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7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6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4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06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41篇
  1篇
中国医学   278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3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5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采用常规针刺配温针灸治疗,对照组21例,采用常规针刺配电针治疗,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76.2%,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优于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52.
2004年~2006年,笔者用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肛周克罗恩病33例,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3例中,住院患者25例,门诊患者8例;男24例,女9例;年龄10~39岁,平均21.4岁;病程8个月~5年,平均3.2年。初步诊断为肛门脓肿19例,肛裂7例,肛瘘7例;经1次手术10例,2次手术11例,3次手术6例,未经手术6例。初诊时未能诊断出克罗恩病9例,其中经2次手术4例,遗留肛瘘2例,经3次手术2例;  相似文献   
53.
肩凝症是指肩部冷痛、酸胀麻木、甚者遇冷或夜间痛如刀割及肩关节的平举背伸等活动受限的临床综合征,又称“冻结肩”、“五十肩”、“漏肩风”,现代医学称为肩关节周围炎或肩周炎,是因为肩关节及其周围组织因退行性改变、劳损等,引起肩部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受限。临床以单侧发病多见,早期以肩部疼痛为主,后期以肩关节功能障碍为主。  相似文献   
54.
肩凝症是指肩部冷痛、酸胀麻木、甚者遇冷或夜间痛如刀割及肩关节的平举背伸等活动受限的临床综合征,又称"冻结肩"、 "五十肩"、"漏肩风",现代医学称为肩关节周围炎或肩周炎,是因为肩关节及其周围组织因退行性改变、劳损等,引起肩部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受限.临床以单侧发病多见,早期以肩部疼痛为主,后期以肩关节功能障碍为主.  相似文献   
55.
探析市场化运作的媒体对医院带来冲击与影响的原因。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医院既可以借助媒体的宣传,打出自己的品牌,又要避免陷入媒体报道可能带来的困境;提出应对媒体的策略,即:要有主动占领的战略、拨乱反正的勇气、宽厚为怀的大气、细致解释的耐心和技巧和科学管理的底气。  相似文献   
56.
王淑善 《中医杂志》2000,41(8):460-460
家父王少华主任医师曾诊治席汉氏综合征10余例,全部为中青年患者产后失血过多而起。首先出现的症状为缺乳汁,渐至无乳汁,且均有闭经。患者以神疲乏力,肢寒怯冷,面色萎黄,形体赢瘦,皮肤干燥,头晕,目涩视物不清,腰酸,胃纳欠馨,小溲数欠,舌淡苔薄,脉细无力等阳虚血弱证为多见。少数患者亦有烦躁易怒,口渴欲饮,舌正红而欠润或偏红而质嫩的阴伤证。家父开始接触此类患者,每从温补肾阳,治重先天着  相似文献   
57.
本文从初生拭口、断脐、去毒、喂哺、襁褓、沐浴、动静调护及疗疾八个方面,略论唐代医家孙思邈对新生儿护理的贡献  相似文献   
58.
心肺同治疗鼻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康明 《中医杂志》2000,41(1):19-20
鼻为肺之外窍,鼻腔之功能全赖清阳之温煦,阴血之濡养。经谓:“正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一个“利”字,包含了鼻腔的呼吸、温煦、嗅觉等诸多功能。笔者认为,在治疗鼻病的过程中,当根据全身和局部的不同见症及鼻腔的生理特点,注重心肺同治,气血双调,有形者去其实,无形者充其能,使清气升,阴血运,则鼻窍通利,诸症可解。  相似文献   
59.
思想道德作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原则和规范,主要是通过人们内心的信念、良心、义务、责任感等形式而形成的一定的思想境界,从而指导人们按照社会的善恶观来选择自己的行为。思想道德的主要特征是自律性。而自律因为缺乏强制性,往往会失去应有  相似文献   
60.
王少华 《浙江中医杂志》2001,36(10):415-418
1 我的认识“附子最有用 ,亦最难用”。这是近代医学大师恽铁樵老夫子的一生用药心得 ,也是众多临床医生的切身体会。历代本草记载 ,附子味大辛 ,性大热 ,气雄壮 ,性悍烈 ,刚猛而有毒 ,善走而不守 ,流通十二经 ,表里上下 ,无处不到。具有回阳救逆 ,温肾暖脾 ,逐寒止痛 ,驱除风湿之功 ,善治沉寒痼冷之疾 ,多用于寒、里、虚证。关于虚证用附子 ,并不局限于阳虚一隅 ,如昔贤虞抟指出 ,附子能“引补血药入血分 ,以培养不足之真阴”。当然 ,与补血药同时用 ,附子宜用小量 ,取“补必兼温”之意。《景岳全书·本草正·毒草部》在附子条的制法中云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