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71篇
  免费   270篇
  国内免费   264篇
耳鼻咽喉   48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28篇
基础医学   425篇
口腔科学   80篇
临床医学   490篇
内科学   258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71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208篇
综合类   1908篇
预防医学   1001篇
眼科学   58篇
药学   1008篇
  1篇
中国医学   864篇
肿瘤学   18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253篇
  2013年   240篇
  2012年   358篇
  2011年   440篇
  2010年   517篇
  2009年   485篇
  2008年   529篇
  2007年   553篇
  2006年   484篇
  2005年   452篇
  2004年   341篇
  2003年   352篇
  2002年   335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167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病患者常见症状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生存质量的影响,以寻找提高其生存质量的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老年人抑郁量表、SF-36量表对23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常见症状及生存质量调查,并分析各种症状间的关系以及症状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结果 老年慢性病患者生存质量八大项目得分偏低.常见躯体症状包括躯体疼痛、头晕、疲乏、睡眠障碍发生率依次为25.73%、33.80%、25.00%、22.05%.常见心理症状焦虑和抑郁得分为38.35±7.26、8.71±5.21.且各种常见症状之间呈正相关(r=0.80~0.612,P<0.05),各种常见症状与生存质量呈负相关(r=-0.175~-0.623,P<0.05).结论 在老年慢性病患者居家护理过程中,须及时采取积极有效护理措施控制或减轻病人症状,且躯体症状护理与心理护理应并重,措施实施与原因排查应同步,主要症状与次要症状要兼顾,以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一氧化氮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一氧化氮(NO)的变化及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糖尿病1月(DM1),糖尿病3月(DM3)和糖尿病5月(DM5)组,一次性腹腔注射链佐菌素(STZ)诱发糖尿病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视网膜组织VEGF的表达情况,并检测各组视网膜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和NO含量变化。结果:3个月时,糖尿病大鼠视网膜VEGF表达增强,NOS活性增强,NO含量增高,5个月时,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表达进一步增强,而NOS活性开始减弱,NO含量减少,结论:糖尿病大鼠视网膜VEGF的过度表达和NOS活性,NO含量的变化在DR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大肠埃希菌多药外排泵AcrAB-TolC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菌产生抗生素耐药的方式有多种,其中包括对药物的水解或修饰、作用靶位的改变,减少或阻止药物进入菌体细胞等。阻止药物在菌体内积聚是细菌产生抗生素多重耐药的重要手段之一,由细菌的主动外排系统介导。主动外排系统是指细菌细胞内膜存在能量依赖性蛋白质外排泵,通过主动外排作用,将药物从菌体内排出,使达到作用靶位的药量明显减少,不足以发挥杀菌或抑菌作用。根据能量来源的不同,主动外排系统可分为质子依赖型多药耐药泵和ATP依赖型多药耐药泵二种类型,原核生物以前者为主[1]。AcrAB-TolC系统是大肠埃希菌产生多药耐药性最重要的系…  相似文献   
14.
消化性溃疡是指胃或十二指肠黏膜呈局限性组织缺损,其中表浅者为糜烂,深达肌层者为溃疡.患者临床表现为上腹部具有周期性、节律性的疼痛,或伴有暖气、泛酸等症状.属于中医胃脘痛范畴,也是当今消化系统常见病与多发病之一.笔者出生于九代中医之家,行医已40年.以前治疗疾病多是采用传统中医辨证治疗,效果并不明显,且疗程长,病人还有煎药和服药的烦恼.  相似文献   
15.
张伟  宋洪涛  张倩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22):2867-2871
目的:采用多元定时释药技术制备雷公藤胃漂浮缓释制剂.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以90%十八醇为助漂剂制得空白胃漂浮微丸.使用流化床包衣设备,制备载药胃漂浮微丸.再以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作为内溶胀层材料,以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作为外控释层材料进行包衣制备胃漂浮定时释药包衣微丸.等量称取控释层包衣增重分别为0%,8%,12%,15%,22%的包衣微丸,混均装入硬胶囊中,即得雷公藤胃漂浮缓释胶囊.结果:当溶胀层处方及用量固定后,通过控制控释层的厚度,可使包衣微丸在预期的不同时间定时释药.将几种控释层增重不同的包衣微丸混合后制成雷公藤胃漂浮缓释胶囊,在溶出介质中,均立即起漂,包衣微丸8 h漂浮率大于80%,并于不同时间依次释药,从而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缓释特征.结论:采用多元定时释药技术制备而成的雷公藤胃漂浮缓释胶囊具有良好的漂浮性能和缓释特性.  相似文献   
16.
膳食纤维降血脂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膳食纤维降血脂作用的研究进展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着重介绍膳食纤维的物理特性,尤其是粘性对降血脂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小鼠吗啡依赖纳洛酮催促戒断跳跃反应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稳定的小鼠吗啡依赖纳洛酮催促戒断跳跃反应模型。方法小鼠连续皮下注射吗啡,以纳洛酮催促戒断跳跃反应为指标,调整吗啡给予天数(5,6,7,10d)、吗啡累积剂量(360,560,640,945,1100,1105,1200mg/kg)、每日给予吗啡的频数[一天二次(bid),一天三次(tid)]、纳洛酮催促紧前给予吗啡与否、以及纳洛酮剂量(10,20mg/kg),建立四个造模方案包括八个子方案。结果方案A、B2、C2吗啡组小鼠跳跃反应率未达100%;方案B1、C1、D2、D3、D4吗啡组小鼠跳跃次数变异系数较大。方案D1采用小鼠连续皮下注射倍增剂量的吗啡,tid×6d,每日每次剂量分别为5,10,20,40,80,160mg/kg;第7天皮下注射吗啡160mg/kg,3h后腹腔注射纳洛酮10mg/kg,吗啡组小鼠可产生显著的跳跃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变异系数小(CV为0.22),该方案吗啡依赖小鼠跳跃反应次数适度,离散度小。结论选用方案D1可建立稳定的小鼠戒断跳跃反应模型。  相似文献   
18.
放线菌素23-21属放线菌素类抗癌抗生素,由浅黄色链霉菌产生,该菌从中国福州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采用裸小鼠人鼻咽癌细胞系(CNE-2Z)和人胃癌细胞系(MGc-803)两种移植模型观察了放线菌素23-21的作用。放线菌素23—21 50μg/kg,对CNE-27移植瘤和MGc803移植瘤的抑制率分别为58.4%(P<0.05)和68.7%(P<0.05)。肿瘤生长曲线显示,治疗组肿瘤生长缓慢。电镜检查,治疗组瘤细胞可见核仁分离和微球体形成。提示放线菌素23-21可能有抑制核仁rRNA合成的作用。在有效剂量下,未见重要脏器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9.
抗抑郁药佐治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建清 《海峡药学》2006,18(4):169-170
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与神经精神心理因素的关系,以及各类型抗抑郁药佐治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原发性肝癌遗传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遗传因素与福建省原发性肝癌的关系,应用多种对照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100个原发性肝癌和200个对照家系进行了遗传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显示,原发性肝癌先证者一、二级亲属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病率,分离比为0.04146~0.08654,遗传度加权均值为63.52±4.22%。提示原发性肝癌系多基因遗传病,遗传易感性是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之一,原发性肝癌的发生是遗传和环境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