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3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36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1血吸虫病诊断概述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是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目前血吸虫病诊断主要有基于粪便检查的病原学诊断和基于抗体或抗原检测的免疫诊断两大类。病原学检查方法不易检出轻感染度病人,特别是在疫区人群经反复化疗,感染度低情况下,加之群众对粪检的依从性差,已难以用于大规模查病。  相似文献   
32.
江西省一个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省部分山丘型血吸虫病疫区出现疫情回升态势。为了解这类疫区血吸虫病流行现状及疫情回升原因,以提出有效的防治对策,于1999年11月对江西省西北部的瑞昌市高丰乡永丰村进行了调查,报告如下。1概况 永丰村位于瑞昌市中部,属山丘型血吸虫病疫区。该村有8个自然村,人口 2 001人,其中到非疫区打工者667人;耕地约 120hm2,居民以种植水稻为主,并用新鲜粪施肥。村内大小灌溉沟渠纵横交错,穿绕村庄的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居民习惯在沟渠内洗衣、洗菜和洗刷粪具,粪便能直接污染有螺水源。 该村是世行贷款…  相似文献   
33.
本文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了江西省九江地区血吸虫病与肝癌的关系。结果为565例肝癌病例一对照研究发现血吸虫病史、疫区居住史的相对危险性分别为3.1和2.8(P<0.01);血吸虫病发病率、死亡率与肝癌死亡率的地理分布一致,血吸虫病疫区35~74岁人群肝癌死亡率明显高于非疫区,提示该地区的血吸虫病可能是肝癌的诱因之一。  相似文献   
34.
我国人体蠕虫感染有明显的地理分布特点和规律,如吸虫感染呈现随水系流域分布的规律,绦虫感染随地势三级阶梯而异,土源性线虫感染随温度带、干湿区域不同而呈不同的分布。  相似文献   
35.
全国晚期血吸虫病治疗救助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全国晚期血吸虫病治疗救助情况,并提出相关对策。方法采取查阅疫情统计资料、治疗救助医院考察、入户访谈病人等方法收集资料,了解全国晚期血吸虫病治疗救助情况。结果 2001~2008年全国晚期血吸虫病人治疗覆盖率逐年上升,2008年达70.67%,较2001年(27.96%)增加了1.5倍,但晚期血吸虫病人占血吸虫病人的比例也呈逐年上升趋势,2008年达7.27%,较2001年(3.13%)增加了1.3倍。新发现的晚期血吸虫病人数未显著减少,维持在2100~3000人之间。治疗救助工作由各级卫生部门组织实施,通过采取制订相关管理与技术规范,严格审查医疗救助对象,定点医院住院治疗等措施,及时救治晚期血吸虫病人。结论我国晚期血吸虫病治疗救助效果显著,减轻了病人经济负担与身体痛苦,今后应提高治疗覆盖率,建立晚期血吸虫病人定期随访制度,探索救助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36.
谢慧群  龚  曾红  谢曙英 《江西医学院学报》2009,49(11):103-105,120
目的探讨江西省癫患者脑部寄生虫病的发病情况。方法1063例癫患者进行脑部寄生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并行头颅MRI或CT检查,进一步行血清学或脑脊液寄生虫抗体结合粪便kato-katz筛查,阳性者在基本排外其他脑部病变后予抗虫治疗,症状、体征、影像学复查好转者为临床确诊病例。结果1063例癫患者中,临床确诊为脑寄生虫病者38例,其中脑血吸虫病8例[脑电图(EEG)异常为25.0%,血清血吸虫抗体阳性率为100.0%,脑脊液血吸虫抗体阳性率为0,血吸虫卵阳性率为37.5%,治愈率为62.5%,好转率为37.5%],脑囊虫病25例(EEG异常为44.0%,血清学囊虫抗体阳性率为72.0%,脑脊液寄生虫抗体阳性率为28.0%,绦虫卵阳性率为4.0%,治愈率为28.0%,好转率为72.0%),脑裂头蚴病5例(EEG异常为60.0%,血清学寄生虫抗体阳性率为80.0%,脑脊液寄生虫抗体阳性率为0,粪检虫卵率为0;无效5例,其中外科手术4例,未手术1例)。结论癫患者中应考虑筛查寄生虫,且以散发为主,农村高于城市。  相似文献   
37.
胡飞  胡爱珍 《江西医药》2009,44(10):1011-1012
目的了解铁路沿线维护人员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方法采用生理盐水自接涂片法和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567例人员进行肠道寄生虫感染及相关因素调查。结果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27.34%(155/567);共查出肠道寄生虫5种,其中蛔虫感染率最高,达18.52%(105/567);男性总感染率明显高于女性(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有5个变量进入方程。结论铁路沿线维护人员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仍较高,男性因生产因素更易感染,应该加强对职工的肠道寄生虫病的健康教育,特别是男性的防病意识。  相似文献   
38.
目的进一步验证血吸虫病胶体染料试纸条试剂盒在现场应用的效能。方法选择江西鄱阳湖沿岸湖沼地区的一个血吸虫病流行村15~70岁的自然人群404人,采用尼龙绢集卵孵化法、胶体染料试纸条法(DDI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环卵沉淀试验(COPT)等方法同时进行检测。另选一非血吸虫病流行区中未曾去过血吸虫病流行区的健康体检者418人,也同样应用DDIA、ELISA和COPT进行检测。结果DDIA、ELSIA和COPT的敏感性分别为96.59%、92.05%和85.23%,对流行区非血吸虫病人的特异性分别为96.32%、90.37%和95.59%。与非血吸虫病流行区健康者的阴性符合率分别为98.09%、97.37%和98.80%。结论DDIA试剂盒快速、简便,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适用于血吸虫病流行区现场对目标人群的大规模筛查。  相似文献   
39.
鄱阳湖血吸虫病重疫区居民病情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对血吸虫病重疫区居民病情的分析,探讨B超在评估血吸虫病病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江西省鄱阳湖区某血吸虫病重疫区村居民进行病原学检查、病史询问及B超检查,分析不同年龄、性别、职业人群B超图像异常比例及与血吸虫感染和病史的关系。结果:居民血吸虫粪检阳性率22.9%,肝实质I级及以上(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比例为22.0%。各项B超检查指标异常比例男性高于女性,高年龄组高于低年龄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性别为多项B超检查指标异常的危险因素,而肝实质异常的危险因素有年龄、性别、职业、血吸虫感染与否及治疗次数。结论:B超可以直接反映居民肝、脾损伤,但由于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产生是个体长期感染的累积,寻找反映早期病变的敏感指标仍是B超应用于病情评估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鄱阳湖湖沼型流行区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试点的长期防治效果。方法选择鄱阳湖血吸虫病重度流行区爱国、新和、光辉3个村为试点,全面实施以机代牛、封洲禁牧等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收集2009-2014年人群病情和螺情数据,比较人群血吸虫感染情况、钉螺感染率和水体危险性的变化。结果 2009-2014年,3个试点村均未发现粪检血吸虫阳性者;牛洲草洲活螺平均密度呈下降趋势,六○圩草洲活螺平均密度基本持平略有下降,2个洲滩均未发现感染性钉螺;解剖哨鼠未发现血吸虫成虫。结论实施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血吸虫病防治策略可以使血吸虫病疫情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