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6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117篇
耳鼻咽喉   43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33篇
基础医学   50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236篇
内科学   243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61篇
外科学   243篇
综合类   193篇
预防医学   68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257篇
  2篇
中国医学   65篇
肿瘤学   110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204篇
  2010年   180篇
  2009年   19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肾透明细胞癌胰腺转移患者往往缺乏特异性症状,需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当患者有肾癌根治手术史时,在长期随访中出现其他器官的病灶时,应首先考虑肾癌转移。本文主要报道一例肾癌根治术后,患者行胰腺转移瘤切除继发全胰腺等其他器官转移,临床工作中罕见,以便为后续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2.
米非司酮用于足月妊娠引产胎盘电镜观察及定量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小剂量米非司酮(100mg)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时胎盘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对20例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20例单用米索前列醇引产,20例自然临产,无明显并发症及合并症,经阴道分娩的足月初产妇胎盘进行透射电镜观察并通过图像分析仪对胎盘超微结构进行体视学分析.结果米非司酮组需用米索前列醇的次数较单用米索前列醇组明显减少.合体滋养细胞、细胞滋养细胞、蜕膜细胞、绒毛中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在三组间未发现明显不同@结论足月孕妇口服米非司酮100mg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对胎盘无明显影响,并未造成胎儿、胎盘缺血缺氧性损害.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评价帕珠沙星治疗细菌性尿路感染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以左氧氟沙星为对照药物,在62例受试者中进行随机对照试验。治疗组32例,每日给予帕珠沙星每次300 mg,静脉滴注,每天2次;对照组30例,每日给予左氧氟沙星每次200 mg,静脉滴注,每天2次。疗程7~10天。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0.6%和90.0%;痊愈率分别为84.4%和83.3%,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3.3%和92.9%;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3%和6.7%。两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帕珠沙星治疗尿路感染有效、安全,与左氧氟沙星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了解脊髓肿瘤患者术后参与康复锻炼的体验,为医护人员制订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对2022年9月至2023年6月在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外科接受脊髓肿瘤手术的16名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内容进行编码、分类与提炼主题。结果 脊髓肿瘤患者术后康复锻炼的参与体验可总结归纳为3个主题,6个亚主题,即:感知益处(改善身体功能,预防术后并发症),面临挑战(疼痛与恐动症,负性情绪),支持与需求(社会支持与鼓励,居家延续性支持)。结论 脊髓肿瘤患者术后存在疼痛与恐动、担心预后不良、复发恐惧、渴望支持鼓励与居家延续性支持等情况,因此,临床医护人员在制订干预方案与措施时需充分考虑以上因素,早期识别患者恐动情绪,关注患者心理支持需求,构建脊髓肿瘤术后远程康复管理平台提供延续支持,以促进脊髓肿瘤患者的康复进程,帮助其尽快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995.
麦筱莉  滕皋军  朱斌  陈骏  朱光宇  李国昭   《放射学实践》2009,24(12):1304-1308
目的:联合高脂饮食及球囊扩张右侧颈动脉制作新西兰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应用磁共振动态观测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方法:高脂饮食联合球囊扩张右侧颈动脉制作新西兰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于球囊扩张前及扩张后2、4、8和12周取静脉血检测血脂改变情况;行颈部MR成像,观察并记录颈动脉血管壁及管腔的变化情况,测量颈部血管的对比度噪声比(CNR)及血管腔内信噪比(SNR),同时行颈动脉病理学检查。结果:高脂饮食后第2、4、8和12周血浆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呈进行性增加;MRI显示高脂喂养后4周(球囊扩张后3周)可见血管壁增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高脂喂养8周后可见血管腔狭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厚的血管壁于各成像序列上均呈不均匀高信号,颈部CNR测量结果显示,质子密度加权像(PDWI)的CNR最高,最利于颈部血管的显示;血管腔内的SNR测量结果亦显示PDWI的SNR最高,成像质量最好。病理学检测示高脂喂养、球囊损伤后内膜破坏、血管平滑肌增厚,第12周可见典型的粥样斑块形成。结论:高脂饮食加球囊扩张可成功制作兔动脉粥样硬化损伤模型,临床应用型1.5T MRI可动态观察这一病理过程,与病理检测结果有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16排螺旋CT机对64例肺部结节或肿块的患者进行灌注扫描,采用GE Perfusion 3软件测定病灶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渗透表面积乘积(PS) 以及拟合时间- 密度曲线(TDC).结果 BV在恶性结节、炎性结节与良性结节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S在恶性结节和炎性结节之间以及恶性结节与良性结节之间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 炎性结节及良性结节均低于恶性结节,3组之间的TDC 曲线形态也不同.结论 CT灌注成像提供了肺结节血流模式的定量评价方法,对鉴别肺结节的良恶性有重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特异性靶向STAT3的decoy寡核苷酸(ODNs)对膀胱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通过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将STAT3 decoy ODNs转染入膀胱癌T24细胞内,台盼蓝排斥试验检测细胞活力,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状态,Hoechst33258/PI荧光双染检测细胞凋亡特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早期凋亡,凝胶阻滞电泳检测STAT3的DNA结合活性,RT-PCR检测STAT3下游靶基因Cyclin D1和Bcl-xL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STAT3 decoyODNs使膀胱癌细胞生长速度减慢,细胞增殖抑制率达75.0%;使细胞周期阻滞,S期细胞比率明显减少,由29.83%下降至16.26%,而G0~G1期细胞比率明显增多,由50.82%上升至71.20%;促进膀胱癌细胞凋亡,细胞早期凋亡率高达50.75%;使STAT3的DNA结合活性下降,并使Cyclin D1、Bcl-xL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结论STAT3 decoy ODNs可特异性靶向作用于STAT3蛋白,阻断STAT3的过度激活效应,通过下调Cyclin D1和Bcl-xL的表达抑制膀胱癌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膳食多种维生素摄入量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 MAFLD)个体肝纤维化风险及全因死亡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从美国第三次国家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s,NHANES)中获取相关数据,并采用24 h饮食回顾法评估膳食维生素摄入情况,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C、维生素D、核黄素、叶酸和α-生育酚。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纤维化评分(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fibrosis score,NFS)<-1.455被定义为非高级别纤维化,NFS≥-1.455被定义为高级别纤维化。结果 共纳入3 844例MAFLD个体,中位随访时间为25年10个月,其中1 739例(45.3%)个体在随访期间死亡。非高级别纤维化个体的维生素B1、核黄素、α-生育酚、VB6和VB12摄入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调整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999.
前十字韧带重建后止点转归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比较前十字韧带重建后两种韧带止点(腱-骨愈合和骨-骨愈合)的转归。方法切除犬前十字韧带,游离髌腱中 1/3,远端带胫骨骨块,近端取髌前筋膜。重建前十字韧带时,将髌前筋膜置于股骨隧道,建立腱-骨愈合模型;将胫骨骨块置于胫骨隧道,建立骨-骨愈合的模型。采用常规组织学方法,观察前十字韧带重建后这两种韧带止点在术后 1.5、 3、 6、 12个月时的组织学表现。结果正常前十字韧带止点具有四层移行结构,即韧带组织、纤维软骨、钙化软骨和骨组织,在纤维软骨和钙化软骨两者之间可见规律的"潮线"。骨-骨愈合在一年时有类似韧带止点的移行结构,但四层结构分界不明显,没有"潮线"形成。腱-骨愈合在一年时可见分界清楚的韧带止点四层结构,"潮线"也比较规律。结论腱-骨愈合的转归成熟比骨-骨愈合快。  相似文献   
1000.
脱屑性间质性肺炎 (DIP)是一种少见的特发性弥漫性间质疾病 ,早期被划在特发性肺纤维化 (IPF)的范畴内。 1998年Katgenstein和Mgers因DIP的临床症状、组织病理、治疗和预后方面和呼吸性细支气管炎伴间质性肺病 (RBILD)有很多相似之处 ,且 2种疾病与长期吸烟有密切关系 ,而将其视为一类 ,即DIP/RBILD ,从IPF中分离出来。直到 1999年美国胸科学会和欧洲呼吸病学会的新分类法中才将DIP列为一种独立性疾病。肺间质疾病尤其IPF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日渐提高 ,已成为常见病。这类疾病的早中期在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