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90篇
  免费   3274篇
  国内免费   1120篇
耳鼻咽喉   147篇
儿科学   100篇
妇产科学   276篇
基础医学   2395篇
口腔科学   541篇
临床医学   2721篇
内科学   2890篇
皮肤病学   138篇
神经病学   974篇
特种医学   769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2027篇
综合类   4419篇
现状与发展   7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2446篇
眼科学   529篇
药学   3240篇
  74篇
中国医学   3469篇
肿瘤学   3113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451篇
  2022年   1018篇
  2021年   1335篇
  2020年   1333篇
  2019年   853篇
  2018年   882篇
  2017年   689篇
  2016年   832篇
  2015年   1174篇
  2014年   2233篇
  2013年   1895篇
  2012年   2737篇
  2011年   2729篇
  2010年   2175篇
  2009年   1533篇
  2008年   1258篇
  2007年   1785篇
  2006年   1267篇
  2005年   695篇
  2004年   609篇
  2003年   475篇
  2002年   414篇
  2001年   321篇
  2000年   264篇
  1999年   289篇
  1998年   141篇
  1997年   155篇
  1996年   131篇
  1995年   99篇
  1994年   100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76年   1篇
  1932年   1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2 毫秒
81.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不同速率罗比卡因在开胸术后硬膜外腔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60例开胸手术后病人随机分为3组,Ⅰ组0.05%罗比卡因十芬太尼1ug/ml,8ml/h;Ⅱ组0.1%罗比卡因十芬太尼2ug/ml,4ml/h,Ⅲ组,0.2%罗比卡因十芬太尼4ug/ml,2ml/h.观察病人静息和咳嗽疼痛评分.结果Ⅰ、Ⅱ组较Ⅲ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Ⅰ、Ⅱ组对开胸手术后病人不仅有良好的镇痛效果,而且对运动神经及循环影响轻微.  相似文献   
82.
玻璃体切割联合激光治疗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分析玻璃体切割联合激光治疗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及充填材料选择.方法:分析426例472眼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行玻璃体切割,膜剥离切除,眼内电凝,激光光凝并根据情况选用眼内充填材料.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448/472眼(占95%)一次视网膜解剖复位成功,除1眼术后合并中央静脉阻塞,1眼合并中央动脉阻塞,8眼视网膜脱离术后复发视力下降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视力0.05以上362眼(76.7%),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46眼视力大于0.2.结论: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激光治疗是挽救增殖性糖尿病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最终失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3.
目的了解ret/PTC基因突变与超声、病理诊断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的关系。方法术前超声检查,并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体取材进行病理诊断和逆转录聚合酶链(RT-PCR)方法检测ret/PTC基因突变。结果在34例超声与病理诊断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中,16例分子生物学检测发现ret/PTC基因突变(47%),其中8例为PTC-1基因突变(50%),2例PTC-2基因突变(12.5%),2例PCT-3基因突变(12.5%),3例PTC-1和PTC-2突变同时存在(18.75%),1例PTC-1和PTC-3突变同时存在(6.25%)。结论ret/PTC基因重组突变可存在于散发的甲状腺乳头状癌中,主要表现PTC-1型。应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基因突变的检测相结合是早期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4.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人肝癌细胞系Bel-7402细胞凋亡及与线粒体跨膜电位的关系。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的As2O3作用于肝癌细胞后,观察As2O3对肝癌细胞生长状态的影响;通过噻唑蓝(MTT)比色法观察其对Bel-7402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共聚焦显微镜及流式细胞术观察经Annexin V-FITC/PI双染后的细胞早期凋亡;通过共聚焦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跨膜电位(MMP)的改变情况;并通过底物染色法反映Caspase-3的活性。结果不同浓度的As2O3作用于肝癌细胞后有明显的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经Annexin V-FITC/PI双染后,可观察到Bel-7402细胞的早期凋亡现象,2μmol/L As2O3作用24h细胞凋亡率为9.89%,作用48h细胞凋亡率为48.53%,而4μmol/L As2O3作用24h细胞凋亡率为18.27%,作用48h细胞凋亡率为67.52%;经As2O3药物作用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下降,且与药物作用时间和药物浓度有关(P〈0.05);同时Caspase-3活性被激活。结论As2O3可明显抑制肝癌细胞Bel-7402的生长,并使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5.
为开发我省地产中药资源,作者对地产中草药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本文仅报道我省几种地产中草药抗菌作用的实验研究,将抗菌效果好的艾叶、泽兰、大活、木贼、苦参和与之对照的紫丁香的抗菌作用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紫丁香的抗菌作用效果好,毒副作用小。另外所试中3药因抗菌作用不如叶、泽兰、大活、木贼、苦参、紫丁香具有较好抗菌作用。是很有研究价值的中药。  相似文献   
86.
家禽加工流水线作业工人颈肩腕疾患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49名家禽加工厂作业女工的颈肩腕疾患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观察组职业性颈肩腕疾患OCD,(肩周炎、尺管综合征、腕管综合征、腱鞘炎、肱骨内外髁炎)的总发生率为39.6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其发生率与工龄、年龄及工种别有关。我们认为OCD发生的职业危险因素主要是上肢反复用力活动、静力作业、不合理的操作姿势,而且低温、高温的作业环境对OCD的发生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7.
XIAP与肿瘤化疗耐药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凋亡程度的降低是肿瘤发生的主要机理,造成肿瘤对化疗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是化疗药物介导的细胞凋亡指数的下降。凋亡抑制蛋白在抑制细胞凋亡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XIAP是IAP家族中抑制细胞凋亡的最主要成员。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对XIAP抗凋亡机制的研究及其在肿瘤化疗耐药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88.
白细胞介素-18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发病的关系,研究其在ITP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测定血浆IL-18,对36例ITP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血浆IL-18的水平进行分析.结果 ITP组血浆IL-18含量为(538.31±111.33)pg/ml,正常对照组血浆IL-18含量为(489.44±49.07)pg/ml.IL-18含量与血小板数量呈显著性负相关(r=-0.395,P<0.05).结论 ITP发病时患者血浆中的IL-18水平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IL-18与ITP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9.
医疗设备投资决策的敏感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不恰当的医疗设备投资对医院及患者的利益均会造成损失,因此,在投资决策前进行严谨科学地可行性评估十分必要。通过对净现值的敏感性分析,医院的决策者可以了解各种不确定因素对投资方案经济效果的影响程度,以及投资方案对外部条件变化的承受能力,从而掌握风险条件下正确的决策原则和决策方法。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中国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外显子6 C161T多态性与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IO)的相关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ELP)方法测定208例正常健康人(Ⅰ组)、168例非GIO患者(Ⅱ组)和104例GIO患者(Ⅲ组)PPARγ基因外显子6 C161T的基因型。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定股骨、腰椎等部位的骨密度。 结果 外显子6 C161T有CC、CT、TT 3种基因型。GIO组CC基因型频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CT和TT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非GIO组、应用激素组(GIO组+非GIO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基因型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正常对照组C161T的CC基因型组各部位的骨密度有高于CT和TT基因型组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GIO组和GIO组C161T的CC基因型组腰椎的骨密度明显高于CT和TT基因型组 (P < 0.05),分别为非GIO组CC型(1.04±0.17) g/cm2,CT+TT型(1.02±0.07) g/cm2;GIO组CC型(0.94±0.12) g/cm2,CT+TT型(0.83±0.08) g/cm2。经年龄、体重指数等因素校正后,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PPARγ基因C161T基因型在正常人和应用激素患者之间无明显差异,它可能与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无关。C161T基因型在GIO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它可能与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有关。PPARγ基因C161T多态性与应用糖皮质激素患者腰椎的骨密度有关。等位基因C可能是骨量的保护因子,它可能与应用糖皮质激素后骨量的丢失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