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6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91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38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1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而著成《伤寒论》、《金匮要略》,该书的问世使中医药辨治外感疾病和内伤疾病理法方药俱全。临证时善于运用经方辨治疑难病和难治性疾病,往往效如桴鼓[1]。  相似文献   
82.
目的:观察桑螵蛸散合桂甘龙牡汤加减治疗小儿遗尿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31例小儿遗尿患儿使用桑螵蛸散合桂甘龙牡汤加减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愈11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为96.77%,患儿睡眠状态明显改善,治疗期间未见副反应发生,疗程结束后2个月对治愈病例进行随访,未见复发。结论:桑螵蛸散合桂甘龙牡汤加减治疗小儿遗尿(肝经湿热型除外)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睡眠难觉醒症状,复发率低,安全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83.
目的:应用合谷刺动作针法帮助脑卒中后患者腕背伸功能重建,观察此治疗方案对腕部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手腕部Lovett肌力分级法肌力在0~4级的脑梗死、脑出血患者30例,随机分为A组(常规刺法+连续波)、B组(常规刺法+续断波)和C组(合谷刺+续断波),于治疗前后用表面肌电、Fugl-Meyer运动功能和BarthelADL指数评价表评价各组治疗前后腕手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的腕部功能均有恢复,但C组MAX值、Fugl-Meyer运动功能分值和ADL值提高较明显(P〈0.05)。结论:合谷刺动作针法对脑卒中患者腕关节背伸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桑椹三仙胶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患者前后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及其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GITR)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流氏细胞术测定桑椹三仙胶治疗前后CITP病人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调节性T(Treg)细胞及GITR表达的影响。结果:CITP组疗前CD4+CD25+Treg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比例及其GITR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桑椹三仙胶治疗后CD4+CD25+Treg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上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GITR表达较治疗前有所上升,但与无显著性差异(P>0.05)。CD4+CD25+Treg、GITR表达水平在治疗后虽有所提高,但与正常组比较,仍差异显著(P<0.01)。结论:CITP患者CD4+CD25+Treg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受损可能是本病发生的机制之一。通过纠正CD4+CD25+Treg细胞及其抑制性标志物的表达抑制T淋巴细胞异常活化和增殖可能是桑椹三仙胶治疗CITP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5.
针刺眼部经筋治疗动眼神经麻痹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眼部经筋对动眼神经麻痹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2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眼部经筋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治疗组显效9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91.7%,与对照组(83.3%)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眼部经筋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86.
目的:采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观察电针对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与其相关基因PARP-1全长表达影响及变化规律,试图从线粒体启动凋亡途径角度揭示电针治疗脊髓损伤作用机制。方法:急性脊髓损伤模型以Allen's法制备,将大鼠分为电针组、药物组(Caspase-3抑制剂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对凋亡细胞采用Tunel法予以标记。结果:Tunel标记结果表明:脊髓损伤后6 h,PARP-1全长在模型组开始有表达,1 d表达量最高,在3 d、7 d逐渐下降,14 d最低。模型组在1 d、3 d表达量分别高于假手术组和药物组(P〈0.05)。电针组在3 d表达量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①细胞凋亡现象发生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这是脊髓继发性损伤主要病理机制;②PARP-1全长在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元中表达量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加,提示PARP-1全长可能参与了脊髓继发性损伤;③电针通过抑制PARP-1大鼠脊髓损伤神经元中PARP-1全长的表达,从而抑制了神经细胞的凋亡,减轻脊髓继发性损伤。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头针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BBB)超微结构、血清S100B含量及脑水含量的影响,揭示头针对BBB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SD大鼠,采用线栓法复制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针刺大鼠患侧百会透曲鬓穴;电镜观察BBB超微结构的改变;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S100B含量,观察BBB通透性的变化;应用干湿比重法测定各组大鼠脑水含量。结果:①电镜观察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头针组血管内皮细胞以及毛细血管周围的星型胶质细胞的足突肿胀减轻,血管周围的电子空白区变小,TJ和基底膜的结构破坏减轻;②血清S100B蛋白含量及脑水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头针组大鼠在再灌注24 h、48 h、72 h,脑组织水含量以及血清中S100B蛋白含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头针能够在早期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后的BBB结构和功能的损伤,降低BBB的通透性,减少脑组织中的水含量,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BBB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8.
原络配穴为主治疗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24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原络配穴针法为主治疗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原络配穴针法为主联合安理申为治疗手段,设单纯安理申为对照组,观察48例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MMSE、ADL及同型半胱氨酸变化。结果:原络配穴针法为主联合安理申能够提高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MMSE评分,改善ADL评分,降低同型半胱氨酸。临床总有效率为83.3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原络配穴针法为主联合安理申可有效改善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VMCI)患者的智能水平和恢复生活自理能力,且疗效优于单纯安理申治疗。  相似文献   
89.
针刺经筋结点结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针刺经筋结点结合Bobath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治疗作用与单纯应用Bobath疗法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治疗作用的疗效对比。方法:将60例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经筋结点结合Bobath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Bobath疗法治疗。分别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时改良Ashworth评级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时,两组患者痉挛程度均减轻,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针刺经筋结点结合Bobath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优于单纯Bobath疗法。针刺经筋结点结合Bobath疗法能有效地改善中风后痉挛状态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降低肌张力,减少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医药治疗方法及其对患者神经功能重建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7月~2010年1月针灸科(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对照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服镇肝熄风汤加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针刺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28天。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针刺结合中药对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有效,联合干预可明显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