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39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膝关节置换术是当前治疗各种严重膝关节疾病最有效的方法,能有效缓解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医生常通过以医生为主的评分量表和病人报告的评分量表来评价膝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本文旨在综合临床上运用最多及最新的评分量表,对膝关节置换术后的疗效评分系统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老年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与预防。方法以本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214例老年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并分析医院感染病原学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本次研究共随访214例老年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术后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5.44±5.17)个月;其中19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8.88%。19例患者共检出病原菌2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60.00%(15/25),革兰阴性菌占36.00%(9/25);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最多见。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克林霉素、阿米卡星等药物耐药性较高,对万古霉素的敏感性较高;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等药物有很强的耐药性,对万古霉素的敏感性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呋辛、头孢替安具有较强的耐药性,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较高;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呋辛有较强的耐药性,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较高。Logistics多因素回归分析,年龄(≥70岁)、糖尿病、手术时间(≥2 h)、术后引流时间(≥48 h)为老年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0.05)。结论老年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多见,年龄(≥70岁)、糖尿病、手术时间(≥2 h)、术后引流时间(≥48 h)为老年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单应用关节镜清理术和关节镜清理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两者对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2003年6月~2008年12月共采用单纯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和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加腔内注射玻璃酸钠两种方法治疗骨性关节炎患者共558例,其中单纯行关节镜清理术251例,关节镜清理术联合玻璃酸钠治疗307例.结果 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随访6-70个月,平均36.5个月,单纯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优良率为79.2%,而关节清理术加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后的优良率高达93.6%;按Lequence标准膝关节评分,两组病例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但是关节清理术加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24个月后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关节清理术(P<0.05).结论 应用关节镜清理配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骨性关节炎,明显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李宽新  李锋 《中国临床康复》2011,(20):3657-3661
背景:星形胶质细胞可以通过细胞裂解释放各种神经营养因子,并可促进损伤脊髓的修复。目的:观察脊髓损伤模型大鼠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及对其后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采用Allen's法撞击T9~10节段致脊髓损伤,造模成功后蛛网膜下腔移植骨形态发生蛋白7,并设置仅蛛网膜下腔移植His蛋白的正常SD大鼠做对照。用BBB评分法评估两组大鼠后肢的运动功能,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Western-blot法观察各组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BBB评分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脊髓损伤后下肢功能自行恢复率达68%。模型组脊髓损伤3和7d,损伤区域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逐渐增加(P〈0.05),随后逐渐下降,于脊髓损伤28d后逐渐恢复到对照组水平(P〉0.05)。脊髓损伤后1~14d两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逐渐升高(P〉0.05)。结果证实,脊髓损伤后蛛网膜下腔移植骨形态发生蛋白7可诱导星形胶质细胞增殖,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增强,进而促进脊髓损伤大鼠后肢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张正国  李宽新  李锋 《农垦医学》2011,33(2):164-165
目的: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手术方式和病程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对6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后行颈前路手术.结果:58例获得随访,随访6个月~4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4个月.按JOA评分标准,本组术前评分8~14分,平均12.6分;术后评分6~18分,平均15.5分.手术前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6.
背景:建立有效的完全性脊髓损伤动物模型是深入研究脊髓损伤的前提,只有建立标准的、可重复性高的实验动物模型才能择优选出治疗脊髓损伤的可行方案。 目的:实验拟建立一种稳定的大鼠完全性脊髓损伤动物模型。 设计、时间及地点:对照观察动物实验,于2007-11/2008-10在石河子大学药学院动物试验中心完成。 材料:3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6只、实验组24只。 方法:显露实验组大鼠T8~T12棘突及椎板,切除T9~10棘突及椎板,暴露相应脊髓段作为损伤区,采用大鼠脑定位仪自主设计改良Allen模型打击装置,予15 g×20 cm=2.94×10-2N 重力打击大鼠T10节段脊髓,动物模型保证硬脊膜完整。假手术组仅同法暴露相应脊髓段,但不做打击。 主要观察指标:造模后2,4,8周以斜板试验及BBB评分观察大鼠双后肢运动功能,以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脊髓组织的变化。 结果:假手术组大鼠苏醒后能站立行走,斜板试验角度均大于70°,BBB评分21分,脊髓结构正常。实验组大鼠造模后双下肢全瘫,2只大鼠表现为痉挛性瘫痪,5只大鼠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自残现象。造模后2,4,8周斜板试验角度均小于30°,BBB评分均少于10分,随时间延长,部分大鼠可见后肢刺激性反射,但无主动性功能活动,局部脊髓结构破坏严重。 结论:以2.94×10-2N 重力打击大鼠脊髓可保证硬脊膜的完整,并获得稳定的完全性脊髓损伤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能量颈椎间盘等离子刀髓核成形术(CN)效能及安全性。方法对40个C3~T1羊椎间盘按照不同能量分1档(A组,80W)、2档(B组,100W)、3档(C组,120W)3个实验组,每组10个椎间盘;另设假手术组作为对照组(10个间盘,仅作穿刺)。分别通过相同时间(40s)不同能量组行羊颈椎间盘CN,观察CN在椎间盘所形成的消融腔截面积大小,记录椎间盘前缘、后缘、椎间孔处温度变化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B、C组手术消融腔、对照组穿刺腔截面积分别为(3.000±0.449)mm^2、(9.436±1.271)mm^2、(27.359±2.001)mm^2、(2.010±0.000)mm^2,其中B、C档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B、C3个实验组、对照组温度分别为:(28.697±1.571)℃、(35.470±0.617)℃、(41.733±0.345)℃、(20.600±0.582)℃,3个实验组温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种能量手术时,2档温度在安全范围内,3档形成的有效消融腔截面积最大,消融腔、温度与能量成正相关。结论等离子刀髓核成形术的效能、温度变化与能量成正相关,临床使用2档行颈椎间盘CN消融效能和安全性最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其受体(uPAR)、其抑制剂(PAI-1)mRNA及蛋白在骨关节炎(OA)滑膜中的表达,探讨uPA、uPAR及PAI—1在OA细胞外基质降解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及免疫组化检测36例OA(实验组)和21例正常(对照组)滑膜组织中uPA、uPAR、PAI-1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经RT—PCR及免疫组化实验,实验组与对照组间3种mRNA及蛋白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再将实验组按年龄及软骨破坏程度分组,按年龄分组3种mRNA及蛋白表达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按软骨破坏程度分组3种mRNA及蛋白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OA滑膜组织存在高水平uPA、uPAR、PAI—1mRNA及蛋白的表达,提示在OA的发生发展过程中,uPA、uPAR及PAI-1起着重要作用,为骨关节炎的治疗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世界性、致残率很高的非致死性疾病,多由脊柱骨折、脱位等外伤引起。在发达国家,每年因交通事故、高处坠落、重物砸伤等导致的SCI每一百万人中即有20~40人,且有逐年递增趋势。2002年我国也做了相关调查,北京地区每一百万人中有60人患SCI。该类患者伤后存活率高,治疗效果差,对个人、家庭及社会的危害巨大。过去认为中枢神经系统一旦损伤后神经功能不可逆转,使人们对脊髓损伤的治疗一直抱悲观态度。近年来随着脊髓损伤基础、药物、外科治疗与康复研究的进展,特别是干细胞移植技术的发展,使人们重新看到了希望。  相似文献   
10.
MMP-1/TIMP-1在膝关节滑膜皱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病理性滑膜皱襞发病机制中有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参与对软骨破坏的影响。方法:关节镜检查确诊为病理性滑膜皱襞和正常滑膜皱襞,分别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的表达及分布。结果:MMP-1、TIMP-1在病理性滑膜皱襞和正常皱襞内的阳性表达具有显著差异(P<0.01.P<0.05)。MMP-1在滑膜衬里层细胞、单核和淋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化生的软骨细胞呈阳性表达,而在正常滑膜皱襞组织中不表达。TIMP-1只在滑膜衬里层细胞和少量的成纤维细胞有表达,而免疫组化显示MMP-1阳性细胞数多于TIMP-1和着色强度强于TIMP-1。结论:病理性滑膜皱襞可产生MMP-1、TIMP-1,而且两者分布不平衡,可能是导致软骨破坏的生物学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