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6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94篇
预防医学   132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73篇
  1篇
中国医学   43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01.
目的研究社区居家养老老年人抑郁状况及其与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于2020年4月9日-6月15日间,选取842例上海某社区健康体检老年人为研究对象,用老年抑郁量表(GDS)评估其抑郁状态,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其认知功能。结果分析发现,抑郁组的MMSE得分下降(P=0.005),表明抑郁与认知功能障碍之间存在相关性。进一步分析MMSE量表中各个分项的情况,发现对认知功能影响较大的三个方项分别是延迟回忆、视空间知觉和书写能力,抑郁组和正常组在MMSE量表中上述三个方面的得分差异率分别为30%、21%和16%。结论在社区居家养老老年人健康体检中常规设置心理健康量表检查,有利于早期发现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可为必要的早期健康教育和指导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索社区注射吸毒人群HIV和HCV发病率。方法 自2014年6月至2019年6月,在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以当地的清洁针具交换点为平台,开展前瞻性队列研究,招募社区注射吸毒者200人作为研究对象。队列每6个月进行1次随访评估,调查高危吸毒行为和性行为情况,并采集血样进行HIV和HCV血清抗体检测。采用开放队列,每12个月队列开放1次,补充研究对象至200人。结果 社区吸毒人群队列随访5年,共招募社区注射吸毒者231人,5年随访率为82.0%(164/200)。研究对象在研究期间第5年尚未发现HIV阳转。研究队列共有89名HCV阴性注射吸毒者,观察总人时为384.6人年,HCV发病率为0.26/100人年。结论 该地区社区注射吸毒人群HIV和HCV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需继续在吸毒人群中采取有效的综合性干预措施以控制该人群HIV传播。  相似文献   
103.
杨艳  梁薇  苟小军 《西部医学》2019,31(7):1115-1120
【摘要】 目的 探讨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FFA)代谢谱的变化,为过敏性鼻炎的诊断寻找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12月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过敏性鼻炎(AR)患者20例(病例组)及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对照组)。采用气相 质谱联用(GC/MS)法检测两组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采用代谢组学分析方法分析两组血清中脂肪酸代谢谱的变化。结果 两组血清游离脂肪酸谱分离趋势良好。两组筛选出了棕榈酸(C16:0)、十七酸(C17:0)、硬脂酸(C18:0)、亚油酸(C18:2)、花生酸(C20:0)、二十一酸(C21:0)、榆树酸(C22:0)7个有显著差异的脂肪酸 (P.<0.01)。对7个显著差异的脂肪酸进行ROC曲线绘制并计算ROC曲线下的面积:C16:0为0778,C17:0为0785,C18:0为0830,C18:2为072,C20:0为083,C21:0为0783,C22:0为0840。结论 过敏性鼻炎的发生与体内脂代谢紊乱有关,可将棕榈酸(C16:0)、十七酸(C17:0)、硬脂酸(C18:0)、亚油酸(C18:2)、花生酸(C20:0)、二十一酸(C21:0)、榆树酸(C22:0)作为过敏性鼻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分析上海市宝山区报告的所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四版)》对2020年1月19日—2月29日报告的上海市宝山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 结果 宝山区辖区医疗机构共报告34例确诊病例,31例为轻症和普通型病例(91.18%),2例危重症病例和1例重症病例。家庭聚集性疫情6起,涉及病例23例,占总数的67.65%。34例病例男女比例1∶1.27;年龄范围1~84岁,中位数53.5岁,其中>40岁19例,占55.88%;职业以离退休人员和职员为主,分别占35.29%和26.47%。34例病中有33例均有明确感染来源,其中与湖北相关病例14例(41.18%),与确诊病例接触19例(55.88%)。1月份病例与湖北相关为主(57.89%),2月份与确诊病例接触为主(80.00%),主要来源家庭聚集性疫情。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咽痛等呼吸道症状为主,2例(5.88%)病例有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发病到首次就诊间隔时间中位数为2 d(0~13 d),35.29%的病例在首次就诊时未诊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病到疑似病例诊断隔离时间的中位数为3 d(0~17 d)。发病到确诊间隔时间中位数为4 d(0~18 d)。 结论 病例以轻症和普通型病例为主,人群普遍易感。上海市宝山区早期病例多与湖北相关,且发病到疑似病例诊断隔离时间较长。超半数病例多因共同生活和密切接触导致聚集性发病。需进一步加强对公众的健康教育和卫生技术人员培训,提高病例诊断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5.
背景 我国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出生缺陷日益成为突出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为降低出生缺陷,相关权威部门颁布并更新了《孕前与孕期保健指南》,国家实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由于宣传力度不够等原因,国家免费政策遇冷。目前社区缺少孕前健康教育专业人员。目的 总结上海市宝山区淞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简称中心)在孕前保健网底建设探索中取得的经验。方法 2018年3-12月,中心利用卫生计生系统合二为一、统一管理的有效模式,将卫生服务、计生指导与管理整合后的社区孕产期保健管理网络为基础,创建社区孕前保健管理网络,培养社区孕前保健管理队伍,广泛宣传孕前优生知识和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政策,将分级诊疗、上下联动的医疗模式运用于孕前保健。于宣传前后,对社区孕前保健管理队伍成员开展孕前优生知识知晓情况的调查;对服务对象开展不良孕产史、国家免费政策知晓情况、孕前优生知识知晓情况、孕前保健知识需求情况、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情况的调查。结果 淞南镇共240对夫妇438例接受了孕前保健健康教育服务。宣教后,孕前保健管理队伍成员免费孕前检查服务内容、服用叶酸时间、服用叶酸原因、人工流产后适宜受孕时间知晓率均高于宣教前(P<0.05)。宣教后,438例(100.0%)服务对象均知晓国家免费政策,高于宣教前的359例(82.0%)(P<0.05)。宣教后,服务对象孕前健康准备时间、孕前不宜接触的毒害物、孕前健康准备内容、开始服用叶酸时间知晓情况均高于宣教前(P<0.05)。宣教后,96对(40.0%)夫妇已作或已预约孕前优生健康检查。2017年按照原来的工作模式,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数未完成目标任务,目标任务83对,实际完成76对;2018年按照新的孕前保健工作模式,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数超额完成目标任务,目标任务75对,实际完成95对。结论 新创建的社区孕前保健管理网络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专业优势,又具有成熟的社会宣传和政策执行能力,通过分级诊疗、上下联动的医疗模式拓展了社区孕前保健服务内涵,此模式运用前景广阔;对育龄夫妇进行一级干预,符合我国当下的形势需求,其简单易行、操作性较强、经济成本低、作用范围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鼻腔扩容术对慢性鼻-鼻窦炎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成年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80例慢性鼻-鼻窦炎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成年患者,治疗之前对所有患者进行鼻阻力测量鼻功能检查、耳鼻喉专科查体以及多导睡眠监测,并填写Epworth嗜睡量表(ESS)以及鼻腔鼻窦结局测量-20(SNOT-20)量表。术后随访,第3个月时对所有患者复查以上指标。 结果 术前与术后3个月相比,所有患者SNOT-20量表总分明显降低(P<0.05);ESS值明显降低(P<0.05);鼻腔总阻力明显下降(P<0.05)。 结论 SNOT-20量表与多导睡眠联合监测对鼻腔扩容术的疗效评价更为准确,应用鼻腔扩容术可以显著改善慢性鼻-鼻窦炎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成年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07.
上海宝山农村地区中老年人群高血压8年随访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上海宝山农村地区中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 于1991年,对上海宝山区农村977例中老年人进行血压普查,随访8年后复查血压,同时调查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结果 同一组人群8年高血压患病率增加42%,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403/10万和341/10万,在SBP<130mmHg和DBP<90mmHg组中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结论 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应在中老年人群中加强高血压干预来降低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8.
探讨"外风"学说指导下的小续命汤治疗中风病的临证实践体会。认为"外风"是中风病发病机制的主要方面,治风方剂在中风论治中占主导地位;并通过总结临床及实验研究成果,阐述小续命汤治疗中风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观察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或是在生活方式干预加二甲双胍的基础上,加用穴位埋线对糖调节受损(IGR)伴腹型肥胖患者糖脂代谢及转归的影响。方法将160例IGR伴腹型肥胖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每组40例。A组予生活方式干预,B组予生活方式干预+口服二甲双胍,C组予生活方式干预+穴位埋线,D组予生活方式干预+穴位埋线+口服二甲双胍。各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IGR患者向糖尿病(DM)或正常糖耐量(NGT)转化的转归情况,比较受试者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脂(TC、TG、LDL-C、HDL-C)、空腹血糖、血浆胰岛素、肝功能相关指标及腹围(WC)、身高、体质量水平的变化情况,计算并比较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脂肪肝指数(FLI)、内脏脂肪指数(VAI)的变化情况。结果 (1)最终完成试验者156例,A组40例、B组37例、C组40例、D组39例。(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B、C、D组的Hb Alc、HOMA-IR、TG、LDLC、WC、BMI、FLI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P0.01); A组的BMI、FLI水平明显降低(P0.05);仅有C、D两组VAI水平下降(P0.05)。与A组治疗后比较,B、C、D组Hb A1c、TG水平均明显更低(P0.05,P0.01); C、D组WC、FLI、VAI水平明显更低(P0.01);仅有D组HOMA-IR水平明显更低(P0.01)。与B组治疗后比较,C、D组FLI、VAI下降更加明显(P0.05,P0.01)。(3)组间治疗后两两比较,与A组相比,B组、C组、D组IGR向NGT逆转的发生率明显更高(P0.01),B组、C组、D组IGR向DM转化的发生率明显更低(P0.01)。与B组相比,C组、D组IGR向NGT逆转的发生率明显更高(P0.01),C组、D组IGR向DM转化的发生率明显更低(P0.01)。(4)各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是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还是在生活方式干预加二甲双胍的基础上,加用穴位埋线治疗IGR合并腹型肥胖患者,都能够对糖代谢及胰岛功能产生更好的调节作用,同时还能减轻腹型肥胖,减少内脏脂肪蓄积,减轻肝脏脂肪病变,从而预防心血管并发症、减少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0.
目的:系统评价血脂康胶囊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检索建库至2020年12月血脂康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相关文献,纳入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文献(研究组患者服用血脂康胶囊联合他汀类药物,对照组患者单独服用他汀类药物),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进行文献质量评价,提取血脂水平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参数,应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荟萃分析(Meta分析)、敏感性分析及发表偏倚检测。结果:共纳入11篇符合标准的RCT文献,总病例数为1559例,研究组782例,对照组777例;其中6篇文献提及不良反应。Meta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OR=3.60,95%CI=2.56~5.07,Z=7.33,P<0.00001,I2=0%<50%),TC(MD=-0.58,95%CI=-0.66~-0.50,Z=14.23,P<0.00001,I2=49%<50%)、TG(MD=-0.24,95%CI=-0.28~-0.20,Z=11.39,P<0.00001,I2=46%<50%)和LDL-C(MD=-0.40,95%CI=-0.45~-0.35,Z=14.54,P<0.00001,I2=48%<50%)等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MD=0.23,95%CI=0.20~0.26,Z=16.13,P<0.00001,I2=44%<50%),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OR=0.41,95%CI=0.19~0.91,Z=2.19,P<0.03,I2=5%<50%),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脂康胶囊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的综合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优于单独使用他汀类药物,在降低TG、TC、LDL-C和升高HDL-C方面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他汀类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