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2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491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79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158篇
  2020年   16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01.
宁夏中宁不同施肥方式下土壤肥力及枸杞子品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赛  徐荣  陈君  徐常青  郭昆  郭巧生  张蓉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9):2641-2644
目的:明确宁夏中宁地区不同施肥背景下,土壤肥力及其枸杞子品质的差异.方法:通过走访调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地8份,采用农林或国家标准方法,测定了土壤氮(N)、磷(P)、钾(K)、pH、全盐、有机质和枸杞子多糖、甜菜碱、亚硝酸盐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施肥方式下各肥力指标差异极显著,枸杞子多糖、甜菜碱、亚硝酸盐组间差异均不显著,甜菜碱与全量氮和速效磷有显著相关性,多糖与各肥力指标无显著相关性,亚硝酸盐均未检出.结论: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嚷肥力指标影响显著,虽然对枸杞子多糖和甜菜碱影响不显著,但调查中发现已有不少单施化肥的枸杞地出现板结及植株的生长受阻.为了枸杞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议建立枸杞绿色施肥标准,引导茨农科学施肥,保护土壤环境和枸杞的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索苦参碱对人乳腺癌耐药株MCF-7/ADR多药耐药性逆转的作用机制及对PI3K/AKT信号通路下游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苦参碱和MK2206作用MCF-7/ADR细胞24h后的生长抑制率,以抑制率为10%左右为检测标准;用荧光定量RT-PCR、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苦参碱作用MCF-7/ADR细胞24h后Bcl-2、Bax、Caspase-3、PARP、GSK-3β、p65六种基因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荧光定量RT-PCR结果显示0.6、1.2g/L的苦参碱处理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随着苦参碱浓度的提高,PI3K/AKT信号通路下游作用因子Bcl-2基因和p65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逐渐降低,Caspase-3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变化不显著,而Bax基因、GSK-3β基因及PARP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逐渐增高;相同抑制率的苦参碱组(0.6g/L)和MK2206组(0.05μmol/L)相比,两组降低基因表达量的差异不明显,苦参碱组更能增加Bax、PARP和GSK-3β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并且能够明显减低p65基因的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结果显示0.3、0.6、1.2g/L三组不同浓度苦参碱干预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随着苦参碱浓度的提高Bcl-2和p65蛋白表达量逐渐降低,Bax、PARP和GSK-3β蛋白表达量逐渐增高,Caspase-3蛋白表达量变化不明显;相同抑制率的苦参碱组(0.6g/L)和MK2206组(0.05μmol/L)相比,苦参碱组更明显。结论:苦参碱可能是通过作用AKT靶基因启动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中下游相关凋亡因子而发挥逆转乳腺癌多药耐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双克隆型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临床特征.方法:分析我院诊断的3例双克隆型MM,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病例1患者抗SSA强阳性(++),SSB(+),抗Ro-52强阳性(++),被诊断为IgG-KAP并IgA-LAM型MM合并干燥综合征.经VAD方案化疗后IgG-KAP型M蛋白消失,出院后给以TCD方案维持治疗,目前病情平稳.病例2患者被诊断为IgG-KAP并游离KAP型MM,给予VAD方案化疗后IgG降至正常水平,出院后给以TCD方案维持治疗,目前病情平稳;病例3患者诊断为IgG-KAP并IgA-KAP型MM,合并肾功能不全及高钙血症,给予TCD方案并结合透析治疗,1个月后死于肾功能衰竭;结论:双克隆型MM罕见,临床表现多样,预后可能较差,尚需更多的病例以总结其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分析乳腺癌形态学特征、MRI动态增强扫描参数、ADC值与生物学预后因子的相关性,探讨MRI检查术前评估乳腺癌预后的可行性。方法:51例患者共52个病灶。观察病灶的形态学特征、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早期强化率、ADC值,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法分析乳腺癌MRI表现与生物学预后因子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MRI表现中的环形强化与Ki-67阳性表达程度呈正相关(r=0.276);TIC类型与PR阳性表达程度呈负相关(r=-0.295);早期强化率与C-erbB-2阳性表达程度呈正相关(r=0.273)。结论:动态增强扫描不仅在乳腺癌定性诊断中起重要作用,还可以间接预测乳腺癌的预后,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5.
目的:优选枸杞多糖的超声波降解工艺.方法:以相对分子质量<3万的小分子多糖(LBP-s)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L9(34)正交试验考察超声频率、超声时间、反应温度对超声波降解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超声波降解工艺为超声频率40 kHz,反应温度40℃,超声时间1.5h,LBP-s得率达80.04%.结论:该降解工艺稳定可行,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06.
王芳  刘畅  何嘉  张蓉 《中国现代中药》2017,19(3):415-418
目的:评价植物源新制剂在枸杞害虫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4个核心示范区主要害虫、天敌数据的采集,及核心示范区、企业防治区、统防统治区3种不同防治措施下农药使用情况跟踪,综合评价3种植物源新制剂在枸杞害虫防治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在严格实施枸杞病虫害"五阶段"安全防治技术的基础上,在采果期应用3种植物源新制剂,可将枸杞主要害虫木虱卵、若虫、蓟马的危害显著控制在防治指标以下,枸杞瘿螨的螨害指数控制在较低水平,捕食性天敌草岭卵的数量亦明显增加。结论:示范区比统防统治区化学药剂使用量减少49.98%,比企业防治区化学药剂使用量减少26.50%。  相似文献   
107.
宁夏甘草锈病发生规律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锈病是宁夏人工种植甘草的主要病害之一,长期以来其流行规律不清,本文旨在初步揭示甘草锈病在宁夏发生规律。方法:采用田间系统调查监测甘草锈病流行动态,通过染色观察甘草锈菌夏孢子侵染过程,根据病症以及冬孢子、夏孢子萌发条件推断锈菌越冬阶段,通过成偶检验法观察病害传播方式。结果:甘草锈病在宁夏一个生长季节有两个高峰期,分别于6月中旬和9月上旬。夏孢子萌发后在气孔旁或气孔上方形成附着胞,直接从气孔侵染,部分芽管不形成附着胞,通过甘草叶片的腺体侵入,在15℃下甘草锈菌夏孢子68 h能够完成侵染过程,但在35℃下仅潜育期就长达24 d。甘草锈菌以冬孢子或菌丝体越冬,成为次年初侵染源,夏孢子靠气流传播造成再侵染,病害呈中心传播,属于多循环病害。结论:明确了甘草锈病消长规律、侵染过程和病害循环规律,为该病害科学、有效防治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对枸杞叶生药学进行研究,为其新资源药材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 分别采用形态组织学法和薄层色谱法研究枸杞叶性状、显微及薄层色谱特征,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枸杞叶中的甜菜碱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系统描述了枸杞叶药材性状和显微特征,主要包括枸杞干燥叶颜色、形状、大小及叶端、叶柄等性状特征。观察到叶柄密布棒槌状小腺毛、主脉下表面圆齿状等微性状特征;叶横切面显微图完整且详细地呈现了下陷气孔、腺毛、砂晶囊、簇晶、方晶、栅栏组织、厚角组织等重要特征;叶表面有不定式气孔和不等式气孔类型,观察到保卫细胞的形状和大小等特征;得到枸杞叶中芦丁和绿原酸的薄层色谱图;20批宁夏枸杞叶中甜菜碱的平均质量分数为4.856%。结论 在《宁夏中药材标准》《宁夏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宁夏枸杞叶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其性状和显微特征的描述,首次对其微性状特征进行了描述,建立了枸杞叶薄层色谱鉴别和HPLC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9.
金莲花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是金莲花片、金莲花胶囊、金莲花颗粒、金莲花口服液等常用中成药的主要原料药。但金莲花属植物性状相似度较高,容易被混用,影响金莲花质量。因此,加强金莲花真伪鉴别和质量评价研究对保障其质量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总结了金莲花的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红外光谱鉴别和分子鉴别等真伪鉴别方法,并从化学成分含量测定和指纹图谱等方面对金莲花质量评价方法进行探讨,以期为金莲花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0.
吕建峰  桑小银 《吉林医学》2012,33(2):253-254
目的:探讨12导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4例确诊的冠心病患者进行24 h12导动态心电监测并记录结果。患者同时记录完整的动态心电图生活日志。对比分析缺血型ST段改变阵次及当时有无心绞痛症状。结果:有ST段改变116例(93.5%),其中有症状者19例(16.4%),无症状者97例(83.6%)。ST段压低共556阵次,有症状152阵(27.3%),无症状404阵(72.7%)。结论:24 h12导动态心电图能明确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和演变规律,可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