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2篇
  免费   365篇
  国内免费   90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7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61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08篇
综合类   683篇
预防医学   4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25篇
  2篇
中国医学   661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199篇
  2020年   185篇
  2019年   230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188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229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189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症”是中医诊断体系中最具体的要素,症状信息规范化其关键在于明确“症”的认识和理解,文章系统分析中医“症”的内涵,分析目前“症”规范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缺乏统一标准、各家之言迥异、中西医“症”的混杂等,这些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医临床与科研,不利于中医学术的交流及中医诊断学的现代化研究。因此提出从明确症名定义、统一规范症名、拆分复合症名、区分症状轻重、避免诊断性症名、纳入客观指征等几个方面对中医“症”的描述进行规范,通过建立系统标准体系,进行“症”的量化分级,规范信息采集过程,借助微观指标辨证等开展中医“症”的规范化研究。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不同干预时长电针对正常小鼠大脑皮质区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CREB)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6只正常小鼠分为空白组、手针组、电针5 s组、电针10 s组、电针20 s组、电针60 s组,每组6只。空白组仅模拟抓取过程;手针组针刺小鼠后海穴后立即取针不留针;电针组取后海穴透皮后分别向左右两侧沿皮针刺,针柄连接电针仪,按组别分别刺激不同时长(5 s、10 s、20 s、60 s),反复15次,频率2 Hz,强度2 mA,连续波。连续干预7 d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大脑皮质区BDNF及CREB蛋白的表达。结果电针5 s组及电针10 s组大脑皮质区CREB表达较空白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20 s组及电针60 s组CREB表达较空白组及手针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电针20 s组CREB表达升高较电针5 s、10s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电针60 s组较电针20 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较其余各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大脑皮质区BDNF表达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鼠大脑皮质区CREB表达变化在电针20 s组(累积刺激5 min)开始起效,而电针5 s组、电针10 s组刺激无法触发大脑皮质区响应蛋白的表达,初步推断电针20 s组为针刺响应时间。  相似文献   
73.
目的: 评价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perforator,DIEP)用于舌癌术后全舌缺损修复的效果。方法: 2018年1月—2018年7月应用游离DIEP修复13例舌癌患者,手术缺损部位均为全舌或近全舌缺损。术中将腹壁下动脉与甲状腺上动脉或面动脉吻合,伴行静脉与颈外静脉或颈内静脉属支吻合。结果: l3例DIEP皮瓣均修复成功,皮瓣外观满意。术后随访舌形态良好,功能满意。供区直接闭合,其中1例患者皮瓣供区出现感染,经换药后愈合。所有腹部伤口均为线性瘢痕,腹直肌功能未受明显影响,未发现腹壁疝和腹壁隆起等手术并发症。结论: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组织量丰富、血供可靠、质地柔软,再造舌外形及功能良好,且供区保留了腹直肌和前鞘,损伤小,将供区并发症降到最低限度,是舌癌术后全舌缺损修复新的可靠技术。  相似文献   
74.
75.
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共培养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并非孤立存在,两种细胞存在直接接触、分泌旁分泌因子、细胞与骨基质3种相互作用.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共培养技术有直接接触式、间接接触式2类方式,它能最大程度地模拟体内微环境,有利于研究两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探讨两者失衡在骨质疏松症等骨代谢疾病形成中的作用;细胞共培养应根据病理状态下两细胞的比例选用种属来源一致的细胞.目前该技术主要用于探讨药物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已有淫羊藿、三七、补骨脂、雷奈酸锶等既促进成骨细胞骨形成,又抑制破骨细胞骨吸收活性的双重药理作用研究等报道.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共培养的一个新的应用方向,将是应用于软骨下骨重建功能活动的探讨以及中西药干预骨性关节炎的研究.  相似文献   
76.
芍药苷干预阿尔茨海默病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邢敏  毛敬洁  陈文列  林炜  王静楠 《中草药》2019,50(4):1022-1026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造成老龄人口认知能力减退的主要疾病之一。芍药苷是毛茛科(Ranunculaceae)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或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根皮中提取出的水溶性单萜苷,具有改善认知能力、镇静、抗炎、镇痛、解痉等作用,可以有效调节AD动物及细胞模型异常磷酸化的Tau蛋白和过度沉积的β-淀粉样蛋白(Aβ)水平,恢复乙酰胆碱、神经生长因子、Ca2+、α7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和腺苷受体等神经递质及神经受体的平衡状态,降低组织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并减少细胞凋亡的发生。对近10年来国内外有关芍药苷干预AD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探索中药防治AD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7.
亓小坡  田均勉  沈云亨  张卫东 《中草药》2019,50(11):2513-2517
目的研究金铁锁Psammosilene tunicoides根的化学成分。方法经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ODS反相硅胶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并运用NMR、HR-ESI-MS等波谱学方法进行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结果从金铁锁根80%乙醇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个麦芽酚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麦芽酚-3-O-[6-O-(4-O-α-L-吡喃鼠李糖基)-Z-p-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1)和麦芽酚-3-O-[6-O-(4-O-α-L-吡喃鼠李糖基)-E-p-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2)。结论化合物1和2为新的麦芽酚苷类化合物,分别命名为金铁锁酚苷A和B。  相似文献   
78.
随着生活行为方式、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 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的流行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全国各地各类慢性病的流行特征及其危险因素分布不尽相同, 而华南地区独特的气候、饮食及生活方式对慢性病发生发展的影响至今尚不明确。因此, 亟需通过区域性大型队列的建设, 为区域重大疾病的病因学研究、早期预测和干预策略提供本土化人群证据, 也为国家重大慢性病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华南区域自然人群慢性病前瞻性队列于2017年12月正式启动, 覆盖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和海南省, 以35~74岁常住居民为主要研究对象, 包括城市与农村、汉族与以壮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多类型自然人群。本队列围绕华南区域常见重大慢性病建立集健康信息和生物样本为一体的精准医学大数据平台, 并开展长期随访。现已建立116 520人的基线数据库, 年龄为(54.9±12.5)岁, 女性71 077人(61.0%)。基线数据库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数据以及生物样本。本文对华南区域自然人群慢性病前瞻性队列设计的理念、研究进展和随访设想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9.
80.
目的 采用计算机虚拟筛选技术探讨解毒消癥饮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方法 先采用分子描述符计算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解毒消癥饮中148个化合物与32个抗肿瘤药物的化学空间信息分布,探讨其类药性质;再通过分子对接方法研究解毒消癥饮和肿瘤相关受体靶标如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和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 COX-2)的相互作用情况,以探讨其治疗胃癌的分子机制。结果 解毒消癥饮所含分子与抗肿瘤药物有类药性,且更具多样性;解毒消癥饮中91个化合物与EGFR、HER-2和COX-2有着显著的活性抑制作用。结论 解毒消癥饮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可能涉及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侵袭转移及促细胞凋亡等方面,与胃癌发病机制相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