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73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 毫秒
41.
42.
李毅  李琳 《天津护理》1999,7(4):155-156
本文通过对120例静脉加吸入复合麻醉下行气管异物取出术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认为正确的护理操作与麻醉及手术医师的密切配合,对顺利完成患儿的嘛醉及手术,保证患儿的生命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议手术室护理人员,不但应具备相应的手术护理知识和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而且还要努力学习和掌握临床相关学科的知识,以便积极主动的配合麻醉手术操作,确保患儿安全。  相似文献   
43.
目的 研制一种以单抗Fab′片段为基础的抗肿瘤导向药物。方法 制备单抗 3A5Fab′片段及其与平阳霉素 (PYM )偶联物Fab′ PYM后 ,测定Fab′ PYM与肿瘤细胞的免疫反应性、偶联物中PYM的抑菌活性、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和体内抑瘤作用。结果 Fab′及Fab′ PYM保持了与靶细胞C2 6的免疫反应性 ;偶联物中PYM的抑菌活性为游离PYM的 15 % ;Fab′ PYM对C2 6细胞的杀伤作用强于PYM ;对非靶细胞KB的杀伤作用与PYM相似 ;ip和iv给药 ,Fab′ PYM对小鼠皮下接种的肠癌 2 6生长抑制作用均强于 3A5 PYM和PYM。结论 Fab′ PYM具有比PYM及 3A5 PYM更强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总结三关节融合术的研究进展,为临床更好地开展三关节融合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三关节融合术”和“triple arthrodesis”为关键词分别在万方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检索1998年1月—2018年2月关于三关节融合术的文献并对其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三关节融术的临床疗效是肯定的,但手术并发症难以避免。双切口是三关节融合术的主流选择,但是单独内侧切口及单独外侧入路在特定条件下也有使用。三关节融合的固定方式多种多样,具体应用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关节镜下的三关节融合术目前应用并不广泛,但是作为一种相对前沿的技术有着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保留跟骰关节的三关节融合符合现在足踝外科保关节的理念,至于是否值得临床推广还需进一步研究。植骨在三关节融合中通常是必须的,在临床工作中应该视具体情况而定。结论三关节融合术是临床广泛应用的一种手术方式,其临床疗效确切,在实际应用中采取何种入路及切口、何种固定方式、能否采用关节镜、是否保留跟骰关节、是否植骨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硫氢化钠(NaHS)干预烧伤大鼠血清中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探讨硫化氢(H2S)对烧伤后NO的影响。方法将6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烧伤组和干预组,每组32只;两大组又分为伤前与伤后24h、48h、96h小组,每小组8只;其中伤后各小组大鼠制成30%Ⅲ度烫伤模型。测定烧伤组与干预组大鼠血清中NO含量,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相关数据。结果烧伤组与干预组的伤前NO含量比较差异没有有统计学意义(t=1.822,P〉0.05);烧伤组和干预组伤后NO含量均较伤前增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587~28.786,P〈0.05)。烧伤组和干预组伤后组NO含量均在伤后24h达最高值。干预组伤后各时相点NO含量均明显低于烧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4~24.762,P〈0.05)。结论给予硫氢化钠后烧伤大鼠血清NO含量上升幅度明显降低,提示硫化氢可以影响烧伤大鼠NO含量。  相似文献   
46.
王医平  李毅  朱超  刘德玉 《河北中医》2012,34(9):1371-1373
距骨缺血坏死是骨科临床常见疾病,多由创伤引起,主要是距骨骨折或距骨周围的脱位,还可由非创伤性因素引起,主要是药物因素(长期应用激素)和全身性血管闭塞性疾病,如高脂血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距骨缺血坏死发病年龄以青壮年居多,与该年龄段患者劳动或活动量较大、易受损伤有关,以单侧发病较多,主要表现为踝  相似文献   
47.
48.
目的比较单层皮瓣法与双层皮瓣法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3例符合标准并拟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单层皮瓣组20例,双层皮瓣组23例。结果 2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术前颞肌体积和术中去除骨瓣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单层皮瓣组皮瓣分离时间(25.30±3.39)min,较双层皮瓣组(31.22±3.61)min明显缩短,术后晚期颞肌萎缩程度(6.81±1.61)cm3较双层皮瓣组(8.59±2.06)cm3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层皮瓣组骨瓣成型时间(30.00±2.51)min,较单层皮瓣组(41.22±3.61)min明显缩短,开颅术总时间(61.22±3.38)min,较单层皮瓣组(67.2±4.25)min明显减少,术后早期颞肌水肿程度(7.87±1.79)cm3,明显较单层皮瓣组(17.37±4.90)cm3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面神经额支损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各有优势,单层皮瓣法皮瓣分离时间较短,术后早期颞肌水肿程度较轻;双层皮瓣组开颅总时间明显缩短,对颞肌直接损伤小,术后颞肌萎缩程度轻;两种方法在面神经额支保护方面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9.
50.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是蛛网膜与硬脑膜之间的桥静脉撕裂,血液和渗出的脑脊液聚集形成具有包膜的液体性血肿.在某种机制下,液体性血肿机化成陈旧性血栓样凝块,表现出多隔膜、钙化、多小叶或多层性结构[1],这种CSDH被称为为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organized 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