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8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55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27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71篇
内科学   43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科学   98篇
综合类   325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4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18篇
  1篇
中国医学   666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痰、瘀、虚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的关键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近年来,应用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已经深入到细胞分子生物学及病理形态学水平。本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从痰、瘀、虚三个关键环节进行辨证论治。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1994-01/2005-1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痰,瘀,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痰、瘀、虚三个关键环节相关。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结果:共收集到176篇相关文献,20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156篇文献为内容陈旧或重复。符合纳入标准的20篇文献中,6篇从痰论治,4篇从瘀论治,5篇从虚论治,5篇以痰、瘀、虚综合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结论:痰、瘀、虚三者互相影响,共同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今后应立足中医揭示中药治疗的作用靶点和起效途径,从而展示中医药在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领域的优势。  相似文献   
82.
王新陆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中提出“血浊”理论,将血浊应用于皮肤病的临床诊治环节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指出血浊是皮肤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病理基础,形成之后又能作为继发性致病因素,加重皮肤病的病理变化,因此血浊是皮肤病的病理枢纽;提出以化浊行血、宁肤清热为治疗原则,以化浊宁肤汤为基础方,选药以治化浊行血其本,以宁肤清热缓其急,而更兼以解表和通利药物予浊以出路,在皮肤科疾病的诊治中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3.
血浊理论是王新陆教授提出的现代中医理论,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从血浊理论出发,分析探讨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病机,以做到中西医结合辨证论治,实现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84.
赵振平 《护理研究》2008,22(9):2426-2426
医嘱查对工作是为了纠正处理医嘱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其结果正确率应该达到100%,但在临床工作中往往达不到。我科2006年4月-2007年4月采用“点、答、是”三字法查对医嘱,在预防查对医嘱过程中出现的差错事故方面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5.
BackgroundRecently, we reported an anti-fatigue effect of fermented porcine placenta (FPP). Glycine-leucine (GL) and leucine-glycine (LG) dipeptides are main peptides of FPP. However,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and underlying mechanisms of GL and LG dipeptides on fatigue are still unclear.MethodsHerein, we examined the anti-fatigue properties of GL and LG dipeptides using RAW264.7 macrophages and forced swimming test (FST) animal model.ResultsOur data revealed that lipopolysaccharide (LPS)-induced interleukin (IL)-1β,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and IL-6 productions were markedly inhibited by GL or LG in RAW264.7 macrophages without inducing cytotoxicity. LPS-enhanced nitric oxide (NO) production and 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expression were inhibited by GL or LG, whereas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activities were significantly enhanced by GL or LG in LPS-stimulated RAW264.7 macrophages. The present study also figured out that these effects of GL and LG were mediated by blockade of caspase-1 and nuclear factor-κB activation. In FST-induced fatigue mouse model, the mice which received the GL or LG for 21 days showed significant decreases of IL-1β, IL-6, and NO serum levels. Treatment with GL or LG significantly enhanced levels of SOD and glycogen and significantly lowered levels of lactate dehydrogenase, aspartate transaminase, and alanine transaminase.ConclusionTaken together, ou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GL and LG dipeptides, active components of FPP,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candidate of anti-fatigue agents.  相似文献   
86.
为探讨血浆K—ras基因突变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对42例结直肠癌患者血浆、肿瘤组织及20名健康体检者血浆中K—ras基因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结直肠癌患者血浆及肿瘤组织中K—ras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42例结直肠癌患者血浆K—ras基因突变17例(40.48%),肿瘤组织Kras基因突变19例(45.24%);对照组血浆无K—ras基因突变。血浆与肿瘤组织中Kras基因突变率有较高的一致性,一致率为95.2%。结直肠癌患者与健康体检者血浆K—ras基因突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4.57,Pd0.001。结直肠癌患者K—ras基因突变率与肿瘤发生部位、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无关,P〉0.05。结果表明,K—ras基因突变属于结直肠癌发生的早期基因改变,检测血浆K—ras基因突变在结直肠癌早期诊断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7.
目的:纯化天龙酶解液,制备小分子肽。方法:用石蜡萃取法除油脂,用Sephadex G-15除氨基酸和盐。结果:天龙酶解液中加入药材质量分数40%的石蜡,加热使完全融化,搅拌,冷藏(6℃)静置4 h,弃去石蜡,水液以每2 mL加于Sephadex G-15柱(1.6 cm×64 cm)上,用去离子水2 mL.min-1洗脱,收集第60~84 mL洗脱液。结论:所筛选的纯化工艺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88.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西医结合优化治疗方案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补肾方联合雄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临床疗效,以确立中西医结合治疗CAA的优化治疗方案。方法将39例CAA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16例)采用司坦唑醇片联合环孢素A(CsA),试验一组(11例)辨证采用补肾Ⅰ、Ⅱ、Ⅲ号方治疗,试验二组(1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Ⅰ、Ⅱ、Ⅲ号方治疗,疗程6个月。分别观察各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干扰素-γ(IFN-γ)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3组在临床疗效、外周血象改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二组在贫血症状及中医证候的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另外2组(P〈0.05),并能显著降低IFN-γ水平(P〈0.05)。结论补肾方联合雄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CAA在临床疗效、改善症状及提高血常规计数方面均优于单用中药或单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89.
目的研究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中药联合孕酮(P)支持黄体对不孕症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178例接受IVF-ET助孕的不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中药+P组和P组。化学发光法测定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d0)、ET前日(d4)、ET后第3日(d8)患者血清雌二醇(E2)、P水平。比较2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同时比较妊娠组与非妊娠组d4、d8的E2、P水平。结果 P组和中药+P组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流产率高于中药+P组(P〈0.05)。中药+P组d4、d8的E2水平显著高于P组(P〈0.05)。结论 IVF-ET后加用中药行黄体支持不影响IVF-ET妊娠率和种植率,但可以减少早期妊娠丢失率。  相似文献   
90.
香延止痛方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评定香延止痛方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药效学。方法:根据文献建立大、小鼠痛经模型,分为模型组、阿司匹林组(大鼠0.042 g.kg-1,小鼠0.06 g.kg-1),香延止痛方小剂量组(大鼠5.19 g.kg-1,小鼠7.41 g.kg-1)、香延止痛方大剂量组(大鼠10.37 g.kg-1,小鼠14.82 g.kg-1),观察香延止痛方的镇痛作用。用免疫学方法测量大鼠子宫组织中前列腺素E2(PGE2)和前列腺素F2α(PGF2α),观察药物的影响。结果:香延止痛方能显著延长痛经模型小鼠的扭体反应潜伏期,减少扭体反应次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能显著降低大鼠子宫组织中的PGF2α含量,提高PGE2的含量,降低PGF2α/PGE2,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研究显示香延止痛方可能通过提高痛阈及改变子宫中PGE2和PGF2α的含量,起到治疗痛经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