞综合征患者以腹胀、乏力、纳差、腹水为主要症状,1例为肝移植术后患者,1例为肾移植术后患者,均有明确的化学治疗史,1例患者病因不明,23例患者有明确的中草药服用史,其中21例服用土三七。ALT升高17例,AST升高20例,糖类抗原CA125升高23例。CT及MR影像学显示,脾脏增大11例,腹水24例,肝脏密度及信号不均21例,增强扫描强化不均匀23例,肝静脉变细或显示不清11例。结论肝窦阻塞综合征的病因以服用土三七为主,临床表现为腹胀、乏力、纳差,可有肝功能异常及CA125升高,影像学表现以肝脾肿大、腹水、肝脏密度及信号不均,增强扫描强化不均及肝静脉变细或显示不清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征象,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确诊的58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胸部影像学表现。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6版),将所有患者分为轻型(7例)、普通型(34例)、重型(7例)和危重型(10例)并分析影像学表现。结果:COVID-19患者常见临床表现为发热(47例,81.0%)、咳嗽(31例,53.4%)、乏力(10例,17.2%)。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低52例(89.7%),淋巴细胞计数减低14例(24.1%),C-反应蛋白升高18例(31.0%)。CT表现为双下肺分布阴影(46例,90.2%),COVID-19普通型患者CT主要表现为磨玻璃影(23/34,67.6%)或混合型(17/34,50.0%),周边分布为主(28/34,82.4%),重型及危重型患者CT主要表现为实变(13/17,76.5%)及混合型(14/17,82.4%),周边及中心同时受累(14/17,82.4%)。其他常见征象包括胸膜平行征、晕征、血管增粗征、铺路石征、空气支气管征等。5例重型及危重型患者有胸腔积液。结论:COVID-19患者的胸部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不仅能做为早期诊断参考,还能对临床病程及严重程度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肺磨玻璃结节(GGO)影像组学参数测量的可重复性及参数与GGO良、恶性诊断的关系.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76例GGO患者(共76个<3 cm的GGO)的临床、病理及CT影像学资料,按病理结果将其分为良性GGO组(37例)和恶性GGO组(39例).由2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分别采用自动化全局和结节中心画取两种方案...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