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00篇
  免费   822篇
  国内免费   702篇
耳鼻咽喉   62篇
儿科学   22篇
妇产科学   149篇
基础医学   2661篇
口腔科学   39篇
临床医学   2409篇
内科学   982篇
皮肤病学   506篇
神经病学   308篇
特种医学   1522篇
外科学   2392篇
综合类   11945篇
预防医学   1639篇
眼科学   162篇
药学   1426篇
  4篇
中国医学   229篇
肿瘤学   567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194篇
  2021年   323篇
  2020年   271篇
  2019年   395篇
  2018年   214篇
  2017年   397篇
  2016年   445篇
  2015年   368篇
  2014年   703篇
  2013年   1005篇
  2012年   1273篇
  2011年   1452篇
  2010年   1502篇
  2009年   1846篇
  2008年   1953篇
  2007年   1966篇
  2006年   2167篇
  2005年   2029篇
  2004年   2049篇
  2003年   2083篇
  2002年   1921篇
  2001年   633篇
  2000年   857篇
  1999年   665篇
  1998年   208篇
  1997年   7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0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补体C5a/C5aR通路在结肠癌发病中对纤维介素蛋白-2凝血酶原酶(fibrinogen-like protein 2,FGI2)的调节机制,明确补体系统在结肠癌发病中的功能和作用.方法 收集2013年12月至2015年7月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普外科、新桥医院消化科15例经病理活检确诊的住院临床结肠癌患者癌及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结肠癌患者癌及癌旁组织中补体活化片段C5b-9、活化C3及C5aR的表达,佐证补体系统在结肠癌中的活化状态;进一步通过体内外实验(Western blot)验证结肠癌患者癌及癌旁组织MAPK信号通路中P38的磷酸化水平及FGL2的沉积,明确结肠癌发病中补体C5a/C5aR通路与二者的调节关系.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实验证实结肠癌患者癌组织C5b-9、活化C3及C5aR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FGL2的沉积亦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体外结果提示C5a能促进巨噬细胞系Raw264.7 MAPK通路中P38的磷酸化水平(P =0.0013)及FGL2的产生能力(P =0.0071),加入C5aR阻断剂之后,二者表达随之减弱.结论 C5a/C5aR通路能通过MAPK信号途径中的P38信号完成对FGL2的调节作用进而参与结肠癌的发病进程.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二氢杨梅素对高糖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与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的关系.方法 体外培养原代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分为正常对照组(5.56 mmoL/L葡萄糖)、高糖处理组(33.36 mmol/L葡萄糖)、甘露醇高渗对照组(5.56 mmol/L葡萄糖+27.8 mmol/L甘露醇)、AMPK激动剂5-氨基咪唑4-甲酰胺-1-β-D-呋喃核糖苷(5-Aminoimidazole-4-carboxamide-1-β-D-ribofuranoside,AICAR)(10 nmol/L)+高糖处理组、二氢杨梅素(1μmol/L)+高糖处理组、AMPK抑制剂compound C(5 mmol/L) +AICAR+高糖处理组和AMPK抑制剂compound C(5 mmol/L)+二氢杨梅素+高糖处理组.处理36 h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Annexin V-FITC/PI双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AMPK、p-AMPK、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e,ACC)和p-ACC蛋白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糖处理组细胞活力明显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p-AMPK、p-ACC水平显著降低(P<0.05);二氢杨梅素或AICAR预处理均明显抑制高糖诱导的HUVECs细胞活力下降、细胞凋亡增加和p-AMPK、p-ACC水平降低(P<0.05);Compound C预处理明显抑制AICAR和二氢杨梅素对高糖诱导HUVECs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P<0.05).结论 二氢杨梅素通过促进AMPK活化抑制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H19 (long non-coding RNA H19,IncRNA H19)对miR-124-3p表达的影响及在肝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Real-time PCR检测肝癌细胞系及临床标本中lncRNA H19和miR-124-3p的表达;在肝癌细胞系HepG2和SMMC7721中过表达lncRNA H19,Real-time PCR 检测miR-124-3p及其靶基因cyclinD1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yclinD1蛋白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lncRNA H19对细胞增殖的影响;过表达lncRNA H19同时加入antagomiR-124-3p后,检测miR-124-3p及其靶基因表达情况及细胞增殖情况.结果lncRNA H19和miR-124-3p在肝癌细胞系及肝癌组织中均低表达(P<0.05);过表达lncRNA H19后miR-124-3p表达显著增加(P<0.05),miR-124-3p的靶基因cyclinD1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5),细胞增殖受到抑制(P<0.05);过表达lncRNA H19同时干扰miR-124-3p后,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减弱(P<0.05).结论长链非编码RNA H19通过促进miR-124-3p表达,进而抑制其靶基因cyclinD1表达而抑制肝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辣椒素对超重及肥胖成人的骨骼肌肉和脂肪分布等体成分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体质指数(BMI) ≥24的研究对象20例,随机双盲分为辣椒素组和对照组各10例,分别给予辣椒素4 mg/d和0.05 mg/d.干预前和干预4周后,检测人体体成分.结果 干预4周后,辣椒素组研究对象的BMI、肥胖程度、内脏脂肪区域、体脂百分比和臀围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右下肢肌肉量明显上升(P<0.05).结论 辣椒素可能通过增加肌肉量和减少体脂聚积,从而减轻超重和肥胖.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基于增压原理研制一种便携式高原增压头盔,并探讨其防治急性高原病的效果.方法 设计、研制的便携式高原增压头盔由加压泵、压力传感器、头罩、颈圈、安全阀、呼吸嘴、反馈回路等部分组成,可通过电动或手动加压方式增加头罩内气压,同时通过压力传感器、安全阀和反馈回路控制等措施确保头罩内气压在预设范围内.在大型低压舱模拟不同海拔高度(3 500、5 000 m)高原环境下,观察健康青年男性志愿者佩戴头盔(头罩内气压范围分别为0.4 ~1.0、0.4 ~1.4、0.4~1.6 kPa)过程中,血氧饱和度(percutaneous oxygen saturation,SpO2)和心率(heart rate,HR)的变化.进而在海拔3 650 m高原现场,选择急性高原反应患者按随机数字表简单随机化分为对照组和头盔干预组,观察应用该头盔(头盔内气压为0.4 ~1.4 kPa)对急性高原反应患者的SpO2 HR和急性高原反应症状评分的影响.结果 在模拟海拔3 500、5 000 m高原环境中,使用头盔可明显提高SpO2、降低HR.在高原现场,与对照组比较,使用头盔可提高急性高原反应患者的SpO2,降低患者的HR和急性高原反应症状评分(P<0.05).结论 研制的高原增压头盔携带使用方便,可显著提高血氧饱和度,降低心率,适用于改善高原缺氧和防治急性高原病.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L-精氨酸对光气中毒急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48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L-精氨酸对照组、光气中毒组、L-精氨酸低剂量治疗组、L-精氨酸中剂量治疗组、L-精氨酸高剂量治疗组、地塞米松治疗组、L-精氨酸+地塞米松治疗组,每组6只,除正常对照组和L-精氨酸对照组外,其余组动物暴露于0.45 g固体光气发生舱室内,染毒5 min,于染毒后立即腹腔注射L-精氨酸、地塞米松及生理盐水.于染毒后2、4、6h用小动物肺功能仪测定各组动物的肺功能指标;染毒6h后处死动物,测定肺组织湿干质量比,血浆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活力;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光气中毒组肺功能指标发生显著变化,肺湿干质量比、血浆MDA含量及iNOS活力显著升高,血浆GSH含量和SOD活力显著下降(P <0.05,P<0.01).与光气中毒组比较,L-精氨酸各剂量治疗组对光气中毒大鼠肺功能指标有一定改善作用,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湿干质量比、血浆MDA含量及iNOS活力显著降低,血浆GSH含量和SOD活力显著升高(P <0.05,P<0.01);地塞米松治疗组血浆MDA含量显著降低,SOD活力显著升高(P<0.05),但肺湿干质量比、血浆GSH含量及iNOS活力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L-精氨酸对光气致肺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及抑制iNOS有关.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回顾性分析27例子宫次全切后行残留子宫颈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子宫次全切后行残留子宫颈切除术的临床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2014年收治的27例残留子宫颈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在院外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并于我院接受残留子宫颈切除术.其中,开腹手术2例,腹腔镜中转开腹的1例,腹腔镜手术的24例.结果 患者行次全子宫切除术时年龄为29 ~52(44.2 ±6.7)岁.2例因产后出血行子宫次全切除,25例因患者要求保留子宫颈行子宫次全切除.残留子宫颈切除时间距子宫次全切除术时间平均53(0.5 ~251.0)个月,包括宫颈残端肌瘤8例,宫颈残端癌19例.术后共发生4例并发症,包括肠瘘1例,肠梗阻1例,腹壁脓肿合并肺炎1例,膀胱阴道瘘1例.与同时期我院收治并行子宫全切的482例患者比较,残留子宫切除术患者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出血量更多,住院天数更久,住院费用更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结论 行残留子宫颈切除应根据个人的手术习惯和对各种路入途径的掌握情况而定,但要由有经验的医师主刀.若患者坚决要求行次全子宫切除,术前应排除宫颈和内膜恶性病变,术后要求严密随访宫颈.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达沙替尼对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株体外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3.125、6.250、12.500、25.000、50.000 μg/mL)达沙替尼在24、48 h对B16F10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体外迁移实验检测达沙替尼对B16F10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DAPI染色法观察给药后细胞核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达沙替尼对B16F10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的影响;荧光显微镜观察达沙替尼对B16F10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并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Caspase 3和Caspase 9的活化程度.结果 达沙替尼对B16F10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细胞划痕实验及Transwell体外迁移实验结果表明:达沙替尼能够有效地抑制B16F10细胞的迁移.分别以低、中、高3个浓度(6.250、12.500、25.000 μg/mL)的达沙替尼作用于B16F10细胞24 h后,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核裂解,形成多个凋亡小体,凋亡率分别为(34.06±0.83)%、(50.24±1.66)%和(88.91±0.9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达沙替尼对B16F10细胞周期的影响较小,其中对G1期有微弱的阻滞作用.中浓度(12.500μg/mL)达沙替尼组能够引起B16F10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降低,Caspase 3和Caspase 9活性的增加,表明达沙替尼可能是通过线粒体介导的Caspase通路引起细胞凋亡.结论 达沙替尼能有效地抑制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株体外增殖与迁移,诱导细胞凋亡,有望成为一种有效的抗黑色素瘤药物.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索新兵集训期应激水平和情绪体验与注意偏向特点的关系.方法 采用正/负性认知偏向量表(attention to positive and negative information scale,APNIS)、正负性情绪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PANAS)和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psychological stress self-evaluation test,PSET)对某部集训新兵l 600人进行调查.结果 ①新兵的应激水平总分为(50.01±10.00)分,其中应激水平低于50分者818人(51.12%);轻度应激(50 ~ 60分)者584人(36.5%);中度应激(61 ~ 69分)者134人(8.38%);重度应激(≥70分)者64人(4%).②新兵应激水平和消极情感得分与负性认知偏向呈显著正相关(r为0.30~0.34,P<0.05);应激水平和积极情感因子分与正性认知偏向呈显著负相关(r=-0.33,-0.32,P<0.05);③不同应激水平的新兵注意偏向特点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应激水平越高的新兵正性认知偏向得分越低、负性认知偏向得分越高.④不同文化程度水平的新兵的应激水平和正性认知偏向也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表现为文化水平越高的新兵应激水平越低,越倾向于正性认知偏向.⑤负性认知偏向、正性认知偏向、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可以有效预测应激水平,解释率为37.4%.结论 新兵在集训期间的应激水平和情感体验与注意偏向特点关系密切.正性认知偏向个体的应激水平普遍低于负性认知偏向的个体,并且也具有较多的积极情绪.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回顾性分析西南医院生殖医学中心1 237例胚胎移植术后母儿的围产结局.方法 收集整理2011年1月至2014年7月在我中心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VF/ICSI)助孕技术成功妊娠的孕妇1 237例(助孕组),其中鲜胚移植周期711例,冻融胚胎移植周期(frozen 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526例,以同期我院收治的自然妊娠孕妇(5040例)作为对照,分组比较母亲围产期情况及新生儿出生结局.结果 助孕组年龄为(30.4±4.2)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助孕组多胎率及剖宫产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助孕组孕周及新生儿平均体质量较对照组明显偏小(P<0.05);助孕组妊娠期高血压(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PIH)、前置胎盘、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产后出血、母亲入ICU、新生儿住院、低体质量儿、早产以及新生儿入ICU(neonatal ICU,NICU)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而胎盘早剥、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re of fetal membranes,PROM)、先兆子痫、死胎、新生儿死亡及新生儿畸形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助孕组内,鲜胚组孕周及新生儿体质量较FET组小(P<0.05),鲜胚组ICP、PROM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较FET低,低体质量儿出生率较FET高(P<0.05),而PIH、前置胎盘、先兆子痫、胎盘早剥、母亲入ICU、死胎、新生儿死亡、新生儿住院、新生儿畸形、NICU以及早产的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辅助生殖助孕者的PIH、前置胎盘、ICP、产后出血、母亲入ICU、新生儿住院、低体质量儿、早产以及NICU的发生率较自然妊娠孕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