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0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观察糖耐量减低的绝经后女性血浆和肽素水平与血糖的相关性.方法:将80例新发糖耐量减低(空腹血糖≤6.2 mmol/L,7.8 mmol/L≤甲餐后2h血糖≤9.4 mmol/L)的绝经后女性,年龄56~59岁,依据基线时和肽素水平,分成A组(<5 pmol/L)、B组(>20 pmol/L组),每组各40例.分析两组间基线时和6个月后和肽素、血糖的差异.结果:基线时,A组与B组组间的和肽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体重、空腹全血血糖、早餐后2h血糖、空腹血清三酰甘油、血清总胆固醇、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平均动脉压、血清肌酐水平、年龄等指标上结果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调整生活方式及口服阿司匹林(100 mg/d)、瑞舒伐他汀(10 mg/d)6个月后,在和肽素水平、空腹血糖、早餐后2h血糖指标上,B组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中有新发糖尿病16例,而A组没有.结论:在糖耐量减低的绝经后女性中,高血浆和肽素水平会进一步加重糖耐量减低,促使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13.
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是骨髓移植(BMT)后出现的多系统损害(皮肤、食管、胃肠、肝脏等)的全身性疾病,是造成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护理1例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探讨移植物抗宿主病累计到皮肤的观察,注意药物使用后的疗效、护理、情绪变化,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处理,并加强生活护理,通过护理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快速可以兼顾提取高质量的新生隐球酵母菌和白色假丝酵母菌总核糖核酸(RNA)的试验方法,为各种功能基因的表达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针对新生隐球酵母菌荚膜株和荚膜缺陷株新生隐球酵母菌H99及白色假丝酵母菌国际标准菌株ATCC 64548采用冷酸洗玻璃珠联合Yeast RNA kit法提取总核糖核酸(RNA),用紫外线分光光度计测量其OD260、OD280的值,并且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同时应用RT-PCR鉴定RNA质量.结果 提取的新生隐球酵母菌荚膜株和荚膜缺陷株总RNA产量分别为0.6μg/107细胞、1.5 μg/107细胞,且OD260/OD280比值在1.8~2.0,电泳显示提取的总RNA呈现28S rRNA,18S rRNA和5s rRNA 3条清晰的条带;提取的白色假丝酵母和菌丝相总RNA产量分别为2.3 μg/107细胞、3.1 μg/107细胞,且OD260/OD280比值在1.8~2.0,电泳显示提取的总RNA呈现28S rRNA、18S rRNA和5S rRNA 3条清晰的条带.结论 冷酸洗玻璃珠联合Yeast RNA kit法,快速高质量适用于大小样本的新生隐球酵母菌和白色假丝酵母菌总RNA提取,满足各种类型分子生物学研究需要以及临床鉴别诊断治疗不同种类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15.
为了明确银屑病患者血淋巴细胞和角朊细胞的染色体畸变情况及其与乙型肝炎病毒的关系,对12例银屑病患者和12例正常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和角朊细胞进行了离体培养和DNA抽提,用G显带方法作核型分析,用PCR技术在各种标本中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结果表明,银屑病患者血淋巴细胞的非整倍细胞出现率明显高于角朊细胞和正常人血淋巴细胞,G显带技术发现1例患者的1个皮损角朊细胞中11号染色体长臂2区3带发生断裂(11q23:);而银屑病患者血清、淋巴细胞、角朊细胞中均未检测到乙型肝炎病毒。提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的数目畸变在银屑病发病中起着一定的作用,银屑病患者淋巴细胞的染色体畸变、角朊细胞的增殖状态与乙型肝炎病毒基因之间没有必然关联  相似文献   
16.
<正> 患者女,15岁。全身皮肤瘙痒一月后,双小腿出现暗红色皮疹伴关节酸痛5月余而就诊。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双手指间、腕、肘、腰腹部有粟粒大红色丘疹、水疱、结痂、色素沉着斑或轻度苔藓化。手指间发现2个长约1cm的灰白色疥螨隧道。双下肢有暗红色或紫红色直径约2~5mm斑疹,压不退色,散在分布,双踝、足背皮疹密集或融合成片。全身皮肤未见化脓性感染。实验室检查:出凝血时间、血小板、抗“O”均正常。咽拭子培养及皮肤细菌培养无致病菌生长。尿常规:蛋白3+,白细胞20~5/HP,红细胞120~0/HP。24小时尿蛋白定量4.14g。免疫复合物1:16(2+)。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银屑病和恶性肿瘤患者红细胞CD5 9与可溶性IL 2受体 (sIL 2R)之间的变化规律。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银屑病患者新鲜红细胞表面CD5 9分子的表达水平 ,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水平。结果  2 6例银屑病患者红细胞CD5 9定量 ,平均荧光相对强度 63 1.0 0± 166 70 ,明显高于肿瘤患者的 5 2 5 .8± 12 4 2 (P <0 .0 5 ) ,而 19例正常人sIL 2R含量为 (173 6.5 8±65 0 .10 )ng/L明显低于肿瘤患者的 (2 3 64 .80± 83 1.2 0 )ng/L ,(P <0 .0 5 )。 65例标本同时测定红细胞CD5 9与sIL 2R ,两者之间呈明显负相关 (γ =-0 .3 12 ,P <0 .0 5 )。结论 对银屑病与肿瘤患者红细胞CD5 9与sIL 2R之间变化的比较分析为免疫反应的调控规律及全面理解不同性质疾病的免疫发病机制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68岁。双胫前水肿性红斑伴局部萎缩10年,确诊为糖尿病3年,经组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糖尿病类脂质渐进性坏死。并回顾文献及29例病例,对本病临床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皮肤科专科医师培训的基础。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经过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建立了专科规范化教学标准体系。通过导师负责制、建设网络学习平台及提问式教学等方法,摸索出一套适合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教学模式,提高了皮肤科临床教育培训水平。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64岁。因左侧腹股沟黑色皮疹23年,明显增大4年来院就诊。23年前,患者无意中发现左侧腹股沟有一米粒大小的黑色皮疹,不高出皮肤,无自觉症状,未引起重视,以后皮疹缓慢增大,近4年增大明显,并逐渐高出皮面。洗澡后,高出皮面的部分可象结痂一样被剥除。去除后基底不易出血,但很快又有新痂形成。近1年多来,小部分皮疹有时有轻微瘙痒,搔抓后有破溃、渗液,可不治而愈,但又可在另一处发生破溃。半年前在外院拟诊为着色真菌病,给予伊曲康唑200mg每日2次口服,间断服用半年,但病情无好转。体检: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左图1 患者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