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2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6篇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4 毫秒
21.
细胞膜修饰纳米粒子(NPs)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脑部恶性肿瘤的手段, 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该方法通过保留源细胞膜的特性, 提高了NPs的靶向性、生物相容性和体内循环时间, 可确保药物高效作用于颅内病灶。本文围绕近年该领域研究进展, 尤其是细胞膜修饰NPs穿透血脑屏障、免疫逃逸、药物输送的优势, 以及不同细胞膜修饰NPs的效果进行综述, 以期为脑部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中枢神经细胞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单额皮质入路切除肿瘤13例,经纵裂-胼胝体入路18例。结果肿瘤全切除28例,次全切除3例。术后脑积水症状均缓解,术后并发症包括脑室继发性血肿1例,癫疒间发作1例,肢体肌力下降1例,经治疗后好转。随访40~50个月,平均46.3个月,术后病人接受放疗12例,术后48个月复发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显微外科手术切除中枢神经细胞瘤并结合立体定向放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应用髂腹股沟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5年10月,采用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13例复杂髋臼骨折的患者资料。其中男性10例,女性3例;年龄24~58岁,平均36.8岁;伤后至手术时间5~13 d,平均8 d;骨折按Letournel-Judet分型:双柱骨折8例,前方伴后半横型骨折3例,T型骨折2例。术中通过髂腹股沟入路复位固定前后柱,术后按照Matta复位标准评估复位质量,按照改良的D’Aubigne-Postel评分标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1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49个月,平均23.4个月。术后按照Matta复位标准评估复位质量,优8例,良4例,差1例,优良率92.3%;按照改良的D’Aubigne-Postel评分标准评价髋关节功能,优7例,良4例,差2例,优良率84.6%。2例发生伤口脂肪液化,1例经换药后愈合,1例经手术室再次清创后愈合。1例术后拔除引流管后管口持续渗血,经腹带加压输血及应用止血药后创面愈合。4例发生股外侧皮神经损伤,均于术后3个月到半年逐渐减轻并恢复。1例复位差的患者于术后半年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结论:正确评估髋臼骨折类型,周密的术前计划,术中仔细操作,通过髂腹股沟入路,可以对前方伴后方横行骨折、大部分双柱骨折及部分T型骨折进行复位及固定,并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4.
目的 分析脓毒症患者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 Treg)、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 Th17)、Th17/Treg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2020年12月~2021年10月收治EICU和ICU的63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患者入院24h内的外周血行流式细胞术检测Treg和Th17,同时记录一般资料并进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及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采用ROC曲线评估各指标对预后的预测价值,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28天病死率的相关因素。结果 最终纳入50例脓毒症患者,其中存活组33例,死亡组17例。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降钙素原(PCT)、Th17、Th17/Treg明显高于存活组,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患者28天结局为因变量行ROC曲线分析,NLR、SOFA评分、Th17/Treg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9、0.776、0.834,NLR阈值为27.295,敏感度为64.7%,特异性为90.9%;SOFA评分阈值为12.5,敏感度为58.8%,特异性为87.9%;Th17/Treg阈值为0.116,敏感度为82.4%,特异性为85.8%。结论 Th17/Treg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25.
26.
27.
目的探讨SPECT的同机定位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5例周围型肺占位患者,均行SPECT同机定位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取材样本长1.0~1.5 cm,并结合肿瘤标志物检测,评价其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价值。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是近似t检验。结果275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均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为100%。肺穿刺活检诊断周围型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7.01%、100%、97.82%。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与小细胞肺癌(SCLC)的血清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1值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81、0.666,均P > 0.05),SCLC的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值高于NSC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71,P < 0.05);NSE值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35,最佳诊断界值点为26.86 ng/mL,取26.86 ng/mL作为阈值鉴别SCLC与NSCLC所得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1.34%、84.92%。结论SPECT同机定位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是可行的,对周围型肺癌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NSE值有助于鉴别SCLC和NSCLC。  相似文献   
28.
《中国药房》2017,(32):4601-4604
目的:了解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就DPP-4抑制剂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DPP-4抑制剂与大多数药物联用时罕见不良反应发生,无需调整剂量,如二甲双胍、磺脲类、噻唑烷二酮类、格列波糖等传统降糖药,他汀类降脂药,口服避孕药和地高辛等;兰索拉唑、莫沙必利能够增强DPP-4抑制剂的降糖效果;中药辣木提取物和大黄与DPP-4抑制剂存在药物相互作用,能够降低DPP-4抑制剂的疗效,临床联用应谨慎对待;细胞色素P_(450)(CYP)3A4底物或弱效抑制剂辛伐他汀、地尔硫与DPP-4抑制剂联用时无需调整剂量,但与CYP3A4强效抑制剂酮康唑联用时,需按照低剂量给药。尽管DPP-4抑制剂与大多数药物联用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但仍需警惕其药物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地西他滨联合EI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疗效、预后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44例复发/难治AML及高危MDS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临床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D-EIAG组和D-CAG组,各22例。D-EIAG组采用地西他滨联合EIAG方案,D-CAG组采用D-CAG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改良复合完全缓解率(mCRc=CR+CRi+形态学无白血病状态)、总有效率(ORR=mCRc+PR)、总生存时间(OS)、1年OS率、骨髓抑制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D-EIAG组mCRc 16例(72.7%),PR 3例(13.6%),ORR为86.4%;D-CAG组mCRc 9例(40.9%),PR 6例(27.3%),ORR为68.2%,两组mCRc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5),而ORR率比较无差异(P>0.05)。D-EIAG组中位OS时间为20(2-38)个月,1年OS率为72.7%;D-CAG组中位OS时间为16(3-32)个月,1年OS率为59.1%,两组...  相似文献   
30.
目的 目标性后腹腔镜与常规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7月~2022年12月手术治疗135例肾上腺良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其中目标性后腹腔肾上腺切除术65例(目标组),常规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70例(常规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语言等级评定量表(Verbal Rating Scale, VRS)。结果 2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目标组术中出血量[(29.4±16.6)ml vs.(40.1±17.4)ml,t=-3.653,P=0.000]、手术切口长度[(2.7±1.0)cm vs.(3.5±0.6)cm,t=-5.323,P=0.000]、术后引流量[(34.2±18.4)ml vs.(42.1±18.7)ml,t=-2.494,P=0.014]、术后疼痛VRS评分[(1.9±0.7)分vs.(2.2±0.7)分,t=-2.748,P=0.006]和术后住院时间[(4.5±0.9)d vs.(5.0±1.1)d,t=-3.257,P=0.001]显著优于常规组,手术时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