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9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9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1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09篇
内科学   51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72篇
综合类   196篇
预防医学   40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68篇
  1篇
中国医学   91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140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2 毫秒
21.
目的探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及实施效果。方法对收治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疑似和确诊患者制定包括标准预防、隔离消毒和医疗废物管理等医院感染综合防控措施,并评价措施实施后的效果。结果经过严格落实综合防控措施后,未发生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引起的其他患者、患者家属以及医务人员交叉感染。结论严格执行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可以有效避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利用无症状侧的尺神经横截面积作为参考值来评价患侧尺神经厚度变化的方法是否有 效。方法:收集单侧尺神经病变患者47 例为病变组,选取同期招募正常志愿者60 例为对照组,利用高频超 声测量尺神经横截面积,比较病变组无症状侧与对照组的差异性,病变组治愈后再次用超声复查无症状侧 尺神经横截面积,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性。结果:病变组无症状侧4 个位置的尺神经横截面积与对照组比 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后,病变组无症状侧尺神经横截面积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0.05)。结论:单侧尺神经病变患者的无症状侧也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病变,使用无症状侧的尺神经 横截面积作为参考值来评估患侧的方法有限制。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与分析急性胰腺炎(AP)合并肺损伤(LI)的孕期大鼠组织中Bax及Bcl-2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Wistar孕期大鼠组1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P组和AP-LI组,每组各4只。大鼠AP-LI模型采用牛磺胆酸钠自胆胰管注入建立,AP组给予甲强龙预防LI。3组在建模后12h进行胰腺、肺损伤病理评分,测定肺组织内细胞凋亡,RT-PCR法测定肺组织Bax及Bcl-2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孕鼠一般情况较好,解剖胰腺和肺外观无明显改变;AP组与AP-LI组一般情况较差,肺表面可见暗红色斑块,解剖胰腺质硬。AP-LI组、AP组的胰腺与肺组织病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AP-LI组的评分也高于AP组,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Bax及Bcl-2mRNA的表达均很弱,AP-LI组(P0.05)、AP组的Bax及Bcl-2mRNA表达较对照组各时点均明显增强,P-LI组也明显高于AP组(P0.05)。AP-LI组、AP组、对照组的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26.33±3.22)%、(7.29±1.44)%和(1.33±0.21)%,3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392,P0.05)。结论:AP合并LI可增强孕期大鼠Bax及Bcl-2基因的表达,促进细胞凋亡,肺组织细胞凋亡与Bax、Bcl-2基因表达参与了AP合并LI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24.
卵圆孔未闭(PFO)是目前成人中最为常见的先天性心脏异常之一。近年来的许多研究表明,PFO与不明原因卒中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封闭卒中高危人群开放的卵圆孔,有望降低卒中发生率。另外,也发现PFO与减压病、偏头痛、晕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等多种病症的发病有关,闭合卵圆孔可能有益于上述患者。本文报道1例发作性晕厥的患者,经胸超声心动图声学造影(cTTE)提示PFO可能,完善经食管超声心动图+cTEE明确PFO存在,故考虑PFO相关心原性晕厥可能性大,遂行冠状动脉导丝联合球囊下经导管介入封堵术。术后半年患者无晕厥再发。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高盐饮食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脏的影响及左旋氨氯地平的干预作用。方法自发性高血压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盐组(含0.4%Na Cl饲料喂养,n=10)、高盐组(含4%Na Cl饲料喂养,n=10)、高盐+左旋氨氯地平干预组(含4%Na Cl饲料喂养+左旋氨氯地平灌胃,n=10),喂养14周。尾动脉测压仪测量尾动脉收缩压。14周时摘取双层肾脏计算双肾肥大指数,HE、Masson染色观察肾脏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结果与正常盐组相比,高盐组大鼠收缩压第6周时明显升高(P0.05),高盐+左旋氨氯地平干预组收缩压低于正常盐组和高盐组(P0.05)。与正常盐组相比,高盐组、高盐+左旋氨氯地平组的双肾肥大指数显著增高(P0.05)。高盐组肾小球球囊黏连、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高盐组肾脏组织TGF-β1的表达高于正常盐组,而高盐+氨氯地平组肾脏组织TGF-β1表达较另外两组低。结论长期高盐饮食可引起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升高、肾小球球囊黏连、肾小管间质纤维化。高盐饮食所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纤维化可能与TGF-β1的过表达有关。左旋氨氯地平能有效降压、减少肾纤维化,可能与降低TGF-β1的过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湖北省十堰地区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及其基因IVS6+95(C/G)多态性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ACS患者219例,其中男性125例。女性94例.平均年龄63.25岁。健康对照者212例,其中男性114例.女性98例,平均年龄59.66岁。取血液标本.应用荧光探针聚合酶链反应和基因芯片技术对其PAP-A基因IVS6+95(C/G)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PAPP—A浓度。结果ACS组PAPP—A显著高于对照组[(45.92±18.39)pg/mL vs 5(4.11±0.83)pg/mL],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亚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82.42±26.41)pg/mL]和不稳定心绞痛(UAP)组[(30.52±12.62)pg,mL]血浆PAPP-A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AMI组与UAP组相比差异也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ACS组GG、GC、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3.38%、41.09%、15.53%,对照组GG、GC、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0.00%、43.40%、6.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C等位基因频率在ACS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3.93%、36.07%和71.70%、28.30%,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CS组和对照组.各类基因型人群PAPP—A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PP-A及其基因IVS6+95(C/G)多态性与ACS相关.C等位基因和CC基因型是ACS发病的易感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胍丁胺鞘内注射对骨癌痛大鼠痛行为及脊髓趋化因子CXC配体13(CXCL13)表达的影响。方法 成年雌性SD大鼠60只,体质量200~2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假手术组(A组)、骨癌痛组(B组)、骨癌痛+胍丁胺组(C组),各20只。B、C组采用大鼠胫骨上端骨髓腔内注入Walker 256癌细胞的方法建立骨癌痛模型,A组胫骨髓腔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B、C两组鞘内置管。造模成功后,C组鞘内注射胍丁胺160 mg/kg,连续6天;B组鞘内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续6天;A组不作处理。于造模后第12天用von Frey丝测定3组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痛阈测定结束后,麻醉处死大鼠,取脊髓组织,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CXCL13在神经元中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分析CXCL13蛋白表达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CXCLl3 mRNA的表达。结果 建模后12天,与A组比较,B、C组大鼠MWT明显低于A组,与B组比较,C组MWT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模后12天,与A组比较,B、C组大鼠CXCL13在脊髓背角神经元中表达增加,CXCL13蛋白及其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B组比较,C组大鼠CXCL13在脊髓背角神经元中表达降低,CXCL13蛋白及其mRNA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 鞘内注射胍丁胺可有效改善大鼠骨癌痛痛觉过敏行为,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大鼠脊髓CXCL1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Wiltse入路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2年8月收治的54例单节段腰椎滑脱患者,采用TLIF术式行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其中Wiltse入路组31例,传统后正中入路组23例。术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滑脱程度、节段分布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比较两组术前1d、术后24h、术后1周外周血肌酸激酶含量;并分别于术前1d、术后3d及术后3、6个月和1年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s,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以及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滑脱角、椎体滑移度、椎间盘高度比较综合评价手术效果。根据术后1年腰椎X线片和CT平扫+三维重建评价腰椎序列、滑脱椎体复位及椎间植骨融合(根据Bridwell椎间融合评价标准)情况。结果:Wiltse入路组手术时间72.6±7.5min(65~85min),术中出血量86.8±78.9ml(80~175ml),术后引流量90.5±56.2ml(85~170ml);后正中入路组手术时间79.0±6.7min(75~95min),术中出血量285.6±36.4ml(280~330ml),术后引流量195.6±20.7ml(190~220m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iltse入路组术后24h外周血的肌酸激酶平均为271.4±128.6U/L(260~400U/L),而后正中入路组为553.7±201.5U/L(500~780U/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VAS及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iltse入路组术后3d腰痛VAS评分(4.5±1.6分)明显优于传统后正中入路组(6.9±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和1年随访时两组间VAS评分和OD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Bridwell椎间融合评价标准,后正中入路组Ⅰ级融合13例(56.5%),Ⅱ级融合10例(43.5%);Wiltse入路组Ⅰ级融合18例(58.1%),Ⅱ级融合13例(41.9%),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平扫+三维重建均显示椎体间获得骨性融合。术前、术后两组患者在滑脱角、椎体滑移度、椎间盘高度等影像学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iltse入路TLIF术式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症可获得与传统后正中入路TLIF相似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效果,并且Wiltse入路TLIF术式具有操作更方便、对组织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29.
目的通过与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相比较,探讨细胞DNA倍体检测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门诊就诊随机行DNA倍体检测或TCT检筛的2 456例患者,出现异常者进一步完成DNA倍体检测+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阴道镜宫颈活检三联检查,对筛查阴性但妇检怀疑异常者也需进一步行阴道镜宫颈活检。以宫颈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方法对诊断宫颈病变的临床意义。结果 515例妇女完成了病理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计算两种方法在筛查CINⅡ以上宫颈病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细胞DNA定量分析方法为灵敏度为62.92%,特异度为89.91%。而液基细胞学检查方法则灵敏度为46.06%,特异度为63.14%。结论细胞DNA定量分析方法较TBS能明显提高宫颈癌普查的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30.
目的:分析脑血管支架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寻找对策。方法选择脑供血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224例(248枚)。分析围手术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224例脑血管支架患者出现并发症19例(8.2%)。其中死亡4例(1.8%)、轻度残疾2例(0.8%)、无后遗症13例(5.8%)。颅外动脉支架14枚,颅内动脉支架7枚。颅外支架并发症远高于颅内支架;颅内支架(42.8%)严重并发症高于颅外支架(7.1%)。合并糖尿病或高血压是支架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前4年和后4年的手术并发症发病率分别为11.7%、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锁骨下动脉支架、椎动脉起始部支架是相对安全的手术;颅内动脉支架、颈内动脉起始部支架风险性较高。严格的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临床医师的操作技术与经验是影响脑动脉支架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