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肿瘤学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探讨单宁酸对肾小球系膜细胞(GMC)的作用,从氧化应激及微炎症角度阐明单宁酸改善糖尿病肾病(DN)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GMC,分别用高浓度葡萄糖(30 mmol/L)及糖化终末产物(AGEs)牛血清白蛋白(BSA,250 mg/L)处理,正常糖培养及不含糖的BSA处理的细胞作为相应对照组,在高糖或AGEs处理的同时采用不同浓度单宁酸(10、20、40和80 μmol/L)进行干预,培养48 h后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丙二醛(MDA)水平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8-羟基脱氧鸟苷(8-OHdG)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GMC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GMC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ICAM-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高糖组和AGEs组比较,单宁酸处理组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GSH-Px、SOD及CAT活性明显升高(P<0.05或P<0.01),GMC培养上清中8-OHdG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高糖组和AGEs组比较,40 和80 μmol/L单宁酸组ICAM-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高糖组比较,单宁酸组MCP-1和ICAM-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单宁酸可保护GMC免受氧化及炎症介质的损伤,从而延缓和改善DN的肾小球病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抗抑郁药物奥氮平对谷氨酸(Glu)损伤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坏死和细胞周期的影响,阐明奥氮平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复制Glu损伤模型,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Glu损伤组和奥氮平+Glu损伤组,在体外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各组神经元细胞凋亡率、坏死率和细胞周期的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他组细胞凋亡率增加 (P<0.01);与Glu损伤组比较,10.0 μmol/L奥氮平+Glu损伤组细胞凋亡率降低(P<0.01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Glu损伤组神经元坏死率升高2.9倍 (P<0.05);与Glu损伤组比较,100.0和200.0 μmol/L奥氮平+Glu损伤组神经元坏死率降低(P<0.05或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Glu损伤组G0/G1期细胞百分数增加 (P<0.01),S期细胞百分数下降(P<0.01),G2 + M期变化不明显;而与Glu损伤组比较,
50.0和100.0 μmol?L-1奥氮平+Glu损伤组G0/G1期细胞比例下降为Glu损伤组的79.9%和62.6% (P<0.05或P<0.01);S期细胞比例上升为Glu损伤组的2.5和3.8倍 (P<0.05或P<0.01)。结论:奥氮平能够抵抗Glu诱导的神经元凋亡和坏死,改变细胞周期进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STAT3反义寡核苷酸的抗肿瘤机制,为乳腺癌的基因治疗提供新的实验依据。方法应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STAT3反义寡核苷酸转染乳腺癌MCF-7细胞,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及形态变化;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状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STAT3总蛋白和p-STAT3蛋白的表达。结果STAT3反义核苷酸转染乳腺癌细胞后,能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促进MCF-7细胞的凋亡,STAT3蛋白的表达和磷酸化水平下降,出现G1期阻滞。结论STAT3反义核苷酸能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促进MCF-7细胞的凋亡,这将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并在小鼠肝癌Hepa1-6细胞中稳定表达,观察转染细胞的增殖能力和致瘤能力。方法:用PCR方法扩增SMMC-7721人肝癌细胞株MAGE-1全长序列,连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中,构建真核表达pcDNA3-MAGE-1,脂质体法转染小鼠Hepa1-6细胞。G418筛选阳性克隆(Hepa1-6- MAGE-1),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阳性克隆中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MTT 法检测Hepa1-6细胞和Hepa1-6- MAGE-1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变化;分别以Hepa1-6细胞和Hepa1-6- MAGE-1细胞接种于C57BL /6j小鼠右侧背部皮下,观察Hepa1-6- MAGE-1细胞的致瘤能力。结果:构建MAGE-1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Hepa1-6细胞,PT-PCR与Western boltting检测分别在Hepa1-6- MAGE-1细胞中检测到人MAGE-1基因的mNRA和蛋白质的表达,两组细胞增殖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各10只小鼠均皮下成瘤,且肿瘤大小没有明显差异。结论: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MAGE-1,获得了稳定表达人MAGE-1基因的小鼠肝癌Hepa1-6细胞株,并具有很好的增殖和致瘤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5-氟尿嘧啶(5-Fu)对人结肠癌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Hct/8细胞分为5-Fu组和对照组,通过凋亡细胞数量、形态、基因组DNA片段化及流式细胞仪检测观察5-Fu对人结肠癌细胞凋亡情况的影响,并通过基因芯片测定相关基因改变。结果:吖啶橙染色及基因组DNA电泳显示5-Fu组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基因芯片检测显示,5-Fu致多种基因表达发生改变,尤其是与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出现表达下调。结论:5-Fu具有致人结肠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其原因是由于多种基因表达改变相互作用影响所致,尤其是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的改变致不能及时修复受损的基因,最终致癌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临床白色念珠菌感染者不同标本中分离的白色念珠菌分泌型酸性蛋白酶和细胞外磷脂酶活性与其毒力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牛奶平板和卵黄培养基法检测白色念珠菌感染者不同标本(痰、血液、鹅口疮、伤口、阴道分泌物)中分离的190株白色念珠菌分泌型酸性蛋白酶和细胞外磷脂酶的活力,分别将产酶株的菌丝相和孢子相菌悬液(5×106 CFU•mL-1)注射小鼠尾静脉,1个月内观察小鼠死亡率及平均存活时间,以平均存活时间评价菌株毒力。结果:190株白色念珠菌分泌型酸性蛋白酶和细胞外磷脂酶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3.68%和85.26%。动物实验结果表明,菌丝相白色念珠菌分泌型酸性蛋白酶和细胞外磷脂酶的活力均显著高于孢子相(P<0.01,P<0.05);注射菌丝相白色念珠菌的小鼠死亡率高于注射孢子相的小鼠(P<0.05),且平均存活期短于注射孢子相的小鼠(P<0.01)。结论:分泌型酸性蛋白酶和细胞外磷脂酶是白色念珠菌重要毒力因子,酶活力可直接地反映其毒力和致病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 观察topiramate对宫内急性脑缺血损伤的Wistar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及脑组织含水量的影响。方法 : 夹闭足月妊娠大鼠子宫血管,制成急性脑缺血损伤的新生鼠模型(n=315),随机分为topiramate 1次和5次给药组及缺血组(n=105),另取105只正常Wistar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治疗组给予topiramate,观察脑缺血后再灌注3 h、6 h 、24 h、3 d、7 d、14 d、21 d、28 d海马TUNEL法标记的凋亡神经细胞的变化及生后7 d内脑组织 含水量的变化。结果 : topiramate 1次组脑组织含水量12和72 h显著低于缺血对照组,topiramate 5次组48和72 h显著低于缺血对照组及topiramate 1次组(P<0.05);topiramate 1次组24 h、3 d、7 d、21 d 凋亡神经细胞数明显低于缺血对照组,topiramate 5次组3和7 d凋亡神经细胞数明显低于缺血对照组和topiramate1次组(P<0.05)。结论 : topiramate可以明显减少宫内急性脑缺血后新生大鼠神经细胞的凋亡数目,并可以缩短凋亡持续时间;延缓脑水肿的发生,减轻脑水肿的程度, 并缩短其持续时间,多次给药组的作用明显高于1次给药 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miRNA21/PDCD4环路在卵巢肿瘤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miRNA21和PDCD4在108例卵巢癌患者、67例交界性病变、75例良性病变和35例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miRNA21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是正常卵巢组织的 12.3 倍(P<0.01);在交界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是正常卵巢组织的 7.8 倍 (P<0.01);在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是正常卵巢组织的 3.6 倍 (P<0.05)。PDCD4蛋白含量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交界性病变组织,交界性病变组织低于良性病变组织,良性病变组织低于正常卵巢组织,两两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卵巢组织与卵巢癌和交界性病变组织中PDCD4蛋白含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iRNA21/PDCD4环路异常在卵巢癌发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梁蓉  陈曦  张育军  石程 《解剖学报》2017,48(5):585-589
目的 探讨卵母细胞发育过程中同型半胱氨酸(HCY)对组蛋白表观遗传修饰的影响。 方法 首先使用10只2周ICR雌性小鼠建立完整卵泡的体外培养体系,在卵母细胞发育早期,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HCY对甲基化组蛋白H3K4、H3K9以及乙酰化组蛋白H3K9分布的影响;其次使用10只4周ICR雌性小鼠,利用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培养体系,观察HCY对卵母细胞成熟过程的影响,同时利用实时定量PCR方法,观察在此成熟过程中HCY对卵母细胞内组蛋白乙酰化水平的调控酶GCN5和HDAC表达的影响。 结果 HCY明显抑制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在HCY作用下,甲基化组蛋白H3K4、H3K9以及乙酰化组蛋白H3K9的分布没有变化,但是表达强度降低,核呈现去浓缩的趋势。成熟过程中HCY并不改变基因GCN5的表达水平,却明显抑制卵母细胞内HDAC基因的表达。 结论 卵母细胞发育过程中高水平的同型半胱氨酸影响组蛋白的表观遗传修饰,HCY对卵母细胞核内组蛋白甲基化和乙酰化修饰的影响有可能是造成核染色体稳定性下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15-脱氧前列腺素J2(15d-PGJ2 )联合顺铂(DDP)对人肺癌PLA-801D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诱导凋亡的机制。方法:取生长良好的人肺癌PLA-801D细胞株,接种于96孔培养板,培养24 h后分别加入不同浓度15d-PGJ2(0、5、10、20、40、80 μg•L-1) (单纯使用15d-PGJ2各组)和联合加入15d-PGJ2与DDP (3 mg•L-1)(15d-PGJ2+DDP各组)(0 μg•L-1 为对照组),作用24 h后用倒置显微镜观察每组细胞形态学的变化。采用MTT比色法检测15d-PGJ2联合顺铂对人肺癌PLA-801D细胞增殖抑制作用;DPA 法检测其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诱导细胞凋亡及周期的变化。结果:当低浓度15d-PGJ2(5、10和20 μg•L-1),作用于人肺癌PLA-801D细胞时,细胞生长抑制率、凋亡率、DNA 片段化比率和caspase-3 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当浓度为40 μg•L-1时,细胞生长抑制率、凋亡率、DNA 片段化比率和caspase-3活性均高于对照组(P<0.01);当 15d-PGJ2(10 μg•L-1)和DDP(3 mg•L-1)联合应用时, 即可使人肺癌PLA-801D细胞生长抑制率、细胞凋亡率、DNA 片段化比率和caspase-3 活性均较单独使用15d-PGJ2明显增高(P<0.01)。当15d-PGJ2(40 μg•L-1)作用人肺癌PLA-801D细胞24 h后,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S和 G2/M 期细胞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 组(P<0.01)。结论:单独使用15d-PGJ2在高浓度时可以诱导人肺癌PLA-801D细胞凋亡, 15 d-PGJ2与DDP联合应用时,前者低浓度即可诱导人肺癌PLA-801D细胞凋亡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