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6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36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157篇
口腔科学   18篇
临床医学   176篇
内科学   73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49篇
特种医学   56篇
外科学   84篇
综合类   218篇
预防医学   69篇
眼科学   46篇
药学   64篇
  1篇
中国医学   66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脊髓型颈椎病(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CSM)是颈椎病最严重的一种类型[1,2] ,一般将超过2 个以上节段颈脊髓受压的CSM称为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multilevel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MCSM ) [3-4].本文通过按年龄分组,回顾性对比研究了老年与非老年MCSM患者采取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2.
人免疫缺陷病毒 1(HIV 1)能够利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逃匿机体免疫系统的免疫应答,导致HIV 1感染与播散。DC的这种介导作用与其表达的特异性表面分子(dendriticcell specificICAM 3grabbingnonintegrin ,DC SIGN)相关。一种由内皮细胞产生的DC SIGN相关同源物(DC SIGNre lated ,DC SIGNR)也具有吸附和传递HIV 1的作用。鉴于DC SIGN和DC SIGNR与HIV 1感染密切相关,本文简介近期在HIV 1性接触传播中作用的研究。一、DC SIGN和DC SIGNR是一种新型的细胞黏附分子DC SIGN和DC SIGNR能介导灵长类HI…  相似文献   
23.
<正>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是临床上常见的老年病,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退化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及骨折风险增加。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我国40~49岁人群中OP的患病率为3.2%,50岁以上人群为19.2%,65岁以上则高达32.0%[1],随着年龄的增长OP患病率逐级递增,提示衰老与OP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4.
通痹灵总碱对T淋巴细胞活化CD7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痹灵总碱 (TBL)是从通痹灵中提取出来的总生物碱部位。本研究旨在探索TBL对T淋巴细胞活化CD71表达的影响 ,探讨通痹灵免疫调控作用的机理。方法 :对清洁级小鼠T淋巴细胞进行培养 ,体外加入通痹灵总碱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CD71的表达率。结果 :TBL(10 0 μg mL)对ConA或PDB激活的大鼠T淋巴细胞活化表达CD3+ CD71+ 抗原有明显的下调作用 (P <0 0 1) ,并且随着剂量的增加 ,其抑制作用加强 (P <0 0 1) ,呈明显的量效关系 ;对ConA活化组的作用要强于PDB。结论 :TBL对ConA和PDB诱导活化T细胞的CD71表达率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而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提示对TBL在T细胞活化信号传导过程有明显作用 ,在治疗RA的过程中可能可以通过影响上游T淋巴细胞的活化 ,调节其细胞免疫机制来达到治疗RA的目的。  相似文献   
25.
探讨叶酸缺乏对胎鼠宫内脑发育的影响、研究叶酸缺乏孕鼠子代胎鼠脑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及为叶酸缺乏造成脑发育障碍提供细胞水平的依据 ,及采用雌性SD大鼠实验组 30只、对照组 2 0只 ,分别饲以不含叶酸和含 2mg叶酸 kg的纯合饲料 ,两周后与雄鼠交配 ,于怀孕第 2 0天对孕鼠剖腹取胎 ,对模型进行评价并观察叶酸缺乏对胎鼠发育的影响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胎鼠额区皮层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显示 :1 .实验组孕鼠交配前及妊娠晚期末血清叶酸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外周血出现多分叶核粒细胞。实验组胎鼠血清叶酸也明显低于对照组 ,出现巨幼红细胞 ,RBC和HB均低于对照组 ,且伴有宫内生长限制。 2 .实验组胎鼠额区皮层超微结构观察示 :神经元出现核切迹、局灶性核周腔扩张、异染色质减少、胞质内细胞器肿胀、核糖体减少 ;某些胶质细胞亦见类似改变 ;神经毡膜性结构不完整。结论 :1 .交配前两周开始限食叶酸直至妊娠期结束 ,所建立的叶酸缺乏孕鼠动物模型处于叶酸缺乏第三阶段 ,其胎鼠宫内生长限制 ,红细胞出现巨幼变 ,但没有产生神经管闭合的异常。这是较理想的妊娠中晚期叶酸缺乏的孕鼠动物模型。 2 .母体叶酸缺乏能造成胎鼠皮层脑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 ,可能导致神经元功能的紊乱和丧失 ,以致防碍脑结构和脑功能的正?  相似文献   
26.
执行碘盐新标准后武汉地区874例孕妇碘营养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省为碘缺乏地区[1] ,武汉地区是否缺碘至今尚无大样本调查报告 ,尤其是在实施碘盐新标准[2 ] 后 ,武汉地区孕妇是否缺碘 ,缺碘程度如何更是不得而知。因此 ,我们对武汉市 5个城区的 874例孕妇尿碘和所食碘盐进行了监测 ,了解执行碘盐新标准后武汉地区孕妇的碘营养状况及是否存在碘缺乏。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检测对象2 0 0 1年 1~ 3月 ,在武汉市汉阳区、青山区、武昌区、洪山区、桥口区共 5个城区的医院和妇幼所中 ,对进行产前检查的 874例妊娠期妇女作尿碘测定 ,被检孕妇年龄 2 2~ 4 0岁 ,平均年龄为 (2 6 3± 2 1…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小柴胡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 ( EM)模型大鼠白细胞介素 - 8( IL - 8)和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α)的调节作用。方法 EM模型大鼠随机分为不用药组 ( U)、小柴胡汤组 ( XCHT)、丹那唑组 ( D)和联合用药组 ( S) ,设假手术组( C)为对照。四周后观察各组异位子宫内膜体积和形态学的变化 ,计数腹腔液巨噬细胞 ,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大鼠外周血、腹腔液及巨噬细胞培养液IL - 8、TNF-α的含量。结果 XCHT组、D组和 S组异位内膜呈现不同程度萎缩 ,腺体明显减少 ,腹腔液巨噬细胞计数减少 ,XCHT组、D组及 S组大鼠外周血、腹腔液及巨噬细胞培养液 IL - 8、TNF-α含量降低 ,其中以 S组最为明显。结论 :小柴胡汤和丹那唑可以调节 EM模型大鼠的免疫功能 ,使异位内膜萎缩 ,当二者联合用药时 ,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28.
中药离子导入促进骨折愈合6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直流电中药离子导入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胫骨骨折患者分为治疗组62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直流电中药离子导入的方法,将具有改善血液循环、祛瘀生新的药物,通过直流电导入骨折部位;对照组口服接骨七厘片。结果:治疗组在肿胀消除时间、疼痛消除时间、骨痂形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直流电中药离子导入能显著改善骨折部位血液循环,加速骨痂生长,为促进骨折愈合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索p15基因异常甲基化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s,NHL)中的分布,去甲基化p15基因的再表达。方法检测3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石蜡标本p15基因甲基化;用去甲基化因子5-Aza2-cdR诱导p15基因甲基化的淋巴瘤细胞株Raji细胞,RT—PCR方法测定p15基因的表达。结果非霍奇金淋巴瘤p15基因操纵区甲基化的发生率为18.8%(6/32),高度恶性比低度恶性更易发生甲基化,其发生率分别为27.3%和0%,去甲基化因子5-Aza2-cdR在10^-7~10^-6mol/L诱导的raji细胞p15基因去甲基化再表达。结论p15基因甲基化可能是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的原因之一,去甲基化治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0.
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证候学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慢性肾功能衰竭(CRF)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选择慢性肾功能衰竭各期患者210例,根据中医辨证分型表格观察中医正虚证和邪实证分布情况及中医正虚证与邪实证兼夹情况。结果:CRF正虚证以脾肾气虚型最为多见,其次为气阴两虚型,最少为阴阳两虚型。而且CRF可同时出现两个或多个邪实证的临床表现,以尿毒症出现各种邪实证候最多。结论:正虚证与邪实证的兼夹出现是CRF的临床特征,尤其是晚期CRF证候有相当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