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2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65篇
基础医学   46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56篇
内科学   92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43篇
综合类   355篇
预防医学   46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97篇
  5篇
中国医学   1207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71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洒精性脂肪肝是指因摄入酒精过量而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质蓄积量超过肝湿质量的5%,或者组织学上每单佗面积有1/3以上的肝细胞发生脂变[1],其进一步可发展为酒精性肝硬化.严重酗酒时可诱发广泛肝细胞坏死甚或肝功能衰竭[2].祖国传统医学认为酒精性脂肪肝属"酒积"、"胁痛"、"积聚(酒癖)"和"肝癖(痞)"范畴.酒为湿热之晶,长期过量的饮酒形成湿热有毒之邪.蕴结中焦,伤及脾胃,连及肝胆.因此在治疗时抓住健运脾胃这一中心,配以疏肝扶脾补肾法,脾得健运则绝生痰、生湿、生瘀之源,痰、湿、瘀之邪得运外出,最终疾病向愈.本研究使用芪茵颗粒与易善复对照,用彩超并结合生化分析观察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及时准确的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耳聋具有高度的遗传异质性,分析GJB3基因在新疆地区维汉两族中的突变,了解其分子病因学机制。方法调查对象来自新疆地区非综合征耳聋患者(耳聋组)93例,其中维吾尔族43例。对照组为听力正常者110例.其中维吾尔族56例。所有受检者均采集外周血并提取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直接测序方法对各种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93名、对照组110名进行GJB3基因编码区突变检测及鉴定。结果在93名患者中发现GJB3基因的3种单核苷酸改变,其中有两种碱基变化导致了氨基酸的改变,为错义突变方式。其中1个突变(256G→A),另1个突变形式(33C→T)为本研究首次发现。110名正常对照组中未发现同样突变。结论国人非综合征型遗传性聋者GJB3基因突变筛查研究发现了一个GJB3基因新的突变形式(256G→A),为进一步开展耳聋相关基因的筛查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分析急性白血病患儿感染发生情况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 对201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200例白血病患儿感染情况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我院急性白血病患儿感染的发生率为72.5%(145/200),当白血病患儿WBC≤1×109/L时,感染发生率为69.0% (116/168),住院时间>30 d时,其感染率为83.6%(61/73).检出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最多,占74.2%.抗菌药物以三代头孢菌素选择频次最多,占29.9%.白血病患儿发生感染与自身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下降水平和患儿入院时间的长短等因素相关(P<0.05或P<0.01).结论 急性白血病患儿感染率高,感染发生与患儿治疗阶段等因素有关,应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合理使用抗生素,以有效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94.
背景:大鼠具有成本低,种系内纯合性好,脑血管解剖特性与人类相似等特点,是目前脑缺血研究最常用的实验动物。目的:观察青老年大鼠大脑中动脉梗死后的行为学变化,分析年龄对脑缺血的影响。方法:将青、老年SD大鼠随机分为青、老年假手术组,青、老年模型组(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4组。结果与结论:老年假手术组体质量低于青年假手术组(P<0.05),但高于老年模型组(P<0.05),老年模型组体质量低于青年模型组(P<0.05)。术后第1,3,5,7天老年模型组改良神经功能损害程度评分高于青年模型组(P<0.05);与青年模型组及青、老年假手术组比较,术后第3,8,12周老年模型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跨过平台所在位置的次数明显减少(P<0.05)。表明在同等缺血打击下,老龄鼠脑缺血模型缺血损伤重、修复能力低,其神经功能恢复、学习和记忆能力明显逊于青年大鼠,提示增龄因素是研究脑缺血后神经损伤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95.
背景:腰椎滑脱一般通过影像学屈伸位片进行确认,通常用滑移距离和滑脱角表明滑脱的严重程度。目的:复制腰椎滑脱中的垂直失稳模式,寻求有效的影像学评价方式。方法:纳入37例腰椎滑脱患者,分别拍直立位、侧卧位、仰卧牵引位、俯卧牵引位腰骶段侧位X射线片。分别在X射线平片上测量间盘面积、滑脱角、滑移距离变化。结果与结论:在患者直立屈曲位片上可测量最大滑脱角、最大滑移距离百分比、最小的间盘面积百分比。俯卧牵引位和侧卧伸展位可测量最小滑脱角,仰卧和俯卧牵引位可测量最小滑移百分比。与其他体位相比俯卧牵引位下的间盘面积百分比最大。直立屈曲位和俯卧牵引位下滑脱角的变化与滑脱节段间盘面积百分比有关。直立屈曲位和俯卧牵引位分别复制了滑脱最严重的程度和复位最大程度。滑移距离的变化与间盘面积和滑脱角的变化有关,节段的垂直失稳是因间盘退变导致韧带和间盘纤维环松弛所致。间盘高度及周围软组织张力的恢复可使滑脱节段自动复位。因此可用植入椎间融合器或骨块行椎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峡部裂型滑脱因后柱成分缺失,可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重建。  相似文献   
996.
老年瓣膜病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表现为:心室扩大肥厚,心肌及血管顺应性下降,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肌耐受缺氧能力差。这种特殊的变化表现使体外循环中的心肌保护更加重要,因为在体外循环期间,升主动脉被人为阻断,心肌缺血缺氧,ATP被耗竭,无法维持细胞跨膜电位差,Ca2+  相似文献   
997.
高泽玲  赵刚 《新疆医学》2012,42(8):119-121
我院从2009年10月开展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对1232因上腹部不适、疼痛等患者进行14C-UBT,其中520例阳性的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取活检,病理组织学染色查幽门螺杆菌,以确定是否为Hp感染作为标准对照,其中498例胃镜活检病理组织学染色Hp阳性,对结果进行对照以评价14C-UBT在诊断Hp感染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8.
李婷  王晓娟 《新疆医学》2012,(11):149-151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是在心脏不停跳的基础上,利用心脏表面稳定器,创造一个相对静止、相对无血的环境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由于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医疗费用低,避免了体外循环的风险等特点,成为目前冠心病手术治疗的一种重要选择。目前的冠心病病人,高龄、危重、不能耐受体外循环者较多,所以为了减少手术时间,减少创伤,需要尽快完成搭桥步骤。这给手术的护理配合同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取我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民族、年龄、性别等因素对PWV检测技术检测指标的影响,为PWV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多资料.方法:筛选出维、汉、哈三个民族正常健康人680名,年龄30~75岁,采用BaPWV法分组测量PWV值.结果:BaPWV值各年龄组男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0岁以上年龄组BaPWV值高于50岁以下年龄组,三个民族间在各年龄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健康人群BaPWV值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与性别与民族无明显相关,应在不同年龄段建立正常参考值.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的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MP)变化特点,探讨其在疾病临床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双耳短声刺激并记录45例VBI患者及48例健康体检者的P13-N23波潜伏期、波幅变化,并计算出耳间潜伏期差(△P13)、耳间振幅比(SR)。所有受试者均通过经颅多普勒检查筛查是否存在VBI。结果 VBI组中VEMP检查异常的有37例(82.22%),而在正常对照组受试者中,仅有VEMP异常者2例(4.17%)。两组间双耳各波潜伏期、波幅、△P13及SR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BI组较正常对照组VEMP检查P13-N23波潜伏期延长,波幅不同程度下降,△P13增大,虽然SR有所增大,但幅度相对较小。结论 P13-N23波潜伏期延长与△P13增大可作为VEMP检查判断VBI患者是否存在脑神经传导通路障碍的参考指标。VEMP可作为一种新的诱发电位检查用于辅助判定VBI患者是否存在脑干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