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6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6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01.
鼻咽癌是我国南方地区的常见肿瘤,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手段,而放疗后口干燥症是鼻咽癌放疗后普遍存在的严重并发症。以往的治疗方法以对症治疗为主,但不良反应多,疗效不满意。2000年以来,有报道,对口咽、喉咽、喉部肿瘤患者放疗前将一侧颌下腺转移到颏下区,放疗结束后发现转移的颌下腺可持续分泌唾液,无一例患者出现口干。  相似文献   
102.
目的通过检测并比较恶性肿瘤感染患者与恶性肿瘤非感染患者降钙素原(PCT)和内毒素(ET)水平,分析两项指标在恶性肿瘤患者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后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该院就诊的53例疑似CRBSI的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PCT和ET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CT和ET对恶性肿瘤患者行PICC后发生CRBSI的评估价值。结果感染组25例,非感染组28例。感染组患者血清中PCT和ET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和ET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6、0.703,两项指标联合检测的AUC为0.844。结论PCT和ET在行PICC后发生CRBSI的恶性肿瘤患者中均具有诊断价值,两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03.
鼻咽癌是我国南方地区的常见肿瘤,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手段,而放疗后口干燥症是鼻咽癌放疗后普遍存在的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在术后胃癌患者化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确诊为胃癌且已行手术治疗及具有化疗适应症的患者6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4例按常规方案化疗,两组化疗前30分钟均给予盐酸恩丹西酮注射液8mg静脉注射预防消化道反应;治疗组8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化疗前1天开始每日静脉给予奥美拉唑40mg,用至化疗结束后2天,观察患者的进食量、恶心、呕吐情况.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Ⅱ~Ⅲ度进食量变化发生率分别为分别为26.5%和4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Ⅱ~Ⅲ度呕吐发生率分别为20.6%和3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可明显减轻术后胃癌患者化疗引起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及其对患者食欲的影响,可提高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华蟾素胶囊联合介入治疗肝癌3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20年1~12月接诊的6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华蟾素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Child-Pugh评分、卡氏评分(KPS)变化,及免疫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hild-Pugh评分低于对照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免疫功能指标均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免疫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华蟾素胶囊能够提高肝癌介入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肝功能储备和生存情况,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观察放疗前冰敷对放射性皮肤反应的预防效果。方法对96例放疗患者随机选择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对照组48例。观察组除给予常规皮肤护理,每次放疗前予以冰敷放疗区皮肤。对照组给予常规皮肤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放疗后皮肤反应。结果两组皮肤放射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疗前冰敷放疗区皮肤可预防放射性皮肤反应。  相似文献   
107.
108.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单药周剂量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45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年龄≥65岁)应用吉西他滨8001000 mg/m2,第1、8天,31000 mg/m2,第1、8天,34周为1个周期,至少治疗2个周期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全组总有效率为26.7%(12/45),临床受益率为71.1%(32/45),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为4.2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8.3个月,1年生存率为31.1%(14/45),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皮疹和肝肾功能受损。结论吉西他滨单药周剂量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耐受性较好,生活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109.
110.
摘 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230例初治转移鼻咽癌的独立预后因素以及治疗模式,筛选出预后较好亚组,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3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初治鼻咽癌转移病例纳入本研究,中位年龄48岁,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为骨(67.0%)?肝(32.6%)?肺(15.7%)等,全部患者至少接受1个疗程的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中位化疗周期为5个,将预后不利因素纳入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中分析? 【结果】 全组中位随访时间为21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24个月,3年?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27.8%?16.7%?化疗的整体反应率?有效控制率分别为55.6%?89.1%,其中CR/PR?SD?PD分别为55.6%?33.5%?10.9%?影响总生存的独立不利预后因素包括:卡氏评分KPS 245 U/L(P < 0.01)?化疗周期1 ~ 3个(P < 0.001)?转移灶化疗疗效为PD或SD(P < 0.001)?原发灶未接受放疗(P < 0.001)?转移灶未接受处理(P < 0.001)?转移灶的化疗疗效与KPS?是否合并肝转移?化疗周期?乳酸脱氢酶?是否合并多器官转移?转移数目是否超过3个等因素有关?【结论】 基于KPS?N分期?是否合并肝转移?转移数目?血红蛋白?乳酸脱氢酶?化疗疗效等7个独立预后因素有助于预测患者的生存,同时也有助于临床上更好的筛选出预后较好的群体?部分预后较好的患者采用积极的治疗方式包括4个或超过4个周期的化疗?原发灶放疗?转移灶处理等能有效患者的提高总生存,甚至获得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