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67篇
综合类   14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目标导向治疗方法对脓毒症低灌注患者脑氧代谢和S100β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需要机械通气治疗的脓毒症低灌注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2组(n=30):改良早期目标导向治疗组(M组)和标准治疗组(S组),M组根据2016年拯救脓毒症国际治疗指南结合FloTrac/Vigileo系统监测SVV指导液体复苏,治疗的前6 h时内达到以下目标:每博变异度(SVV)≤13%、平均动脉压(MAP)≥65 mmHg(1 mmHg=0.133 kPa)、乳酸清除率≥10%或者乳酸值(Lac)2.0 mmol/L。S组以收缩压(SBP)和休克指数(SI)为导向进行液体复苏,治疗的前6 h时内使SBP≥100 mmHg和SI0.8。比较2组患者复苏前(T1)、复苏后6 h(T2)、24 h(T3)、48 h(T4)的局部脑氧饱和度(rSO_2)、血清S100β蛋白的浓度、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_2)、动脉和颈内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_2)、脑氧摄取率(CERO_2)、血流动力学指标、Lac值、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同时,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48 h内静脉补液量、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比例、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重症监护室(ICU)的停留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期间死亡率。结果与T1时比较,2组患者T2-T4时rSO_2、SjvO_2均升高,Da-jvO_2、CERO_2、S100β均降低(P0.05);与S组比较,M组T2时rSO_2[(66.7±2.6)%vs(63.4±1.8)%]升高、S100β[(0.29±0.04)vs(0.34±0.04)μg/L]降低(P0.05),T3-T4时SjvO_2[(68.5±2.5)%vs(65.7±1.2)%]、[(71.3±2.3)%vs(68.0±2.6)%]均升高,Da-jvO_2[(51.8±3.8)%vs(54.3±2.6)%]、[(44.5±2.6)%vs(48.3±3.9)%]、CERO_2[(31.7±2.2)%vs(33.2±1.4)%]、[(27.6±1.6)%vs(33.0±2.5)%]均降低(P0.05);与T1时比较,2组患者T2-T4时MAP、CVP均升高,HR、Lac、APACHEⅡ评分均降低(P0.05);M组T2时CVP低于S组[(8.5±1.0)vs(10.0±1.3)cmH_2O],M组在T2时补液量少于S组[(2 783±307)vs(3 087±382)ml,P0.05];2组患者ICU停留时间、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期间死亡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标准治疗相比,基于SSV和乳酸清除率的改良早期目标导向治疗更能优化脓毒症低灌注患者脑氧代谢平衡,并且在复苏早期改善脑灌注和减轻脑损伤方面更具有优势,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硫辛酸(α-lipoic acid, ALA)对炎性痛小鼠疼痛行为学及脊髓背角Iba-1和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 :成年SPF级雄性昆明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n=10):对照组(Control组)、炎性痛组[CFA组:足底注射30μl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 CFA)]、硫辛酸组(ALA组:腹腔注射ALA 100 mg/kg)和炎性痛+硫辛酸组(CFA+ALA组:足底注射30μl CFA3 d后腹腔注射ALA 100 mg/kg)。术后3 d,腹腔注射ALA后分别检测热缩足潜伏期(paw withdrawal latency, PWL)和足趾肿胀程度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脊髓背角Iba-1 (Ionized calcium binding adaptor molecule-1)和c-Fos表达。结果:ALA明显抑制炎性痛引起的热缩足潜伏期降低,与此同时,给予ALA能明显降低炎性痛小鼠脊髓背角Iba-1和c-Fos的表达。结论:硫辛酸明显减少炎性痛小鼠脊髓背角Iba-1和c-Fos的表达,对炎性痛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居高不下,手术依然是实体肿瘤治疗的重要方法,然而绝大部分患者死于术后肿瘤的复发和转移。麻醉对肿瘤患者术后转移复发的关系尚存在争议~[1]。本文就近年来进行麻醉药物对肿瘤转移复发的影响等一系列研究作一综述。全身麻醉药对肿瘤转移的影响氟醚类吸入性麻醉药氟醚类吸入麻醉药能以时间依赖性的方式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并诱导这些细胞的晚期凋亡。但他们同时会对自然杀伤(NK)细胞和NK样细胞的细胞毒性有负面影响,如改变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腰椎多靶点射频联合银质针疗法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48例老年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射频组22例和联合组26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1、3、6、12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临床治疗有效率.记录2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术后1、3、6、12个月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联合组VAS评分低于射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术后1、3、6、12个月,联合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射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均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结论 腰椎多靶点射频联合银质针治疗老年腰椎椎管狭窄症的近期及中期疗效较好,且风险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对胃腺癌SGC-790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接种于培养板培养24h,随机分为五组:对照组(C组)、右美托咪定312.5μg/ml组(D1组)、右美托咪定625μg/ml组(D2组)、右美托咪定1 250μg/ml组(D3组)和右美托咪定2 500μg/ml组(D4组)。分别用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处理胃癌SGC-7901细胞48h后,采用CCK-8法、Transwell法检测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结果与C组比较,D1、D2、D3和D4组SGC-7901细胞活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1、D2、D3和D4组SGC-7901细胞迁移能力明显高于C组(P0.05或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D1、D2、D3和D4组SGC-7901细胞侵袭能力明显高于C组(P0.05或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促进人胃癌细胞SGC-7901侵袭和迁移,对其增殖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术前使用帕瑞昔布钠对神经外科手术术后镇痛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神经外科开颅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两组:帕瑞昔布组钠(P组)和对照组(C组)。P组在手术开始前30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C组在手术开始前30min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ml。两组术后均采用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PCIA配方为舒芬太尼2μg/kg+托烷司琼0.2mg/kg,加生理盐水至120ml。记录两组患者术后2、4、16、24、48h的VAS评分、Ramsay评分,术后48h内PCIA总按压次数及有效按压次数,于帕瑞昔布钠给药前和给药后2h、48h测定凝血功能,并观察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C组术后2、4、16、24、48hVAS评分明显高于P组(P0.05),术后2hP组镇静满意率明显高于C组(P0.05)。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前和注射2h及48h后,两组各凝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8h内,C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P组(P0.05)。结论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用于神经外科术后镇痛可增强舒芬太尼PCIA的镇痛效应,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不影响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17.
背景 神经病理性疼痛与抑郁症共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研究发现,炎症因子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抑郁共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目的 综述炎症因子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抑郁共病的研究进展,为该病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内容 神经病理性疼痛与感觉系统的功能障碍相关,它包括触诱发痛、痛觉过敏、自发痛等一系列疼痛症状.抑郁症表现为心境低落和厌恶活动.小胶质细胞激活后,释放的炎症因子如TNF-α、IL-6、IL-1β,通过结合5-羟色胺受体、谷氨酸盐受体、γ-氨基丁酸能受体及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轴促进神经病理性疼痛和抑郁症的发生.趋向 炎症因子可能是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抑郁共病的靶标.  相似文献   
18.
背景随着化疗药物在肿瘤治疗中的广泛使用,化疗引起的毒副反应对肿瘤患者的治疗及生活带来不良影响.其中化疗引起周围神经病变(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CIPN)是最常见的毒副反应之一,表现为患者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常常伴有神经病理性疼痛.目的 了解CIPN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生机制.内容目前常使用的化疗药物,如紫杉醇、铂类化疗药物和长春新碱,作用于线粒体、离子通道、神经炎症和外周神经结构,可能引起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至今,已经通过药物治疗来缓解CIPN引起的功能障碍,但仍需进一步研究开发新的药物以达到理想治疗效果.趋向化疗药物的使用需警惕CIPN的发生,CIPN的机制仍未完全明了,仍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脊髓小电导钙离子激活钾通道(small conductance Ca~(2+)-activated K~+channels,SK通道)激活后对小鼠吗啡所致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选用♂C57BL6/N小鼠,建立吗啡痛觉过敏模型,鞘内注射SK通道激活剂1-EBIO后,测量小鼠热甩尾潜伏期(tail withdrawal latency,TWL),机械缩足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和内脏痛阈的变化。结果吗啡痛觉过敏模型小鼠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小鼠相比,热甩尾潜伏期、机械缩足阈值和内脏痛阈均降低;而鞘内注射SK通道激活剂1-EBIO后,与给药前相比,小鼠的痛阈热甩尾潜伏期,机械缩足阈值和内脏痛阈均升高;吗啡模型组小鼠的脊髓SK2膜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而给予1-EBIO后,脊髓SK2膜蛋白表达量较模型组明显升高。结论脊髓SK通道参与小鼠吗啡引起的痛觉过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期间不同水平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联合60%吸入氧浓度(inspired oxygen fraction,FiO2)对OLV患者氧合及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PPC)的影响。方法:择期行经左胸食管癌根治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30例,OLV时各组均使用60%的FiO2,通气侧分别采用0、5、8、10 cmH2O PEEP。于OLV前即刻(T1)、OLV 10 min(T2)、OLV 15 min(T3)、OLV 30 min(T4)、OLV 60 min(T5)、OLV 120 min(T6)时分别经桡动脉与右颈内静脉中抽取动静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肺内分流率;记录各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与呼吸力学等指标;记录术后第2天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linical pulmonary infection score,CPIS)和PPC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2例患者OLV中发生低氧血症而退出本研究,共118例患者完成试验。T2~T6时D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明显高于A组、肺内分流率明显低于A组(P < 0.05);T3~T4时C组PaO2明显高于A组、肺内分流率明显低于A组(P < 0.05)。T4时B组PaO2明显高于A组、肺内分流率明显低于A组(P < 0.05)。T2~T5时D组PaO2明显高于B组(P < 0.05);T2~T4时D组肺内分流率明显低于B组(P < 0.05)。T5时D组PaO2明显高于C组(P < 0.05)。T2~T6时B、C、D组驱动压明显低于A组(P < 0.05),T2~T5时C、D组驱动压明显低于B组(P < 0.05)。T4~T6时C、D组肺动态顺应性(dynamic compliance,Cdyn)明显高于A、B组(P < 0.05)。术后第2天B、C、D组CPIS明显低于A组。结论:OLV时FiO2为60%条件下,联合5、8和10 cmH2O PEEP均可改善氧合、降低肺内分流、增加肺动态顺应性,降低驱动压及CPIS,从而具有一定的肺保护作用,其中10 cmH2O PEEP改善氧合的效应出现得更早,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