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宋秀琴  蒋平 《中国微循环》2009,13(5):423-424
近年研究表明抗胆碱药山莨菪碱(654-2)可以降低脓毒性休克的病死率,是治疗脓毒性休克的辅助治疗手段之一。但实际应用中,山莨菪碱显著加快心率,导致其抗休克治疗效果参差不齐,大大限制了山莨菪碱的临床应用。盐酸戊乙奎醚是一种新型抗胆碱药,用药后心跳加速不明显。本研究将4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盐酸戊乙奎醚治疗组分别进行治疗,观察盐酸戊乙奎醚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乳酸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发展中的意义及其与SIRS/MODS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重症监护室(ICU)危重病患者66例,在入院第1、3、5天分别测定其外周血PCT、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血清PCT、IL-6及TNF-α在SIRS组、MODS组及死亡组均较非SIRS组、非MODS组及非死亡组明显升高,且SIRS组、MODS组及死亡组PCT、IL-6及TNF-α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组内比较,第1、3、5天血清PCT和IL-6有逐步升高趋势,提示PCT和IL-6与MODS和死亡组比TNF-α更具有密切的相关关系.结论血清PCT是一个新的较为敏感的反映SIRS/MODS严重程度的指标,并能指导临床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3.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根据AP的临床诊断标准,入选的45例AP患者分为水肿型20例和出血坏死型25例。采用免疫发光法测定其入院第1、4、7、10天血清PCT,并与正常对照组15例进行比较。结果 AP患者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出血坏死型患者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水肿型,且持续较长时间(>7 d)。结论 PCT可以作为AP的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胸腔引流术后的优化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评价。方法将本院术后给予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109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58例采取闭式引流术后优化护理模式,对照组51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2组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SAS、SDS评分、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褥疮发生率、肺不张发生率、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心理辅导后,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化护理可显著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减轻患者焦虑、抑郁心理,同时提高医院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过瑛瑛  邵芳 《药物与人》2014,(12):241-241
目的探讨白内障病人的延伸护理.方法:针对问题病例,分析影响病人出院复诊率及用药正确率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实施质量持续改进.结果:实施活动1个月后出院白内障病人季度满意度提高2.5%.  相似文献   
16.
危重病患者胃肠功能障碍与预后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危重病患者胃肠功能障碍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危重病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胃肠功能障碍组(181例)和非胃肠功能障碍组(119例)。分析胃肠功能障碍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内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病率为60.3%。胃肠功能障碍组APACHEⅡ评分、MODS发生率和病死率较非胃肠功能障碍组均明显升高(均为P〈0.05)。结论危重病患者胃肠功能障碍提示病情严重和预后不良。要重视胃肠功能障碍的预防和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静脉输注高氧液对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心肺复苏过程中的作用,评价其对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心跳呼吸骤停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其它抢救措施均相同,对照组输入复方乳酸钠溶液10-20ml/kg,治疗组输入等量的高氧液。观察记录复苏过程中患者血气指标的动态变化、心跳和呼吸恢复正常率及心肺复苏成功率。结果 治疗组心跳恢复和呼吸恢复正常率较对照组增高(P〈0.05),血气恢复正常时间较对照组提早(P〈0.05),心肺复苏成功率较对照组提高(P〈0.05)。结论 静脉输注高氧液是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时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大黄对危重病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大黄对危重病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96例无凝血功能障碍的危重病患者随机分为 2组 :对照组 3 6例 ,只给予常规治疗和支持治疗 ;治疗组 60例 ,加用生大黄 60 g/天 ,分 3次鼻饲。分别检测 2组患者在大黄治疗前和治疗后第 1、3、7天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T)和血小板计数 (PLT)。结果 :所有危重病患者在治疗后第 1、3天 2组间无差异 ,大黄治疗组在第 7天的检测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大黄对危重病患者的凝血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根据AP的临床诊断标准,入选的45例AP患者分为水肿型20例和出血坏死型25例。采用免疫发光法测定其入院第1、4、7、10天血清PCT,并与正常对照组15例进行比较。结果AP患者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出血坏死型患者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水肿型,且持续较长时间(>7天)。结论PCT可以作为AP的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现代洁净手术室的建设及发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空气洁净技术是指经过过滤的洁净空气能冲淡粒子浓度,并通过排气把粒子带走从而达到空气净化的效果。专家认为,避免手术中的感染是整个治疗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关键环节,因此,将洁净技术应用于手术室有其必然性。作者就洁净手术室的发展进程、分类、设计原则、科学管理、日常保养及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从而为我国现代化手术室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改进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