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吞咽障碍是指口腔、咽喉、食管等吞咽相关的器官出现功能性或者器质性的改变,使食物不能安全有效的到达胃内的吞咽困难,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因此,积极治疗吞咽障碍十分重要。目前吞咽障碍主要依靠康复治疗,其中物理因子疗法具有显著的效果。本文就吞咽障碍常见的理疗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海马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在创伤性脑损伤(TBI)后认知障碍的辅助诊断和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轻度TBI后认知障碍患者(mi-TBI组)9例、中度TBI后认知障碍患者(mo-TBI组)19例,同时招募健康对照组10例,进行1H-MRS检查后分析三组双侧海马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代谢物浓度。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CA)进行认知评估,比较三组间认知功能评分和代谢物比值的差别,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mi-TBI组、mo-TBI组的双侧海马NAA/Cr值、NAA/(Cho+Cr)值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右侧海马Cho/Cr值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左侧海马Cho/C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TBI组、mo-TBI组的MMSE、MoCA评分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mi-TBI组的MMSE、MoCA评分与双侧海马NAA/Cr均呈正相关(P0.05),与左侧海马Cho/Cr无显著相关性(P0.05),与右侧海马Cho/Cr呈负相关(P0.05),与双侧海马NAA/(Cho+Cr)均呈正相关(P0.05)。mo-TBI组MMSE、MoCA评分均与左侧海马NAA/Cr呈正相关(P0.05),与右侧海马NAA/Cr呈负相关(P0.05),与双侧海马Cho/Cr无显著相关性(P0.05),但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ho/Cr比值有升高的趋势,与双侧海马NAA/(Cho+Cr)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1H-MRS结合神经认知测试有助于更客观、更准确地辅助诊断TBI后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观察栝楼桂枝汤乙醇提取物(EEGLGZD)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I2细胞)缺氧损伤时细胞内核因子相关因子2(NrF2)和血红素氧合酶1(HO一1)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中药治疗脑卒中后痉挛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PCI2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EEGLGZD低剂量组(0.5mg·mL^-1)和EEGLGZD高剂量组(1mg·mL^-1)。采用H2O2诱导PCI2细胞建立缺氧损伤模型,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四甲基偶氮唑蓝(M1Tr)法检测不同浓度EEGLGZD干预后对细胞增殖的影响;RT—PCR测定药物作用后H2O2损伤PCI2细胞NrF2和HO-1mRNA的表达。结果MTT检测显示,与模型组比较,EEGLGZD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的PCI2细胞增殖率明显增加(P〈0.01);与EEGLGZD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细胞密度明显增加(P〈0.01)。RT—PCR检测显示,与模型组比较,EEGLGZD高剂量和低剂量组的PCI2细胞内NrF2和HO-1mRNA的表达明显增加。结论栝楼桂枝汤醇提物对H2O2诱导的PCI2细胞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NrF2和HO-1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循序渐进的步行计划联合口服硫酸氨基葡糖治疗膝骨性关节的疗效。比较2种不同步行频率和3种不同步行强度的疗效差异。方法:将该院门诊收治的64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根据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A组(每周步行3次)和B组(每周步行5次),每组各32例。所有患者均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18周,同时参与相应的循序渐进步行计划,并于治疗后第6周、第12周、第18周和第24周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2组患者第6周后的关节僵硬指标、日常生活困难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第12周的疼痛指标、日常生活困难指标与第6周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18周后B组患者的日常生活困难指标与第12周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间日常生活困难指标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第12周、第18周和第24周后,2组患者之间的自我效能指标、格登堡焦虑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循序渐进的步行计划联合口服硫酸氨基葡糖能明显改善膝骨关节炎症状;3次/周、3 000步/次的运动频率和运动强度的疗效显著且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NF-κB信号通路探讨电针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抗凋亡作用。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电针组。采用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再灌注损伤模型进行电针“曲池”、“足三里”穴治疗,运用逆转录PCR技术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脑组织NF-xBp65、Bcl-2、Bax的表达及血清中TNF-α浓度。结果:电针治疗“曲池”、“足三里”穴可调控NF—xBp65信号通路上的关键信号分子,同时可降低血清中TNF—α分泌,从而改善大脑缺血所致的神经元凋亡,因此电针可作为治疗脑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18.
太极拳运动想象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脑卒中患者功能训练中,上肢功能训练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云手”是太极拳最有代表性的基本动作,有研究提示太极拳运动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康复具有良好作用,但对太极拳运动想象在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方面未见相关报道。本研究采用太极拳“云手”运动想象对脑卒中患者职业康复进行相关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下腰痛(low back pain,LBP)通常发生在第4和第5腰椎或第5腰椎和第1骶椎间,大多由于劳损和缺乏运动造成。主动运动可以强化肌肉力量,减少下腰痛的发生并可缓解下背痛症状。我们采用健身气功易筋经中特定动作治疗下腰痛取得较为明显效果,并在此基础上采用表面肌电技术对其内在机制进行分析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