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6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76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208篇
预防医学   2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1篇
中国医学   1480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57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是引起腰腿疼痛最常见的原因。笔者自2004年6月~2007年12月采用胶原酶溶解术合养肝健腰方(A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疗效满意,并分别与胶原酶溶解术合腰痹通胶囊(B组)治疗的60例及单用胶原酶溶解术治疗的60例(C组)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滋膵通脉饮对高糖诱导的大鼠H9c2心肌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将20只无特定病原级Sprague Dawley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血浆组和滋膵通脉饮组,每组10只。滋膵通脉饮组大鼠每天给予10 mL·kg-1滋膵通脉饮灌胃,空白血浆组大鼠给予等剂量灭菌超纯水灌胃,连续灌胃7 d,采集腹主动脉血,分离血浆备用。取对数生长期H9c2心肌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和滋膵通脉饮组,分别加入稀释后的胎牛血清、空白血浆组血浆及滋膵通脉饮组血浆,每组设置体积分数5%、10%、15%的浓度梯度,应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法检测各组H9c2心肌细胞增殖情况,筛选最佳含药血浆浓度。取对数生长H9c2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诱导组、高糖诱导+中药含药血浆组、高糖诱导+恩格列净组,正常对照组细胞不加任何药物干预,高糖诱导组细胞加33.3 mmol·L-1 D-葡萄糖和体积分数10%空白血浆组血浆,高糖诱导+中药含药血浆组细胞加33.3 mmol·L-1 D-葡萄糖和体积分数10%滋膵通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健脾补肾法对结直肠癌裸鼠移植瘤模型Klotho及铜死亡相关蛋白FDX1及LIAS的影响。方法:将16只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分为对照组和中药组,每组各8只,对照组用0.4 ml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中药组用0.4 ml健脾补肾类中药颗粒灌胃。2组裸鼠培育14 d后,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Klotho及铜死亡相关蛋白FDX1、LIAS的表达情况。结果:2组造模后致瘤率均达100%,中药组裸鼠精神及活跃程度较好;2组灌胃14 d后各死亡1只。2组裸鼠肿瘤的质量及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裸鼠肿瘤组织中Klotho蛋白、FDX1蛋白阳性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裸鼠肿瘤组织中LIAS蛋白表达均呈阴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补肾法可上调结直肠癌裸鼠移植瘤模型抑癌基因Klotho蛋白及铜死亡相关蛋白FDX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基于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信使RNA(mRNA)表达谱探讨百事乐胶囊(贯叶金丝桃、人参、姜黄)调控慢性应激抑郁症模型大鼠海马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百事乐胶囊高、低剂量组(2.88、0.72 g·kg-1),每组8只;采用28 d慢性温和不可预测性应激联合孤养的方式构建抑郁症大鼠模型,造模同时灌胃给药,每日1次。采用开野试验和新奇摄食试验评价大鼠模型的抑郁样行为;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采用高通量芯片测序筛选出组间差异的海马组织lncRNA/mRNA表达谱,预测差异表达的lncRNA靶基因,并取lncRNA、mRNA的差异共集基因;对差异共集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Western Blot法验证差异性蛋白胰岛素生长因子2(Igf2)、核糖体蛋白L36(Rpl36)的表达情况。结果 (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4 min内的水平、垂直活动量均显著降低(P<0.01),摄食潜伏期显著延长(P<0.01),血清TNF...  相似文献   
15.
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简称为食药物质,传统中医药常使用食药物质来防治疾病或养生保健。随着我国大健康产业的迅速发展,食药物质成为健康领域关注的热点。近年来,随着食药物质品种的增加,研发产品的创新种类和应用增多,拟新增食药物质的安全性问题成为关注重点。现综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开展的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管理试点工作的9种试点食药物质的食用与药用价值、安全性和不良反应、国内部分省份风险监测内容和方案,以期为9种试点食药物质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为食药物质的合理应用和资源开发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结合指纹图谱技术探讨槐花散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作用机制及潜在质量标志物。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各药味的活性成分,以UC为疾病背景构建网络图,预测槐花散抗UC药效作用靶点,采用UC动物模型对预测靶点进行实验验证;收集不同厂家共10批次槐花散测定指纹图谱,筛选槐花散潜在质量标志物,并利用分子对接对槐花散潜在质量标志物和预测靶点进行虚拟验证。结果: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得到25个槐花散的活性成分和105个共有靶点,通过分析筛选出槐花散共5个潜在药效靶点为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β、蛋白激酶(AKT1)、抑癌基因(TP53)。体内实验结果表明槐花散能明显改善UC小鼠的便血症状和疾病活动指数,增加UC小鼠的体质量,降低血清中促炎因子TNF-α、IL-6的含量;下调小鼠结肠组织中的Tnfa、Il1b和Akt1 mRNA的表达,上调Il6、Tp53 mRNA的表达。通过指纹图谱共获得8个共有峰,筛选并指认出5个潜在质量标志物,将其与上述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发现槲皮苷、胡薄荷酮、新橙皮苷及柚皮苷与5个靶点的结合能均小于-4 kJ/mol。结论:槐花散调节IL-6、TNF-α、IL-1β、AKT1及TP53等靶点改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可能与槐花散中质量标志物作用于上述靶点有关。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早期应用刺五加注射液与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糖尿病性脑梗塞神经功能缺损的效果。方法 观察组 (16例 )和对照组 (14例 )的基础治疗相同 ,观察组加用刺五加注射液 ,并口服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 2组均治疗 2个疗程 (2周为 1个疗程 ) ,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 ,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 临床总有效率观察组为 93.7% ,对照组为 6 4 .3% ,2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 (χ2 =4 .0 5,P <0 .0 5) ;基本治愈加显著进步率观察组为 75.0 % ,对照组为 35.7%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χ2 =4 .6 6 ,P<0 .0 5)。结论 早期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显著改善急性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减少病残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鳖甲汤鳖甲先煎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影响鳖甲汤中氮含量的因素。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鳖甲汤中的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鳖甲的粉碎度和煎煮时间对鳖甲汤中氮含量的影响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鳖甲入汤剂以粉碎过60目筛、加10倍量水、先煎1.5小时为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制定复方葶苈子胶囊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黄芩、桂技、甘草进行TLC鉴别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的黄芩苷含量。结果 :黄芩苷的回归方程A =90 8 7176C 10 7 76 6 8,r=0 9992。平均回收率为 97 3% ,RSD为 1 2 6 %。结论 :黄芩、桂枝、甘草的TLC鉴别具有专属性 ;黄芩苷的测定方法稳定 ,重复性好 ,可作为制定复方葶苈子胶囊质量标准的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