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晶状体悬韧带松弛及隐匿性晶状体不全脱位继发青光眼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 依据21例(21只眼)晶状体悬韧带松弛及隐匿性晶状体不全脱位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原因,针对性地采用品状体超声乳化术、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植入或囊袋植入及房角分离术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结果 术后眼压控制理想,随访6个月至半年,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术后视力不同程度提高或保持不变,16只眼视力提高,3只眼视力保持不变,2只眼视力因并发症轻度下降.结论 充分认识晶状体悬韧带松弛及隐匿性晶状体不全脱位继发青光眼的临床特点,并与其它类型青光眼加以鉴别,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均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0):3848-3849
研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10月的冠心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患者20mg/d,治疗组患者40mg/d。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生化指标、肝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丙氨酸转氨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优于低剂量阿托伐他汀,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观察血小板抗体检测阴性和阳性患者血小板输注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其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1~6月该院血小板抗体检测的病例60例。血小板抗体检测使用固相凝集法。结果 60例血小板输注患者共检测到血小板抗体26例,阳性率为43.3%,其中白血病阳性率为44.4%,再生障碍性贫血阳性率为41.6%,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阳性率为37.5%,恶性肿瘤阳性率为45.5%,各类疾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小板输注次数<3次、3~8次和>8次的患者血小板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23.8%、46.7%和77.8%,各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血小板抗体阴性和阳性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率分别为20.6%和69.2%,抗体阴性组显著低于阳性组(P<0.01)。血小板抗体阴性患者血小板输注后1 h和24 h CCI值分别为(8.12±1.24)×109/L和(5.03±0.74)×109/L,均显著高于阳性组的(6.77±0.81)×109/L和(3.93±0.61)×109/L(P>0.05)。结论血小板抗体阳性的患者具有较高的血小板无效输注发生率,相容性血小板配型试验是预防免疫性血小板无效输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河南科技大学附属三门峡市中心医院2010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4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4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男女比例为1.71∶1,平均发病年龄为(59.34±6.29)岁;有19例误诊,误诊率为41.30%;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为骨痛,占60.86%(28/46);免疫分型以Ig G型为主,占48.89%;78.26%(36/46)的患者X线显示骨骼异常改变。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表现较多,在临床上有较高的误诊率,骨髓检查为主要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05.
布鲁菌(Brucella)是革兰阴性小杆菌,主要引起的布鲁菌病(Brucellosis),属于动物源性的人畜共患疾病[1].该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初期往往不典型症状较多,容易误诊.  相似文献   
106.
目的:对比胃肠道手术后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疗法与肠外营养支持疗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04例胃肠道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2例,研究组采用早期序贯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疗法,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支持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及住院时间。结果:(1)研究组患者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研究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肠道手术后采用序贯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疗法的临床效果优于肠外营养支持疗法,可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态,促进早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7.
目的:对比酶联免疫法(ELISA)与电化学发光法(ECLIA)检测甲胎蛋白(AFP)肿瘤标志物的结果。方法65例肿瘤患者,采集血清标本,分别运用ELISA、ECLIA检测各标本中AFP水平,对比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结果 ECLIA检测AFP阳性率为53.8%, ELISA检测AFP阳性率为52.3%,两种方法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ELISA和ECLIA检测AFP含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LISA和ECLIA具有高度相关性。结论 ELISA、ECLIA检测AFP肿瘤标志物具有高度一致性,可准确反映其水平,无显著差异,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对应检测方法,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测定与分析。方法24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式对患儿血清中IgM抗体进行检测,并以患儿年龄、性别等为依据相应的统计分析。结果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阳性检出率和患儿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组比较其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n)、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年龄<3岁的儿童其阳性率为31.3%,以RSV检出为主,其次为Mp;年龄>3岁的儿童其阳性率为44.8%,以Mp为主,其次为Cpn。结论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监测可作为急性期感染的一项重要指标,其可为临床诊疗及合理用药提供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宣痹消痛方联合甲氨蝶呤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临床疗效及对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聚角蛋白微丝蛋白抗体(AFA)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95例RA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9例,两组均给予口服甲氨蝶呤片,7.5~20mg/次,1次/周;美洛昔康片,7.5~15mg/次,1次/d;对照组口服白芍总苷胶囊,2粒/次,3次/d;观察组采用宣痹消痛汤内服。两组疗程均为4个月。记录治疗前后关节晨僵时间、休息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关节压痛数和肿胀指数(包括28个关节)、肿胀关节指数、双手握力及日常生活能力健康评估(HAQ)变化情况;检测治疗前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抗-CCP,AFA和TNF-α水平。结果:经Ridit分析,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关节晨僵时间、休息痛、关节压痛数和肿胀指数、肿胀关节指数和HAQ和双手握力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ESR,CRP和R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抗-CCP,AFA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甲氨蝶呤片等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宣痹消痛汤能减轻临床症状、体征,控制疾病的活动度,减轻RA骨和软骨损坏,临床疗效优于白芍总苷胶囊。  相似文献   
110.
目的:不断提升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和患者安全是医务工作者追求的永恒主题,而医疗、护理、药物不良反应、可疑医疗器械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无疑会降低医疗质量、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加强对医院不良事件的监督与防范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课题。我院自2012年9月开始推行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管理机制,获得较好成效,保障了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