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9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对数线性模型在分析靳三针疗法治疗儿童自闭症临床资料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对数线性模型分析靳三针疗法与对照疗法治疗218例儿童自闭症的临床资料,在考虑相关因素的情况下比较靳三针针刺组(治疗组)和行为干预组(对照组)疗效。结果当病情程度为重度时,组别与疗效的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用对数线性模型分析临床资料,可获得更丰富的信息,为指导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2.
《辽宁中医杂志》2017,(3):494-495
为进一步挖掘人迎寸口脉法针灸的学术之精华,作者从临床应用的角度,提出了人迎寸口诊脉应以人迎及寸口处应指力最强的脉位进行力度对比,而不是比较两处脉管大小和宽度;浅析了"躁"脉的三个特征以及如何体会《灵枢·终始篇》所述几盛的技巧。同时指出人迎寸口脉法也有其不足性,一方面,人迎寸口脉法有严格的禁忌症,另一方面,在病位上,某些病证无虚实的变化,也没有阴阳脉的变化。因此,针灸临床不应局限于切诊人迎、寸口两个部位,有时需要结合其他诊法进行诊断,四诊合参,辨证施治,从而避免针灸取穴的盲目性,以提高针灸临床的疗效。  相似文献   
73.
与针刺研究相比,灸法研究发展缓慢且阻碍重重。在随机对照试验作为国际公认临床疗效评价金标准的今天,灸法面临着重要挑战——如何设置合理的安慰对照组。本文通过对目前安慰灸法应用情况的总结,分析安慰灸对照组设置的难点,探讨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得到更多中医工作者对灸法研究的重视。  相似文献   
74.
目的:分析腰椎立体定位斜扳法与传统腰椎斜扳法对椎间盘及关节突关节软骨的影响。方法:选取1例成年男性L4~5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间盘向左后方突出),采用西门子Light Speed 64排螺旋CT进行腰椎和骨盆扫描,层厚0.5 mm。基于CT扫描数据,应用三维有限元建模软件建立腰椎-骨盆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与文献数据比较验证模型有效性后,分析腰椎立体定位斜扳法与传统腰椎斜扳法作用下腰椎-骨盆整体应力、L4~5椎间盘应力和位移、L4~5关节突关节软骨应力和位移、L4~5上下关节突表面中心点相对空间距离。结果:(1)腰椎-骨盆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及验证结果。建立的腰椎-骨盆三维有限元模型共有550 215个节点、344 359个单元,高度模拟了腰椎-骨盆的结构与材料特性。在模拟加载条件下,L4~5节段屈伸、侧屈、轴向旋转活动范围与文献中的既往研究结果基本相同。(2)模型整体应力。实施传统腰椎斜扳法时,腰椎-骨盆三维有限元模型最大应力为5.31 MPa,主要集中于L1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靳三针调神针法治疗卒中后焦虑的临床疗效,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4例卒中后焦虑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针组(26例)和靳三针调神针组(2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药物治疗及康复治疗,两组均取四神针、神庭、印堂及双侧神门、三阴交、合谷、太冲,靳三针调神针组予真实针刺,假针组予假针刺,每次30 min,每日1次,每周连续针刺5次,共治疗3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开始治疗后第10天及治疗后第21天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血清皮质醇(CORT)含量,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靳三针调神针组治疗第10、21天HAMA评分及NIHSS评分降低(P<0.05);假针组治疗第21天HAMA评分及NIHSS评分降低(P<0.05)。治疗第21天,靳三针调神针组HAMA评分及NIHSS评分较假针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第21天靳三针调神针组血清ACTH含量及血清CORT含量较本组治疗前及假针组治疗后降低(...  相似文献   
76.
介绍陈振虎教授运用岐黄针疗法治疗颈源性耳鸣的临床经验。陈振虎教授认为,颈源性耳鸣病机关键在于颈项部三阳经经筋不通,故临证注重经筋辨证,治以筋治筋之法,兼顾调神,注重督脉取穴,具体为先辨筋、次选穴。临证强调针具对针灸疗效的影响,运用特殊设计的针尖既圆又利、针身中空的岐黄针进行治疗,治疗手法强调轻、快。日常调养推崇三分治、七分养的理念。  相似文献   
77.
【目的】 观察揿针带针运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治疗组给予揿针带针运动治疗,对照组给予毫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每周治疗3次,每次治疗间隔不少于2 d,共治疗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和颈椎关节活动度(ROM)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研究过程中,2组各有2例患者脱落,最终各有37例患者完成试验。(2)治疗2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89%(34/37),对照组为81.08%(30/37);组间比较,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NDI评分和ROM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对VAS评分和NDI评分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无晕针、皮下血肿、断针等现象出现,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结论】 揿针带针运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疼痛症状、颈椎功能和颈椎活动度。  相似文献   
78.
【目的】 观察浮针联合田七口服液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浮针联合田七口服液治疗,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连续治疗4周。治疗4周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House-Brach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H-B)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面部残疾指数量表(FDI)评分[包括躯体功能评分(FDIP)和社会生活功能评分(FDIS)]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FDIP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FDIP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FDIS评分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在改善FDIS评分方面稍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26/30),对照组为73.3%(22/3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浮针联合田七口服液治疗顽固性面瘫,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面部功能、躯体功能及社会生活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9.
【目的】 系统评价近10年来针刺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等数据库,搜集关于针刺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的所有研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采用 RevMan 5.3软件进行 Meta 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 11 篇,合计 928 例患者。Meta 分析结果显示,针刺治疗产后尿潴留的总有效率(OR =4.93,95%CI[3.23,7.52],Z = 7.40,P<0.000 01)及显愈率(OR = 2.99,95%CI[2.24,4.00],Z = 7.37,P<0.000 01)优于对照组;在减少首次排尿后膀胱残余尿量方面优于对照组(MD = -34.13,95%CI[-47.51,-20.75], Z = 5.00,P<0.000 01)。【结论】 针刺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但所纳入分析的文献质量有局限性,仍需要进行更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  相似文献   
80.
【目的】 观察烧山火复式手法针刺治疗脾胃虚弱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脾胃虚弱证IB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烧山火复式手法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单式提插补法针刺治疗。2组患者均隔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3次,周日休息1 d,总疗程4周,共治疗12次。治疗4周后,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IBS严重程度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各个中医证候评分及证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患者大便稀溏、畏寒怕冷、精神疲乏证候评分及证候总积分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治疗后,2组患者IBS严重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对IBS严重程度评分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37/40),对照组为75.0%(30/4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研究过程中,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以及患者脱落等情况。【结论】 烧山火复式手法针刺治疗脾胃虚弱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