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0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58篇
内科学   29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301篇
预防医学   84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02篇
  1篇
中国医学   59篇
肿瘤学   1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坚固内固定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颌骨骨折患者120例,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均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行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对照组60例行常规的颌间固定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1.0±0.5)周,明显小于对照组的(2.5±1.0)周,对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口臭发生率为2(3.3%),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8(13.3%),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咬合关系紊乱发生率1(1.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10.0%),对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坚固内固定技术相比较于常规的颌间固定技术治疗颌骨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骨折复位准确、口腔功能恢复快等临床优点,能尽早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是目前治疗下颌骨骨折较好的临床选择。  相似文献   
22.
23.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留置鼻胃管后改良式固定方法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16例符合标准的脑卒中留置鼻胃管的患者,按固定方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对照组5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胃管固定法,即采用普通胶布加一次性无菌敷料固定法;观察组采用蝶形鼻贴联合桥式脸贴改良固定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胃管脱出率和皮肤受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胃管脱出率、皮肤受损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蝶形鼻贴联合桥式脸贴改良固定胃管较传统固定法有较大优越性,胃管固定效果好、面部皮肤损伤发生率低,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患者舒适满意度,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24.
目的 分析椎管内肿瘤患者在神经内镜下行肿瘤切除术的疗效及并发症,总结内镜下椎管内肿瘤手术的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08年1月-2015年9月收治的24例椎管内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术前经MRI检查均确诊为椎管内占位,应用神经内镜行肿瘤切除手术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观察疗效与并发症.结果 全部患者术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感觉障碍程度减轻,肢体肌力增强,神经电生理学损害减轻.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出现.24例患者中,肿瘤全切除17例,大部分切除7例.伴有脊髓栓系者术中同时行栓系松解术.结论 内镜辅助半椎板入路椎管内肿瘤切除术,对周围结构损伤轻微,对脊椎解剖结构影响小,方法可行,疗效明确,定位准确,且术后恢复快,是一种新型、安全、有效的手术途径.  相似文献   
25.
目的评价Quadrant通道下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微创TLIF)与开放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开放TLIF)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3例腰椎不稳症患者分别采用开放TLIF(34例)和微创TLIF(19例)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透视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ODI、VAS评分等指标。结果 2例失访,51例获得随访,时间3~12个月。术中失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微创TLIF组均少于开放TLIF组(P0.05);手术时间与术中透视时间:微创TLIF组均长于开放TLIF组(P0.05);腰背痛VAS评分:微创TLIF组术后2周、12个月时低于开放TLIF组(P0.05),术后3个月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DI评分:术后2周、3个月、12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12个月随访时均未发生植骨不融合。结论微创TLIF是治疗腰椎不稳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6.
视神经挫伤是一种常见的眼外伤,其引起的视功能障碍由视神经肿胀及视神经缺血、缺氧的进一步损害所致,损伤后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常致永久性视功能丧失,是一种严重的致盲病。目前主要用类固醇激素、血管扩张剂及维生素药物治疗,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1995年1月~2003年11月,我们采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ation,HBO)结合药物综合治疗视神经挫伤60例(64只眼),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高颈段髓外肿瘤显微切除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4例高颈段髓外肿瘤患者行显微切除术,术前给予心理护理,床上排便训练,呼吸功能锻炼,配置合适的颈托;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加强卧位、饮食、大小便护理,保持切口引流通畅,注意观察四肢肌力恢复情况,加强功能锻炼等。结果:本组34例均痊愈出院,随访3个月~5年,所有病例症状及神经功能均有改善,无肿瘤复发,未出现颈椎不稳定表现。结论:对高颈段髓外肿瘤患者行显微切除术治疗,并给予术前充分准备,术后严密监测,加强护理,能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28.
2004年6月~2005年3月,我科收治13例重型颅脑损伤致植物状态(PVS),经精心促醒康复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10例,女3例,9~50岁。均为车祸伤,手术11例。按Glasgow昏迷量表计分,得5分者3例,得6分者5例,得7分者4例,得8分者1例。昏迷持续时间为2~4个月。经治疗后显效评分提高4分以上;有效者评分提高2分以上,无效者评分无明显改善。2促醒康复护理2.1刺激性康复护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PVS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刺激护理。①听觉刺激:要求戴耳机听音乐,音量以常人能听清为宜,内容为患者爱听歌曲,最亲密对象声音和较难忘事…  相似文献   
29.
徐以燕 《中国处方药》2014,(11):137-138
目的:探讨通过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理念对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提高的效果。方法研究选取560例手术患者并对其护理过程进行回顾分析,护理过程中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融入人性化护理理念,对患者进行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全面护理。结果调查显示观察组患者其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患者焦虑程度较护理前获得明显改善,对照组焦虑程度较护理前明显加重。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理念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是改善和提高手术室护理水平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0.
重症法乐氏四联症(TOF)根治手术的关键是流出道的疏通、重建。目前,右室流出道(RVOT)重建多采用自体心包片跨肺动脉瓣环补片扩大右室流出道,因为肺动脉瓣环剪开及加宽后破坏了肺动脉瓣关闭的严密性,造成其关闭不全,致肺动脉瓣返流,加重了右室负荷,所以术后易发生心功能不全,难管理,病死率高。我们选择2000年1月至2003年6月收治的20例成人重症TOF患者应用活性同种带瓣主动脉片重建右室流出道,并与常规方法的20例进行对比研究,显示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