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目的:探讨在高温胁迫下半夏倒苗前后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从而为延缓半夏倒苗提供信息。方法:在半夏植株高15 cm左右时,给予(30±1) ℃的高温胁迫,于不同的胁迫处理天数分别测定半夏叶片、叶柄和块茎中内源激素(ABA,JA,GA3,ZR,IAA)的含量。结果:随着高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半夏叶片、叶柄、块茎中ABA和JA的含量明显增加。半夏叶片、叶柄中IAA的含量明显降低,而块茎中IAA的含量降低却不明显。高温胁迫后,ZR的含量逐渐下降。半夏叶片中GA3含量明显上升,但是叶柄、块茎中GA3含量却下降。结论:在高温胁迫下,内源激素ABA,JA,IAA,ZR和GA3在半夏倒苗前后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62.
木犀草素、芹菜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屈凌波  王玲  杨冉  陈晓岚  李萍 《药学学报》2006,41(4):352-357
目的研究木犀草素、芹菜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主要应用荧光猝灭法及非辐射能量转移原理。结果测得不同温度下,木犀草素、芹菜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常数,确定两种黄酮小分子对牛血清白蛋白荧光的猝灭是静态猝灭过程,并依据能量转移原理求得其结合距离和能量转移效率。结论木犀草素、芹菜素与牛血清白蛋白间有较强的结合作用,且结合力以疏水作用力为主;B(3′)-OH,B(4′)-OH邻位对黄酮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具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建立菊花HPLC指纹图谱分析法,评价不同品种不同来源菊花药材的质量。方法采用梯度洗脱的方法进行色谱分离,用竞争层神经网络进行数据处理,对不同品种、不同来源的菊花样本进行模式识别。结果建立了菊花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识别结果将菊花样本分为5类。结论利用菊花指纹图谱可对不同品种不同来源的菊花药材进行鉴别,并可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4.
65.
目的: 以确定临床疗效的6种推荐中药复方为研究对象,探索中药治疗COVID-19的分子机制和物质基础。方法: 利用TCMSP、IMMPORT、OMIM等数据库获得治疗COVID-19的免疫靶点。Cytoscape3.4.0用于构建"免疫靶点-中药-化合物-疾病"网络以及网络拓扑学分析,随后进行PPI、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AutoDock Vina用于分子对接。SsGSEA利用转录组和microarray数据计算免疫细胞浸润程度。结果: 对"免疫靶点-中药-化合物-疾病"网络进行拓扑学分析,本研究发现28种COVID-19免疫靶点高度关联化合物,对其进行分子对接发现豆甾醇、靛玉红、黄芩素等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Ⅱ(ACE2,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Ⅱ)以及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3CL水解酶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6种复方均通过TNF、IL-17等信号通路发挥抗炎、调节细胞因子活性。IL-6是6种复方抗COVID-19的共同核心免疫靶标。肺组织表达谱生物信息学分析证实IL-6的表达与活化CD8+T细胞、调节T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浸润高度有关,是免疫反应的关键分子。结论: 中药复方的活性化合物豆甾醇、靛玉红、黄芩素等作用于IL-6、IL-10、IL-1B等免疫靶点调节TNF、IL-17等多条信号通路,从而发挥抑制COVID-19"细胞因子风暴"的作用。  相似文献   
66.
菊花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玉丛  刘国际  任保增  屈凌波 《中草药》2005,36(10):1552-1555
目的研究建立菊花HPLC指纹图谱分析法,评价不同品种不同来源菊花药材的质量。方法采用梯度洗脱的方法进行色谱分离,用竞争层神经网络进行数据处理,对不同品种、不同来源的菊花样本进行模式识别。结果建立了菊花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识别结果将菊花样本分为5类。结论利用菊花指纹图谱可对不同品种不同来源的菊花药材进行鉴别,并可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7.
基于离散小波变换的fMRI数据特征提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设计一种灵敏度高且处理速度快的fMRI数据小波分析方法.方法 先用离散小波变换和频谱分析确定有用信号存在的小波分解尺度,也即特征尺度;再对实验数据进行离散小波分解,重构时将非特征尺度里的小波系数设置为0;再以相关分析对小波重构信号进行激活检测.结果 对视觉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新方法的灵敏度与基于平稳小波变换、SPM2方法相当,而优于基于提升小波变换的方法;新方法的处理速度与基于提升小波变换的方法相当,但较平稳小波变换方法有较大提高.结论 本文为fMRI数据提供了一种更为灵敏且快速的小波分析方法,更为实用.  相似文献   
68.
69.
对 7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患者进行中医辨证与血浆内皮素 1 (ET1 )、血栓素 B2 (TXB2 )、6 -酮 -前列腺素 F1α(6 - Keto- PGF1α水平及 TXB2 / 6 - Keto- PGF1α(T/ K )值对比观察。结果显示 :DR患者血浆 ET1 、TXB2 水平及 T/ K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 ,阴虚及气阴两虚型 6 - Keto- PGF1α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0 .0 5~0 .0 1) ,且随病证由阴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转化 ,患者血浆 ET1 、TXB2 水平及 T/ K值逐渐升高 ,任意两型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而 6 - Keto- PGF1α水平则逐渐降低 ,但证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认为血浆ET1 、TXB2 水平及 T/ K值随 DR患者病情进展、证型转化而出现的规律性变化 ,反映了 DR微循环病变的发展过程 ,可以作为指导临床辨证和判断病情发展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70.
目的:研究酸枣仁中酸枣仁皂甙A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进行优选,用单波长反射法锯齿扫描(λ=632 nm)测定酸枣仁皂甙A含量.结果:提取溶剂的选择,用量及提取时间对酸枣仁中酸枣仁皂甙A的提取率有很大的影响.结论: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6倍量体积分数为50%乙醇,回流提取3 次,每次提取120 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