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3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4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87篇
内科学   7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5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99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37篇
眼科学   27篇
药学   62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8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51.
背景:天津大学材料学院利用仿生学方法制备的纳米羟基磷灰石/细菌纤维素复合支架材料,具有与天然骨相似的结构和性能。目的:研究纳米羟基磷灰石/细菌纤维素复合组织工程支架的细胞毒性和生物相容性。方法:①急性全身性毒性实验:将纳米羟基磷灰石/细菌纤维素材料浸提液与生理盐水分别注射至昆明小鼠腹腔,注射24,48,72 h记录小鼠体质量。②致敏实验:在日本大耳白兔背部皮下分别注射纳米羟基磷灰石/细菌纤维素材料浸提液与生理盐水,72 h内观察注射部位水肿及红斑情况,间隔14 d后再次行激发实验。③热源实验:在日本大耳白兔耳缘静脉注射纳米羟基磷灰石/细菌纤维素材料浸提液,注射后检测体温变化。④溶血实验:在稀释的兔抗凝血中分别加入纳米羟基磷灰石/细菌纤维素材料浸提液、生理盐水与蒸馏水。⑤将第3代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纳米羟基磷灰石/细菌纤维素材料共培养,观察材料表面细胞增殖、生长及黏附状态。结果与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细菌纤维素复合支架材料无急性全身毒性、无致敏性、无热源反应、无溶血反应,该支架材料具有三维网络结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材料表面生长、增殖及黏附良好,表明纳米羟基磷灰石/细菌纤维素复合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细胞相容性。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江苏南京地区人群血脂异常和结直肠瘤( colorectal neoplasm , CRN)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收集并比较2012年6月-2013年11月67例结直肠癌( colorectal cancer ,CRC)患者、34例结直肠腺瘤( color-ectal adenoma ,CRA)患者和10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脂检测结果。结果 CRN患者血清总胆固醇( 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水平较健康体检者显著增高(P<0.05)。亚组分析发现CRA患者的血清TC和LDL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脂蛋白a(Lip-a)水平明显低于健康体检者(P<0.05)。结论 CRA而非CRC患者血清TC和LDL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而CRN患者血清Lip-a水平明显低于健康体检者。  相似文献   
53.
目的 观察3.0T MRI评估妊娠中晚期胎儿眼球发育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4胎3.0T MRI资料,按孕周将其分为妊娠中期组(n=32)和妊娠晚期组(n=92),对比观察2组眼球各参数,包括眼外距、眼内距、两侧眼球前后径、左右径、上下径、最大横截面积、晶状体短轴及长轴,分析各参数用于评估胎儿眼球发育的价值。结果 3.0T MR T2WI可清晰显示妊娠中晚期胎儿眼球结构。胎儿左、右侧眼球的前后径、左右径、上下径、最大横截面积及晶状体短轴、长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妊娠晚期组胎儿眼球各参数均大于妊娠中期组(P均<0.05)。胎儿眼球各参数均与孕周呈线性正相关(r=0.301~0.885,P均<0.05);其中,晶状体短轴与孕周低度相关(r=0.301、0.378,P均<0.05),眼内距、眼球上下径及晶状体长轴均与孕周中度相关(r=0.539~0.787,P均<0.001),而眼外距、眼球前后径、左右径及最大横截面积均与孕周高度相关(r=0.857~0.885,P均<0.001)。结论 3.0T MRI可较好地显示妊娠中晚期胎儿眼球结构,对评估胎儿眼球发育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4.
195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其发病形式及患者就诊时的情况。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随机抽取江苏省10年来1 958例SLE住院患者的病历,分析其临床特征,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在1 958份病例中,临床特征以关节痛(炎)最多(53.8%),其次为面部红斑(48.3%)、发热(36.1%)、肾损害症状(24.5%)。②男女发病比例为1.0︰15.0,男性以皮疹最多见,占59.0%,高于女性47.6%,其次为发热(47.5%),高于女性(35.3%),关节痛(炎)(45.9%低于女性(54.3%),男性肾损害(36.9%),高于女性(23.7%)。③不同年龄患病率:≤20岁(19.2%),>40岁(18.8%),20~40岁(62.0%)。④从出现症状到住院:发热13.8个月,肾损害症状19.5个月,关节痛(炎)36.9个月,面部红斑37.2个月。结论关节痛(炎)、面部红斑、发热是SLE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就诊的主因。中青年女性发病率高,男性皮疹、发热、肾损害发生率高,而女性关节痛(炎)发生率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55.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目标导向治疗方法对脓毒症低灌注患者脑氧代谢和S100β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需要机械通气治疗的脓毒症低灌注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2组(n=30):改良早期目标导向治疗组(M组)和标准治疗组(S组),M组根据2016年拯救脓毒症国际治疗指南结合FloTrac/Vigileo系统监测SVV指导液体复苏,治疗的前6 h时内达到以下目标:每博变异度(SVV)≤13%、平均动脉压(MAP)≥65 mmHg(1 mmHg=0.133 kPa)、乳酸清除率≥10%或者乳酸值(Lac)2.0 mmol/L。S组以收缩压(SBP)和休克指数(SI)为导向进行液体复苏,治疗的前6 h时内使SBP≥100 mmHg和SI0.8。比较2组患者复苏前(T1)、复苏后6 h(T2)、24 h(T3)、48 h(T4)的局部脑氧饱和度(rSO_2)、血清S100β蛋白的浓度、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_2)、动脉和颈内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_2)、脑氧摄取率(CERO_2)、血流动力学指标、Lac值、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同时,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48 h内静脉补液量、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比例、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重症监护室(ICU)的停留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期间死亡率。结果与T1时比较,2组患者T2-T4时rSO_2、SjvO_2均升高,Da-jvO_2、CERO_2、S100β均降低(P0.05);与S组比较,M组T2时rSO_2[(66.7±2.6)%vs(63.4±1.8)%]升高、S100β[(0.29±0.04)vs(0.34±0.04)μg/L]降低(P0.05),T3-T4时SjvO_2[(68.5±2.5)%vs(65.7±1.2)%]、[(71.3±2.3)%vs(68.0±2.6)%]均升高,Da-jvO_2[(51.8±3.8)%vs(54.3±2.6)%]、[(44.5±2.6)%vs(48.3±3.9)%]、CERO_2[(31.7±2.2)%vs(33.2±1.4)%]、[(27.6±1.6)%vs(33.0±2.5)%]均降低(P0.05);与T1时比较,2组患者T2-T4时MAP、CVP均升高,HR、Lac、APACHEⅡ评分均降低(P0.05);M组T2时CVP低于S组[(8.5±1.0)vs(10.0±1.3)cmH_2O],M组在T2时补液量少于S组[(2 783±307)vs(3 087±382)ml,P0.05];2组患者ICU停留时间、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期间死亡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标准治疗相比,基于SSV和乳酸清除率的改良早期目标导向治疗更能优化脓毒症低灌注患者脑氧代谢平衡,并且在复苏早期改善脑灌注和减轻脑损伤方面更具有优势,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6.
目的 分析老年食管裂孔疝(HH)合并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患病情况,并探索抗反流手术(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胃底折叠术)治疗老年GERD合并HH对OSA的影响。 方法 根据多导睡眠监测(PSG)结果,将77例HH合并GERD患者分为OSA组,和非OSA组。对所研究指标进行差异性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OSA组患者AHI、ODI、LAT、ESS评分、血清IL-8、TNF-α水平高于非OSA组,LSaO2低于非OS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NF-α水平与AHI、ODI、LAT正相关,与LSaO2负相关(r = 0.647、0.579、0.477、- 0.312,P均<0.05);血清IL-8水平与AHI、ODI正相关,与LSaO2负相关(r = 0.422、0.501、- 0.330,P均<0.05);与术前相比,术后AHI、ODI、LSaO2、LAT、ESS评分、GERD-Q评分、血清IL-8、TNF-α水平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血清TNF-α差值与AHI、ODI、LAT差值正相关,与LSaO2差值负相关(r =0.329、0.408、0.529,- 0.312,P均<0.05);手术前后IL-8差值与AHI、ODI、LAT差值正相关,与LSaO2差值负相关(r =0.343、0.371、0.350,- 0.330,P均<0.05)。结论 老年GERD合并HH患者OSA的患病率较高,男女患病比例接近,以轻中度OSA为主。通过抗反流手术治疗不仅能够改善患者反流症状,也能改善OSA的病情及相关炎症反应,术后需针对OSA进行随访和治疗。  相似文献   
57.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人血浆样本中咪达唑仑和1-羟基咪达唑仑浓度的LC-MS/MS方法.方法:以d4-咪达唑仑为内标,血浆样本加入含内标的乙腈处理后进样分析.色谱柱为Kinetex C18(2.1mm×50 mm,2.6μm),流动相为乙腈-1 mmol· L-1甲酸铵溶液(含0.1%甲酸),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1,进样量为3.0 μL.质谱条件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源,扫描方式为多重反应监测,用于定量分析的检测离子分别为m/z 325.9→291.0(咪达唑仑)、m/z 342.0→324.1(1-羟基咪达唑仑)、m/z 329.9→295.0(d4-咪达唑仑).结果:咪达唑仑和1-羟基咪达唑仑分别在0.300~200 ng· mL-1和0.150~100 ng·mL-1线性关系良好,定量下限分别为0.300 ng· mL-1和0.150ng·mL-1,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均小于15%,准确度在-4.7%~9.9%,基质效应为95.5%~101.4%,提取回收率为100.6%~102.4%.血浆样本室温放置12h、3次冻融循环及-40℃冰冻12个月稳定性良好,待测溶液进样器放置24h稳定.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分析方法灵敏、准确,样本前处理简便、快捷,可用于人血浆样本中咪达唑仑和1-羟基咪达唑仑浓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58.
59.
目的:探讨超声、MSCT多平面重建在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急性阑尾炎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的患者资料,所有病例均行腹部超声检查及腹部MSCT增强检查。分别依据超声检查、MSCT多平面重建对是否是急性阑尾炎进行诊断,并对诊断信心评分(分3级)。结果MSCT多平面重建较超声检查可以提高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正确率(93.8%vs 65.6%,P<0.05)。超声及MSCT均诊断为阳性的病例,两种方法的诊断信心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可作为诊断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急性阑尾炎的首选检查方法,MSCT多平面重建作为重要的补充检查方法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0.
The efficient synthesis of novel 3-aminohexahydrocoumarin derivatives with high diastereoselectivity, wide applicability, short reaction time, high yields as well as operational simplicity was achieved via microwave-assisted reactions of dimedone or cyclohexane-1,3-dione with 4-arylidene-2-phenyloxazol-5(4H)-ones. Moreover, these novel compounds were subject to the test of in vitro cytotoxicity to carcinoma SW1116 and SGC7901 cells. Seven compounds showed stronger cytotoxicity to carcinoma SW1116 cells than doxorubicin hydrochloride at the concentration of 10 ug/mL. Nearly all the tested compounds exhibited strong or moderate cytotoxicity to SGC7901 cells with IC50 values from 5.127 to 0.158 u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