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84篇
  免费   262篇
  国内免费   282篇
耳鼻咽喉   182篇
儿科学   128篇
妇产科学   39篇
基础医学   441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781篇
内科学   342篇
皮肤病学   48篇
神经病学   765篇
特种医学   275篇
外科学   796篇
综合类   2594篇
预防医学   314篇
眼科学   44篇
药学   260篇
中国医学   252篇
肿瘤学   2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237篇
  2013年   333篇
  2012年   420篇
  2011年   418篇
  2010年   428篇
  2009年   435篇
  2008年   429篇
  2007年   461篇
  2006年   453篇
  2005年   450篇
  2004年   477篇
  2003年   542篇
  2002年   569篇
  2001年   315篇
  2000年   443篇
  1999年   272篇
  1998年   132篇
  1997年   111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 毫秒
991.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464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2例.两组术中均采取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术后留置硬膜外导管接镇痛泵连续恒量硬膜外镇痛,围术期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前进行认知疗法、疏导法、系统脱敏法、示范法、心理暗示法等心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术后无痛率为87.1%,对照组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心理干预可提高产妇镇痛效果,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观察吲哚亚甲基异烟腙(Tju103)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性抗原4免疫球蛋白(CTLA4-Ig)联合应用,对主要组织相容复合物(MHC)半相合小鼠骨髓移植的植入以及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移植物抗白血病(GVL)和抗感染的影响;探索一条既能降低GVHD能保留GVL和抗感染能力的移植途径。方法体外以受者(正常CB6F1鼠,H-2^bd)抗原为特异性免疫耐受诱导原,MHC半相合的供者(C57BL/6鼠,H-2^b)T淋巴细胞经和Tju103、CTLA4-Ig共育后,与供者骨髓细胞混合输入经预处理的受者体内。观察Tju103和CTLA4-Ig联合作用对移植后造血重建、GVHD、GVL和抗感染的影响。结果单纯照射组(A组):全部(10只)白血病小鼠于照射后11d内死于造血功能衰竭,大部分(8只)死于照射后4~7d。环磷酰胺(CTX)治疗组(B组):全部(10只)小鼠于接种白血病细胞后16~23d(移植后11~18d)死于白血病,但CTX治疗延长了白血病小鼠存活期。单纯移植组(C组):全部(10只)小鼠于移植后21d内死亡,均死于GVHD。CsA预防组(D组):4只小鼠于移植后8~22d内死亡,其中1只死于白血病,2只死于感染,1只死于GVHD;6只存活超过30d。Tju103处理组(E组):4只小鼠于移植后9~26d内死亡,其中1只死于白血病,1只死于感染,2只死于GVHD;6只存活超过30d。CTLA4-Ig处理组(F组):3只小鼠于移植后14~23d内死亡,其中1只死于感染,2只死于GVHD;7只存活超过30d。Tju103 CTLA4-Ig处理组(G组):仅1只小鼠于移植后第19d死于GVHD;9只存活超过30d。结论CsA、Tju103或CTLA4-Ig单独处理均可以明显延长小鼠移植后生存期,降低GVHD的发生和程度;CTLA4-Ig有抗感染和GVL作用,而Tju103和CsA则没有此作用;CTLA4-Ig和Tju103两者联合处理供者T淋巴细胞对延长受者生存期和降低GVHD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993.
永存三叉动脉(persistent trigeminal artery,PTA)是4支原始颈动脉-基底动脉吻合中最常见的一种异常,大概在0.02%~9.60%的全脑血管造影中可以发现PTA。PTA很少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症状.在这些病人中.往往都是由于其他原因行全脑血管造影而偶然发现的,我们报导1例自发性永存三叉动脉-海绵窦瘘,并使用电解脱弹簧圈(GDC)行血管内栓塞术,取得了影像学和临床治愈.这是国内第一例使用GDC栓塞永存三叉动脉-海绵窦瘘的报导.  相似文献   
994.
微波治疗慢性增生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科自1996年4月至7月用微波热凝固治疗慢性增生性咽炎95例,近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95例中,男53例,女42例;年龄17~55岁。临床症状主要为咽异物感、咽干、堵塞感、咽痛发胀、咯白色泡沫状粘痰等。检查可见咽后壁充血、淋巴滤泡散在或融合成片状增生、咽侧索肥厚红肿等。2治疗方法剥珠海和佳系统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H巨型耳鼻喉综合治疗仪,微波频率2450MHZ,输出功率50~60W,持续时间3~5S。首先用1%地卡因对患者咽部喷雾3次,然后术者将接触式微波辐射律紧贴在增生的淋巴滤泡表面,接通电源脚踏开关,即可见病变…  相似文献   
995.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电镜技术研究大鼠胎脑皮层组织同种移植后的存活情况以及移植物与宿主脑组织之间的神经纤维联系。证实:同种胎脑皮层组织移植后存活率为30%,ABC法研究表明有5-羟色胺能神经纤维从宿主脑组织内长入移植物中,两者之间已建立了神经纤维联系。  相似文献   
996.
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细胞凋亡及Bcl-2、Bax、FAS的表达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新型带纤毛弹簧罔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 方法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自2008年3月至9月共收治41例颅内动脉瘤患者(43个动脉瘤),均用新型带纤毛弹簧罔栓塞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随访情况,随访时间6~12个月,行脑血管造影或CT脑血管成像或磁共振脑血管成像,了解颅内动脉瘤复发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 41例患者中死亡1例,术后并发脑梗死2例,动眼神经麻痹1例,复发1例,脑积水2例;改良Rankin评分量表评级为0级9例,1级19例,2级7例,3级3例,4级1例,5级和6级各1例. 结论 新型带纤毛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安全有效,对小动脉瘤(<5 mm)有相对优势,对载瘤动脉闭塞有一定优势;但对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等较细载瘤动脉,因纤毛的致栓作用可能会造成脑梗死,因此封闭瘤颈时应用此罔要谨慎.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从胶质瘤组织中分离和培养出肿瘤干细胞,并初步探讨其生长特性. 方法 收集脑胶质瘤手术标本并获取细胞,用含有表皮生长因子(EGF)、白血病细胞抑制因子(LIE)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的无血清培养液原代培养,再经免疫磁珠分离得到CD133+细胞.并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CD133、NSE和GFAP在细胞中的表达以鉴定CD133+细胞,比较不同恶性级别胶质瘤组织的CD133+细胞生长情况,并用CCK8法比较CD133+和CD133-细胞对替尼泊苷(VM-26)的耐药性. 结果 从胶质瘤组织中成功分选获得CD133+细胞,这些细胞能自我更新,增殖,并分化成NSE+和GFAP+的细胞.恶性度高的胶质瘤组织中CD133+细胞生长速度明显比低级别中的CD133+细胞快,且CD133+细胞在含有VM-26培养基中的存活细胞数显著多于CD133-细胞(P<0.05). 结论 胶质瘤组织中存在肿瘤干细胞,这类细胞具有很强的耐药性,高恶性度胶质瘤组织中的CD133+细胞具有更强的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Cdk5的激活剂-p39mRNA在脑发育过程中的不同表达.方法 用Northern blot法和原位杂交法检测p39mRNA在大鼠脑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结果 Northern blot结果 显示,在15 d胚胎和新生大鼠脑中,p39mRNA表达较低;出生后1~3周表达最显著;到成年大鼠,表达降低到与新生大鼠脑相同的水平.原位杂交法显示,p39mRNA在新生大鼠脑中所有区域神经元中表达较低;而在3周龄大鼠脑的所有区域表达最高;到成年大鼠,大多数神经元中表达都降低,仅小脑还保持着高水平的表达.结论大鼠脑发育过程中,p39 mRNA在空间上和时间上有不同的表达,其亚细胞定位可能与激活Cdk5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不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水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巾枢驱动和呼吸应答的影响.方法 13例稳定期COPD患者和10例健康志愿者常规测定肺通气功能后,采用二氧化碳(CO2)重复呼吸方法 ,增加PETCO2,从45 mm Hg上升至70 mm Hg.连续记录并计算在不同PETCO2水甲时中枢驱动和呼吸应答的各项生理参数.结果 PETCO2达到70mm Hg的实验时间在COPD组为(8.5±1.6)min,正常组为(16.3±3.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呼吸频牢(RR)均呈线性增加,正常组稍高于COPD组.COPD组潮气量(VT和分钟通气量(VE)在PETCO2=45~55 mm Hg时,呈显著的线性增加,VT山(0.68±0.25)L 上升到(1.04±0.44)L,VE由(10.59±3.36)L/min上升到(20.13±4.52)L/min.在PETCO2=55~70 mm Hg时VT和VE出现平台.正常组VT和VE呈线性增加,高于COPD组.正常组的吸气时间占呼吸周期比值(T1/Ttot)高于CO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组的呼吸困难评分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平均吸气流量(VT/Ti)和膈肌电电压的均方根(RMS)均呈线性增加,COPD组VT/T1在PETCO2=65~70mm Hg时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PETCO2水平时RMS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组VE/RMS呈抛物线样变化,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O2重复呼吸过程中,COPD患者的呼吸应答和中枢驱动在早期表现为线性递增,后期通气量出现平台,通气-中枢耦联显著异常.正常组的呼吸应答和中枢驱动均表现为线性递增,呼吸应答高于COPD组,而中枢驱动低于COPD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