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4篇
  免费   207篇
  国内免费   26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2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34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96篇
预防医学   28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16篇
中国医学   85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目的 研究自评HIV感染风险高的青年学生接受HIV检测服务的影响因素。方法 基于Andersen卫生服务利用行为模型及相关文献设计学生HIV检测服务利用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框架。采用阶段模型分步骤对2019年3-4月使用青年学生性健康和HIV感染风险评估干预工具("熊探")自评HIV感染风险高的学生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共526名研究对象,年龄(19.30±1.19)岁,其中96.2%(506/526)知道发生高危行为后应主动寻求HIV检测;发生过插入式性行为比例为56.7%(298/526),HIV检测率为11.0%(58/526);发生过和未发生过插入式性行为的学生HIV检测率分别为13.42%(40/298)和7.89%(18/22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倾向性特征模块中的性取向为其他(与异性恋相比,OR=7.88,95%CI:3.98~15.61)、艾滋病知识知晓程度较高(与知晓程度较低的相比,OR=2.05,95%CI:1.07~3.93),需要因素模块中的有危险性行为(与未发生过危险性行为的相比,OR=2.66,95%CI:1.41~5.03)、在医院确诊感染过STD (与未感染者相比,OR=6.35,95%CI:2.21~18.27),能力因素模块中的最近1年接受过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宣传(与未接受的相比,OR=0.29,95%CI:0.11~0.76)、最近1年接受过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服务的宣传(与未接受的相比,OR=3.67,95%CI:1.71~7.90)是HIV检测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 学生的检测行动力亟待提高,其知识得分和性取向等倾向因素,以及是否有高危性行为和感染过STD等需要因素对HIV检测服务的利用均有较大的影响。但相比之下,接受过艾滋病预防和咨询检测服务相关知识政策教育等能力因素显得更重要,提示今后要进一步加强自愿咨询检测服务知识政策的教育,尤其是重点关注女生、有危险性行为者的教育。  相似文献   
932.
目的:观察冲击波疗法(SWT)联合综合康复治疗对下肢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疗效。方法:32例下肢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同时还进行SWT。治疗前后,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估瘢痕,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疼痛、下肢关节活动度、膝关节伸展与屈曲肌群等速肌力和6min步行能力测试(6MWT)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治疗12周后,2组患者的VSS评分、VAS评分、ROM、膝关节伸展、屈曲肌群等速肌力和6MWT步行距离均较治疗前明显进步(P0.05),观察组VSS评分更优于对照组(P0.05),而VAS评分、ROM、等速肌力和6MWT距离则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本研究初步证明冲击波联合综合康复治疗对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患者有一定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但其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33.
目的:分析康复医院住院患者发生意外跌倒的特征、损失、原因,提出预防对策,为促进医院运营管理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2019—2022年某康复医院17 529名住院患者的一般资料、诊疗情况、跌倒特征及卫生经济损失情况。结果:住院患者意外跌倒发生率为0.95%,占医院不良事件的48.13%。不同性别、年龄的患者跌倒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跌倒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明显高于非跌倒组 (P<0.05),住院天数平均多25天,住院总费用平均增加0.64万元。不同病种患者的跌倒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脊髓损伤、烧伤、肌骨损伤跌倒患者的住院天数明显增多 (31~60天),发生的经济损失分别为6.88万元、5.29万元、3.50万元。结论:意外跌倒是康复医院的主要不良事件。脊髓损伤、烧伤等重度损伤患者更容易发生跌倒。康复医院跌倒患者发生的经济损失明显高于综合医院。康复医院应结合患者特征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预防跌倒事件发生,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34.
935.
目的 了解广州市猴痘病例流行特征,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广州市猴痘监测网络体系,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发现猴痘样症状者后报告疾控机构进行采样、处置,并落实明确诊断。广州市猴痘疫情流行特征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截至2023年6月23日24时广州市猴痘确诊病例基本信息、临床特征、就诊情况和阳性检出率等情况进行分析。使用Illumina Min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病毒全基因组测序。结果 6月10日,广州市报告广东省首例猴痘确诊病例。截至6月23日24时,广州市累计发现猴痘确诊病例25例,均为男性,年龄MQ1Q3)为32(26,36)岁,96.0%为MSM。病例发病至就诊时间间隔为1~12 d,MQ1Q3)为5(4,7)d。临床特征以皮疹(100.0%,25/25)、淋巴结肿大(100.0%,25/25)、发热(52.0%,13/25)为主,出疹部位多位于生殖器及其周边(88.0%,22/25)。密切接触者以家庭同住人员为主(40.4%,23/57),暂未出现发热、出疹等可疑症状。病例家庭环境样本阳性率为30.5%。3条猴痘病毒基因全序列分型均为西非型Ⅱb分支,B.1.3家系。结论 猴痘病毒在广州市MSM中已发生隐匿性传播,但涉疫人群相对局限,社会面广泛传播可能性较低。  相似文献   
936.
目的:测试OE-210肌力测定仪在正常青年人群中的信度。方法:正常青年人42名,由2位治疗师分别使用OE-210肌力测定仪进行下肢股四头肌和腘绳肌的肌力测定,其中1位治疗师在3d后重复测试1次。计算组内相关系数(ICC),以及相应测量标准误(SEM)和最小可测得差异值(MDD95)。结果:同一测试者重复测量股四头肌、腘绳肌肌力的信度为中等至优秀(ICC=0.74~0.92);不同测试者间股四头肌、腘绳肌肌力测量的信度均为好(ICC=0.80~0.88)。股四头肌的SEM和MDD95值分别为2.50~2.79和6.92~7.73。腘绳肌的SEM和MDD95值分别为1.86~2.43和5.16~6.74。结论:OE-210肌力测定仪测试下肢股四头肌、腘绳肌的信度良好。  相似文献   
937.
<正>作业表现是作业治疗的基本目标,指人从事某项有意义活动的能力表现,来源于作业表现模式(occupational performance model,OP)。作业表现模式从作业活动范围、作业活动成分和作业活动情景三个方面来分析人的作业表现。作业活动范围包含基本日常生活活动(basic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BADL)、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