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4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22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67篇
口腔科学   23篇
临床医学   170篇
内科学   102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35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154篇
预防医学   30篇
眼科学   180篇
药学   50篇
  1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针对当前医院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缺乏有效需求管理的现状,依据软件开发过程化思想,结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电子病历项目建设,阐述了信息系统项目上线过程中的需求管理。以实例印证了需求管理对提高软件开发及实施质量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2.
目的:研究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中IKKi蛋白在肝硬化相关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6例肝硬化相关HCC IKKi蛋白表达,同一病例癌旁肝硬化组织作为对照,收集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分析HCC IKKi蛋白表达水平以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1)IKKi在HCC与癌旁肝硬化组织表达水平有明显差异性(P=0.016),IKKi在癌周肝硬化组织表达强度明显强于HCC;(2)IKKi在HCC中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呈正相关,即IKKi表达水平越低,HCC分化程度越低(P=0.019,r=0.278);与肿瘤直径呈负相关,即IKKi表达水平越低,肿瘤体积越大(P=0.011,r=-0.311);(3)IKKi在HCC中的表达水平与年龄(P=0.034,r=0.261)、Child-Pugh分级(P=0.046,r=0.246)、乙型肝炎家族史(P=0.017,r=0.292)呈正相关.结论:IKKi在HCC表达下调提示IKKi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病毒性肝炎-肝硬化-HCC的发生中可能起抑制肿瘤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83.
目的了解低年资护理人员的职业态度及其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者针对性制定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低年资护士职业态度调查问卷对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324名低年资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低年资护士总体职业态度中立偏积极,得分为(5.55±1.21)分;不同学历、职称、所在科室、民族、工作年限、婚姻状况及出生地的低年资护士,其职业态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低年资护士的职业态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职称,其次是同事关系、患者对护理人员的看法及不同工作科室。结论内外环境均可影响低年资护士职业态度,护理管理者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转变其专业观念,提高其工作责任心,引导其形成积极、正确的职业态度。  相似文献   
84.
李宽新  李锋 《中国临床康复》2011,(20):3657-3661
背景:星形胶质细胞可以通过细胞裂解释放各种神经营养因子,并可促进损伤脊髓的修复。目的:观察脊髓损伤模型大鼠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及对其后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采用Allen's法撞击T9~10节段致脊髓损伤,造模成功后蛛网膜下腔移植骨形态发生蛋白7,并设置仅蛛网膜下腔移植His蛋白的正常SD大鼠做对照。用BBB评分法评估两组大鼠后肢的运动功能,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Western-blot法观察各组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BBB评分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脊髓损伤后下肢功能自行恢复率达68%。模型组脊髓损伤3和7d,损伤区域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逐渐增加(P〈0.05),随后逐渐下降,于脊髓损伤28d后逐渐恢复到对照组水平(P〉0.05)。脊髓损伤后1~14d两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逐渐升高(P〉0.05)。结果证实,脊髓损伤后蛛网膜下腔移植骨形态发生蛋白7可诱导星形胶质细胞增殖,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增强,进而促进脊髓损伤大鼠后肢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5.
背景:在纳米粒研究过程中,包封率是纳米粒质量评定的重要指标。目的:建立阿苯达唑壳聚糖纳米粒包封率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阿苯达唑的含量,反相透析法分离纳米粒和游离药物阿苯达唑,测定阿苯达唑的包封率。考察药物加样回收率、透析平衡时间和透析体积比。结果与结论:反相透析法能将纳米粒和游离药物阿苯达唑有效分离,药物加样回收率是(99.59±0.36)%,透析法平衡时间为9h,透析体积比为1∶15,阿苯达唑壳聚糖纳米粒的平均包封率为(51.73±0.18)%。提示反透析法便捷、准确,适用于阿苯达唑壳聚糖纳米粒包封率的测定。  相似文献   
86.
背景:以往的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以促进移植物的存活和体内生长。目的:观察脂质体介导的pcDNA3/hVEGF165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后复合冻干松质骨在体内的成骨和血管化效果。方法:取同种异体新西兰大白兔的耾骨和股骨制备冻干骨,用脂质体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转染入体外培养扩增新西兰大白兔骨髓基质干细胞中,使其附着于同种异体冻干松质骨。将新西兰大白兔分为3组,于兔竖脊肌分别植入单纯冻干骨、单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冻干骨组、转染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冻干松质骨。结果与结论:植入后8周时可见到转染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冻干松质骨标本的表面有软骨和骨质形成,有成骨和破骨细胞出现,并形成类骨质,在移植骨周围组织中有大量血管形成,其他两组仅有大量纤维包裹。说明,脂质体介导的pcDNA3/hVEGF165转染后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冻干骨具有较好成骨活性,优于单纯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冻干松质骨和单纯冻干骨。  相似文献   
87.
背景:研究表明骨形态发生蛋白7基因定位的染色体20q13是肥胖的易感区域,功能与基因定位均表明骨形态发生蛋白7基因是肥胖的易感基因.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7基因变异与新疆维吾尔族肥胖人群的关系.方法:以流行病学调查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选取1 063 例维吾尔族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先在48例维吾尔族肥胖人群(男/女:24/24) 中测序筛查骨形态发生蛋白7基因功能区的变异位点,选取代表性变异位点应用TaqMan-PCR 技术在研究人群中进行基因型鉴定并开展病例-对照关联研究.结果与结论:在骨形态发生蛋白7基因的功能区共发现5个新的和8个已知的变异位点.骨形态发生蛋白7基因的2个代表性变异位点rs60254222 和rs17480735 均符合Hardy-Weinberg 平衡.老年人群中rs60254222 变异的AA、AG、GG基因型在肥胖组及正常对照组中的频率分布分别为32.2%,55.7%,12.2% 和23.8%,48.3%,27.9%,且两组间频率分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老年人群中rs60254222 变异不同基因型组间体质量指数、腰围、腰臀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Logistic分析提示老年人群中rs60254222 变异GG基因型是肥胖的保护性因素(OR=0.578,95% 可信区间为0.401~0.833,P=0.003).结果表明骨形态发生蛋白7基因变异位点rs60254222 可能与新疆维吾尔族人群肥胖相关.  相似文献   
88.
目的:用Goslon Yardstick评价系统来评价替牙列期和恒牙列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上、下颌牙弓协调性的差异,为继发牙畸形的诊断、矫治设计和序列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40例患者取牙模型并根据牙列情况分为两组,替牙列期组(n=18)和恒牙列期组(n=22)。用石膏模型,对其牙弓关系行Goslon Yardstick等级评价,并对不同牙列期组间的Yardstick等级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替牙列期组中,22.2%患者上下颌牙弓协调性差,属于GoslonYardstick等级4和5;Goslon Yardstick均值为2.72。恒牙列期组中,40.9%患者上下颌牙弓协调性差,属于GoslonYardstick等级4和5;Goslon Yardstick均值为3.46。结论: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恒牙列期比替牙列期上下颌牙弓协调性差,治疗难度更大。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黏弹剂在角膜全层裂伤显微缝合手术中的作用。方法:角膜裂伤患者146例146眼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进行角膜裂伤缝合术中,将适量黏弹剂注入前房,还纳脱出的眼内容物,精确对位缝合角膜伤口,对照组缝合过程中不应用黏弹剂。对比观察术后两组角膜散光度和虹膜前粘连发生率。结果:试验组2例(2.7%)发生轻微伤口处虹膜前粘连,对照组26例(35.6%)虹膜前粘连且程度较重,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散光度试验组平均为1.29±0.25D,对照组为2.43±0.39D,两组之间术后角膜散光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角膜散光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黏弹剂在角膜全层裂伤缝合术中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能有效分离眼内组织与伤口的粘连,使角膜缝合对位更精密,减少术后角膜散光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有利视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0.
刘毅  蔡岩  王新慧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7):1388-1390
目的:评估以反复针刺分离联合结膜下注射5-FU的方法处理青光眼术后功能不良滤过泡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3/2013-02在我院以反复针刺分离联合结膜下注射5-FU的方法处理因青光眼术后滤过泡功能不良而眼压升高的连续病例34例34眼。分析治疗后眼压、滤过泡形态的变化及眼部并发症。结果:治疗后平均眼压从35.51mmHg降至14.43mmHg(P<0.05),成功率达91%。常见并发症包括角膜上皮损伤、结膜撕裂和脉络膜脱离等。结论:反复针刺分离联合结膜下注射5-FU的方法处理青光眼术后滤过泡功能不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