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摘要] 目的  建立能够特异性检测微量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 MP)A2063G耐药突变基因的特异性扩增等位基因的探针法实时定量PCR(probe-based allele-specific real-time PCR, 探针ASPCR)方法。方法?建立特异性检测A2063G耐药突变位点的探针ASPCR方法,并验证其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等性能。结果?特异性扩增2063G和非特异性扩增2063A/G的引物/探针组合分别扩增105拷贝野生基因型(2063A)模板的Ct值的差(△Ct)高达10.93,能够特异性检测A2063G突变。探针ASPCR方法检测2063G基因型占总MP的比例的准确度可低至1%;检测MP的灵敏度低至10拷贝,检测A2063G耐药突变比例的灵敏度低至0.01%。探针ASPCR方法与前期建立的染料ASPCR方法检测临床样本的MP感染结果一致,MP阳性检出率均为94.83%(55/58),高于传统巣式PCR联合测序方法的检测结果(75.86%,44/58);探针ASPCR和染料ASPCR 2种方法检测MP耐药率分别为63.64%(35/55)、70.91%(39/55),高于传统巣式PCR联合测序方法检测结果59.09%(26/44)。结论?新建探针ASPCR方法是一种具有高特异度、准确度和灵敏度的快速检测MP微量A2063G耐药突变的方法;与染料ASPCR方法相比,探针ASPCR方法检测耐药MP的灵敏度略低,但其临床样本检测复查率也低于染料ASPCR方法,且其结果判读简单,更适合在临床中应用推广,能够为临床制定MP及耐药MP感染的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是一种对小儿进行智力、神经与心理等方面发育情况进行测量、评价的标准表格,利用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可以对小儿进行智力、人格、神经心理等多方面的测试,依据其测试结果可以对小儿神经系统与心理状态发育情况进行分析,以期对儿童健康保健工作的调整提供参照。在本文中我们首先就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的测试情况进行了探究,而后以某三级医院保健科的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的测试情况为例探究了其对于儿童保健工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儿童生长痛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02至2017-03在医院治疗的生长痛患儿78例(观察组),同时选取健康儿童7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维生素D、血钙、血磷及骨密度水平;观察组患儿给予补充维生素D等综合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观察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为(16.73±3.28)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95±5.67)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血钙、血磷及骨密度检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有效组治疗后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27.24±3.21)ng/ml]明显高于治疗无效组[(21.08±2.90)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有效组治疗后血钙、血磷及骨密度与治疗无效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儿童生长痛可能与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胆红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1A1)基因Gly71Arg变异与北京地区汉族新生儿黄疸发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长度多态性方法测定无亲缘关系的北京地区汉族新生儿黄疸[病例组,n=96,总胆红素(307.6±38.5)μmoL/L,未结合胆红素(292.9±35.9)μmoL/L]与健康对照组[n=101,总胆红素(131.2±42.1)μmoL/L,未结合胆红素(126.3±39.7)μmoL/L]UGT1A1 Gly71Arg基因多态性的基因型,并检验二组基因型分布、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和UGT1A1基因Gly71Arg变异对病例组总胆红素的效应.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及协方差分析,基因型频率采用χ2检验.结果 病例组新生儿UGT1A1 Gly71Arg基因多态性频率与健康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χ2=9.47 P<0.01),Arg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χ2=10.34 P<0.01).病例组新生儿UGT1A1 Gly71Arg基因多态性Arg等位基因纯合子携带者总胆红素水平明显高于杂合子携带者和非携带Arg等位基因者(Pa<0.001),采用协方差分析校正胎龄和出生体质量影响后,Arg等位基因纯合子携带者总胆红素水平仍明显高于杂合子携带者和非携带Arg等位基因者(Pa<0.001).结论 UGT1A1基因Gly71Arg变异可能是北京地区汉族新生儿黄疸的发病原因之一,该基因多态性Arg等位基因纯合子携带者黄疸更严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胆红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1A1)基因Gly71Arg突变和有机阴离子转运因子2(OATP2)基因Asn130Asp突变与新生儿黄疸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长度多态性方法测定无亲缘关系的汉族新生儿黄疸组与健康对照组的UGT1A1Gly71Arg和OATP2Asn130Asp基因多态性的基因型,并检验两组基因型分布、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应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两种基因突变对新生儿黄疸的OR值和95%CI。结果新生儿黄疸组UGT1A1Gly71Arg和OATP2Asn130Asp基因多态性的基因型分布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7和6.16,P=0.002和0.046),Arg和Asp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0.34和6.85,P=0.001和0.009);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UGT1A1基因Gly71Arg和OATP2基因Asn130Asp突变对新生儿黄疸的OR值和95%CI分别为2.66(1.38~4.51)和2.32(1.23~3.95)(P=0.011和0.024)。结论UGT1A1基因Gly71Arg和OATP2基因Asn130Asp突变可能参与新生儿黄疸的发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方法在儿童流感样病例病原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了解儿童流感样病例病原情况。方法 收集2018年11月至2019年2月北京地区94例儿童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采用多重PCR核酸检测技术测定甲型流感病毒(InfA)、 甲型流感病毒H1N1(InfA-H1N1)、 甲型流感病毒H3N2(InfA-H3N2)、 乙型流感病毒(InfB)、 人副流感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人腺病毒(HADV)、 人鼻病毒(HRV)、 人博卡病毒、 人偏肺病毒(HMPV)、 人冠状病毒(HCoV)和肺炎支原体(MP)、 衣原体13种病原核酸。结果 94例标本中78例(82.98%)可测出病原,其中69例(73.40%)检出1种病原,9例(9.57%)检出2种病原; 94例标本中52例(55.32%)检出流感病原,26例(27.66%)检出非流感病原。单一病原检出由多到少为InfA-H1N1 31例,InfA-H3N2 10例,RSV 9例,HMPV 7例,InfA、 HRV、 HADV各3例,InfB、 HCoV及MP各1例。9例检出2种病原的标本中,6例检出流感分别合并其他病毒(HRV、 HADV、 RSV、 HCoV、 HMPV),1例检出甲流H1N1和H3N2,2例分别检出RSV、 HRV及HCoV、 HADV。结论 非流感病原微生物引起流感样病例并不少见,多重PCR检测有助于全面了解流感样病例的病原和混合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音乐能力的发展趋势,为人工耳蜗植入儿童音乐能力评估提供临床资料。方法:26例人工耳蜗植入儿童,手术年龄为11~68个月,平均35.6个月;以76例1~24月龄的听力正常婴幼儿作为对照组,平均月龄6.1个月。使用小龄人工耳蜗儿童音乐能力等级量表进行评估。人工耳蜗植入儿童评估分别在开机时,开机后1、3、6、9、12及24个月时进行;听力正常婴幼儿评估分别在1、3、6、9、12及24月龄时进行。结果:人工耳蜗植入儿童的音乐能力得分随人工耳蜗使用时间的延长而显著提高(P〈O.05),听力正常婴幼儿的音乐能力得分亦随年龄的增长而显著提高(P〈O.05)。经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人工耳蜗植入儿童与听力正常婴幼儿在听力年龄为1、3、6、9、12个月时音乐能力得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在听力年龄为24个月时音乐能力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开机后音乐能力随人工耳蜗使用时间的延长而显著提高,并在开机12个月内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化脓性脑膜炎(BM)和病毒性脑膜炎(VM)患儿脑脊液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变化,为BM和VM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0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BM13例,VM17例)患儿和15例对照组(不具有中枢神经系统及其他系统感染的同期住院患儿)脑脊液IGF-Ⅱ和IGFBP-3水平。结果:BM组脑脊液IGF-Ⅱ和IGFBP-3水平高于VM组及对照组(P<0.01);VM组与对照组IGF-Ⅱ和IGFBP-3浓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BM患儿脑脊液IGF-Ⅱ和IGFBP-3水平升高,VM患儿IGF-Ⅱ和IGFBP-3水平无明显变化;脑脊液IGF-Ⅱ和IGFBP-3检测可作为BM和VM的鉴别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患有过敏性疾病儿童的主要过敏原种类,为儿童过敏性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805例儿童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中特异性Ig E种类。结果 805例儿童中有547例过敏原阳性,其中吸入组最高为螨205例;食入组最高为蟹136例。一年中秋、冬两季为过敏性疾病的高发期。结论儿童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中总Ig E含量明显升高,吸入性过敏原以螨为主,食入性过敏原以蟹为主,对2种以上过敏原过敏者占66.5%,说明大多数患者被多种过敏原致敏。血清总Ig E水平可作为评估过敏性疾病及过敏性体质的重要指标,通过特异性过敏原的测定可了解引起患儿过敏的过敏原,寻找病因,对症治疗,减少发病。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 1997年 7月开始采用光导纤维光疗毯 (简称光纤毯 )绿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并与蓝光箱蓝光照射进行比较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随机选择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 80例。其中 ,采用光纤毯绿光照射治疗 (简称绿光组 ) 4 0例 ,治疗前血清胆红素为 (2 84 37± 6 1 34 )μmol/L ;采用蓝光箱蓝光照射治疗组(简称蓝光组 ) 4 0例 ,治疗前血清胆红素为 (2 89 19± 5 9 16 ) μmol/L。两组患儿均为母乳喂养。两组病例日龄、胎龄、出生体重、性别、治疗前血清胆红素水平 ,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差异(P >0 0 5 )。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