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3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36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了探讨健康教育在基本消灭血吸虫病地区防治中的作用,应用视听手段、人际传播和血防实物对成年居民进行教育干预后,目标人群血防知识及格率和血吸虫病检查态度正确率分别比干预前至少提高16 .8 % 和19.0 % ,查病依从率和自觉查灭螺人数比例分别比干预前至少提高12 .6 % 和47 .9 % 。参加改水、改厕和牲猪圈养等防治活动的居民明显增多。A、B两村人群血吸虫感染率分别由干预前的1 .2 % 和0.6% 降为0 和0 。健康教育是鼓励居民积极参加防治活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2.
目的调查长江南岸一山丘型血吸虫病传播阻断示范区内血吸虫病传播的高危风险因素。方法收集长江南岸一山丘型血吸虫病传播阻断示范区2016、2017年人畜血吸虫病疫情资料及相关数据。另在示范区内选取乌石河滩、水泥沟、田间沟、泄洪沟、干渠、荒地、荒滩等7个调查点,在相应区域内以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样开展钉螺调查,捡获的钉螺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进行血吸虫核酸检测。连续3个月在7个调查点捕捉野鼠,每月投放1次鼠笼或鼠夹,每次持续3 d。捕获的野鼠取肝脏组织,匀浆后显微镜下检查虫卵,应用毛蚴孵化法检测野鼠粪便和在调查区域内检获的所有肉眼观察到的野粪。结果该示范区2016、2017年本地居民共查病12 232人次,血清血吸虫抗体阳性152例,无粪检阳性病例。本地耕牛血检688头次,血清血吸虫抗体阳性1头,无粪检阳性病畜。7个调查点共调查钉螺2 152框,捡获钉螺1 401只,其中活螺为427框1 398只,平均密度为3.27只/框。LAMP检测结果显示,24管钉螺(每管15只钉螺)混合DNA中,5管呈阳性反应,分布在水泥沟、田间沟、干渠等3个调查点。投放鼠笼或鼠夹共825个,捕获野鼠35只,分布在除乌石河滩的其余6个调查点。野鼠粪便孵化均为阴性,肝脏组织镜检发现2只野鼠感染华支睾吸虫。购得的2份野猪肝脏和1只野兔,镜检和粪便孵化均为阴性。捡获野粪137份,较多的2个调查点分别为54份和44份,野粪来自牛、羊、马、猪、犬等5种家畜,其中牛粪最多(66份),猪粪最少(4份)。经毛蚴孵化检查,26份野粪为阳性,阳性率为19.0%,其中牛粪15份阳性,马粪、羊粪、猪粪、犬粪分别为2、3、3、3份阳性。结论示范区内人群调查未见血吸虫感染。示范区的有螺环境内存在多种家畜传染源格局,家畜野粪阳性率为19.0%,是该类地区血吸虫病传播的高危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73.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我国血吸虫病综合防控的重要措施之一,可提高流行区居民参与血防工作的依从性,有效避免或减少人群血吸虫感染。近年来,我国血吸虫病综合防控成效显著,已实现了传播控制目标,正向传播阻断乃至消除目标迈进。本文就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在我国血吸虫病防控中的作用及当前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在消除阶段推进血吸虫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74.
目的 了解和分析江西省重点寄生虫病的流行现状,并为制定全省“十三五”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2014年全国第3次人体重点寄生虫感染现状调查方案,结合江西省具体情况开展调查。其中土源性线虫和肠道原虫调查以生态区为基础,按照经济条件和地理方位进行分层整群抽样;华支睾吸虫的调查在农村地区与土源性线虫调查一并进行,在城镇地区以随机整群抽样法进行调查。 结果 在全省32个县的92个调查点共计调查了23 606人,其中21 569人接受了肠道原虫检查,1 486名儿童接受了蛲虫卵检查。全省共查出肠道寄生虫20种,感染率为9.64%,推算全省肠道寄生虫感染者约429.6万人。儿童蛲虫感染率为13.73%,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为0.58%,肠道原虫感染率为1.42%,目标人群弓形虫阳性率为7.50%。 结论 江西省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呈下降趋势,华支睾吸虫感染率在局部地区明显上升,全省寄生虫病防治工作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鄱阳湖区域日本血吸虫病患者Survivin、p53、E-cadherin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选择鄱阳湖区域确诊为慢性与晚期血吸虫病患者(151例)的胃黏膜标本(其中萎缩性胃炎49例,胃黏膜异形增生30例,不完全性大肠上皮化生34例,胃癌38例)。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urvivin、p53、E-cadherin在正常黏膜、癌前病变、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Survivin蛋白在正常胃黏膜组织壁细胞可见阳性表达,而其他细胞几乎无表达。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在萎缩性胃炎、不完全性大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和胃癌各组分别为51.02%、58.82%、66.67%、86.84%,各组织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在正常胃黏膜、萎缩性胃炎、不完全性大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和胃癌各组分别为1.32%、16.33%、58.82%、76.67%、92.11%,各组织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adherin蛋白在正常胃黏膜表达率为100.00%,在萎缩性胃炎、不完全性大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和胃癌各组胃黏膜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83.67%、76.47%、63.33%、26.31%,各组织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p53、E-cadherin蛋白表达与胃癌的组织分化程度、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及pTNM分期有关(均P<0.05)。结论 Survivin、p53、E-cadherin蛋白可能参与血吸虫患者胃癌病变的发生发展,可作为较理想的标志物用于胃癌的早期诊断和转移预后的预警。更多  相似文献   
76.
1病例资料 患者,女,36岁,江西南昌市人。因口咽部瘙痒2个多月,按咽炎治疗无效而就诊医院。咽部检查发现1条虫体,挟出后置生理盐水,收集该虫产出的虫卵并对虫体染色制片。对成虫和虫卵进行观察,鉴定为同盘属吸虫(图1、2)。  相似文献   
77.
鄱阳湖区洲滩植被与钉螺空间分布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鄱阳湖区洲滩植被分布与钉螺孳生地的空间分布规律,以更好地利用遥感技术对洲滩钉螺孳生地进行监测。方法选择鄱阳湖区血吸虫病流行村附近的洲滩为调查点,用传统方法进行植被和钉螺调查,卫星定位仪(GPS)记录调查点的经纬度,并利用ArcGIS软件把地面调查数据矢量化。运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PCI9.0,对鄱阳湖区春季枯水期的卫星TM图像进行几何校正和非监督分类。然后,把矢量化的地面数据与卫星图片叠加,进行钉螺孳生地与植被关系的空间分布分析。结果鄱阳湖区洲滩植被可以被划分成3类地表类别,其中单一优势植被区为钉螺主要孳生类别,湿生植被区和混合杂草区为少螺或无螺类别。结论洲滩植被分布规律与钉螺孳生地关系密切,呈片状和带状分布,应用遥感技术能快速确定鄱阳湖区洲滩的钉螺孳生地。  相似文献   
78.
目的评价FE-2粪便分析工作站在人群寄生虫病调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由同一检验人员对同一份样品分别采用改良加藤法和FE-2粪便分析工作站法进行检测,比较2种方法的寄生虫检出率、耗时和成本等。结果 FE-2粪便分析工作站法对寄生虫的检出率为改良加藤法的1.198倍,其实际操作时间较后者缩短44%,但成本是后者的1.4倍。结论 FE-2粪便分析工作站法可提高寄生虫感染的检出率,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信息传播+防护技能培训+行为激励"健康促进干预模式控制鄱阳湖重疫区成年女性血吸虫感染的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方法选择饭湖村(实验组)和板山村(对照组)为研究现场,16-60岁成年女性为目标人群。1992年基线调查,1993-2009年应用健康促进模式干预实验组目标人群,并考核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1992)实验组和对照组血防知识知晓率、血防价值观正确率、接触疫水率和血吸虫感染率均无显著差异,接触疫水主要方式为生活性洗衣物。干预1年(1993)实验组血防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55.34%提高到84.85%(χ2=20.853,P<0.01),血防价值观正确率由干预前67.96%提高到95.96%(χ2=22.449,P<0.01),接触疫水率由干预前9.47%下降到5.07%(χ2=31.609,P<0.01),其中洗衣物接触疫水率由干预前7.20%下降到3.76%(χ2=25.252,P<0.01),血吸虫感染率由干预前19.42%下降到7.14%(χ2=6.507,P<0.05)。对照组同期上述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干预3-17年(1995-2009)目标人群血吸虫感染率为5.05%~8.10%。结论应用"信息传播+防护技能培训+行为激励"健康促进模式干预可有效控制重疫区成年女性居民血吸虫感染。  相似文献   
80.
目的 目的 探讨三峡工程蓄水对鄱阳湖区洲滩植被和钉螺的影响及变化规律。方法 方法 对鄱阳湖4块典型洲滩高、 中、 低3个高程地带, 以分层机械抽样、 定点导航方法进行时间跨度为8年的植被演替观察, 并同步调查钉螺分布情况, 分析不 同高程的植被优势群丛及钉螺分布变化规律。结果 结果 4块洲滩在三峡工程蓄水后的2004年和2008年, 平均水淹日数较蓄 水前的2002年分别减少了74.8 d和65.8 d。2005年以来, 鄱阳湖区洲滩植被空间分布格局发生了变化, 植被优势种群及分 布发生了演替, 多种植被有向湖心推进的趋势。在湖区14 m高程以上的洲滩, 湿生植被退化, 并逐步为中生性草甸替代; 在14 m以下高程洲滩, 苔草、 虉草大面积显现, 向湖心缓慢扩张, 湿生植被蓼子草面积扩大且下移。苔草群丛下检获的钉 螺相对较多, 但钉螺密度呈逐年下降趋势, 钉螺孳生地呈现向高程较低的地带迁移的趋势。结论 结论 三峡工程蓄水对鄱阳 湖的水文情势产生明显影响, 湖区洲滩植被出现了新的演替, 中生性草甸植被与钉螺呈现向洲滩低高程区域缓慢迁移的 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