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9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74篇
耳鼻咽喉   25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3篇
基础医学   55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509篇
内科学   245篇
皮肤病学   42篇
神经病学   33篇
特种医学   86篇
外科学   84篇
综合类   510篇
预防医学   187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220篇
  3篇
中国医学   830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63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201篇
  2010年   247篇
  2009年   215篇
  2008年   233篇
  2007年   210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研究益母生膜汤联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血瘀型稽留流产的临床效果,为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接受诊治的血瘀型稽留流产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益母生膜汤联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改变及胚囊排出时间、阴道出血时间、出血量、中医证候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胚囊排出时间、阴道出血时间、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2.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母生膜汤联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血瘀型稽留流产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及体征,促进胚囊排出,减少阴道出血时间及出血量,促进机体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2.
伏邪具有感而不发,潜藏一段时间而后发作的特点.狭义的伏邪指伏气温病,广义的伏邪则指一切伏而不即发的邪气,即七情所伤、饮食失宜、痰浊、瘀血、内毒等内在的致病因素[1].《灵枢·贼风》云:"此皆尝有所伤于湿气,藏于血脉之中,分肉之间,久留而不去;若有所堕坠,恶血在内而不去.卒然喜怒不节,饮食不适,寒温不时,腠理闭而不通……虽不遇贼风邪气,必有因加而发焉."明确提出伏邪致病具有"因加而发"的特点.发病条件除与邪气本身的性质以及人体正气强弱相关外,环境因素或人为因素也可引起,如六淫、情志、饮食劳逸等均可成为诱因,导致疾病发作[2].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析然谷主治优势病症及配伍规律。方法:以1949年10月为时间分割点进行文献检索。1949年10月前的文献主要通过《中华医典》(第五版)、《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检索,1949年10月后的文献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资源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 Med、Web of Science中检索,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建立SQL Server数据库,利用Gephi软件构建复杂网络模型,SPSS Modeler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1949年10月前,然谷单穴、配伍主治优势病症分别为26种、28种,最优势病症为脐风和胸痹,常配伍太溪、肾俞、涌泉、行间、足三里;1949年10月后,然谷单穴、配伍主治优势病症分别为2种、12种,最优势病症为跟痛症,常配伍太溪、三阴交、关元、足三里、太冲、涌泉。结论:在主治病症方面,然谷古今均以治疗局部病症、本经病症及相关脏腑病症为主,1949年10月后主治病症减少,种类明显细化并有所侧重,突出表现在妇科、泌尿生殖科及疼痛科;在优势腧穴配伍方面,体现了本经配穴、表里经配穴和荥输配穴等方法,多配伍特定穴如五输穴、原穴和背俞穴,1949年10月后增加了募穴和交会穴。  相似文献   
104.
现代人误以为中草药及中成药均安全、无副作用,属绿色药品,所以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乐于使用,可近来有不少反映某些药物产生不良反应,并引起严重不良后果的报道,其中较引人瞩目的便是关于使用关木通使人发生肾衰竭的报道,有资料表明仅2000-2004年国家药物不良反应监察中心,就收到龙胆泻肝丸含关木通在内的药物不良反应270多例弓引起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5.
赵文文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1):1635-1635
患男,51例,因外伤致头部、双上肢损伤,于当地医院行左肱骨头上端骨折内固定,右肱骨髁上骨折外固定术。术后半年肩关节功能始终未恢复来院就诊,诊断为右肱骨头粉碎性骨折,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经3个月精心治疗和护理。患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06.
益生菌制剂可以恢复肠道菌群平衡和黏膜屏障功能,从而治疗相关疾病,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在临床上得到验证。现就近年来益生菌制剂在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溃疡性结肠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便秘和慢性肝病等常见消化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作一概述,为更好地开发和医用益生菌制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7.
《中南药学》2019,(4):522-526
目的探明西洋参茎叶总皂苷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从西洋参茎叶中提取分离得到茎叶总皂苷。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尼莫地平组、西洋参总皂苷(0.18、0.36、0.72 g·kg-1)组6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模型。造模前,西洋参茎叶总皂苷治疗组采用灌胃给药的方式,每日1次,连续7 d。局灶性脑缺血24 h后进行大鼠神经功能损伤评分,TTC染色法观察脑梗死面积,干湿重法测定脑含水量,ELISA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西洋参总皂苷各个剂量组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后神经缺陷症状,明显减小脑梗死体积,降低脑组织含水量,抑制脑组织中TNF-α、IL-1β、ICAM-1和VCAM-1的表达水平。结论西洋参茎叶总皂苷可通过降低TNF-α、IL-1β、ICAM-1和VCAM-1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减缓炎症反应,减轻脑水肿,降低大鼠脑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进而对局灶性脑缺血损伤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35岁人群FBG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 于2007年10月至2010年4月,按照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原则,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7个市(州、地区)选取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35岁常住人群,排除颈动脉内中膜增厚(IMT >0.9 mm)者及长期外出、流动人口,共获得有效调查对象13 935名.测量其FBG及颈动脉IMT值,根据FBG值将调查对象分为FBG正常组、空腹血糖受损(IFG)组、糖尿病组.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组别颈动脉IMT的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讨颈动脉IMT的影响因素.结果 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男性颈动脉IMT分别为(0.81 ±0.29)、(0.71±0.27)、(0.79 ±0.21)mm(F=88.50,P<0.05),其糖尿病组颈动脉IMT为(0.82±0.29) mm,高于FBG正常组[(0.77±0.26) mm]和IFG组[(0.79±0.27) mm] (F=7.49,P <0.05).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女性颈动脉IMT分别为(0.72±0.27)、(0.63±0.25) 、(0.77±0.22)mm(F=173.93,P<0.05),其糖尿病组和IFG组颈动脉IMT分别为(0.75±0.29)、(0.74 ± 0.26) mm,均高于FBG正常组[(0.70±0.25) mm] (F=10.46,P<0.05).舒张压(β'=0.101,P<0.05)、TC(β'=0.056,P <0.05) 、FBG(β'=0.023,P =0.009)是颈动脉IMT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35岁人群FBG水平是颈动脉IMT的独立影响因素,且两者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总结脐尿管癌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脐尿管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脐尿管癌的临床资料。结果男26例,女10例。平均年龄(50.0±2.5)岁。肉眼血尿31例,血尿伴尿频、尿急5例,血尿中位时间22d。尿中有黏液者16例。肿瘤直径平均(5.0±1.0)cm。盆腔淋巴结转移3例。TNM分期:T221例,T312例,T43例。临床分级:G118例,G213例,G35例。均行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黏液性腺癌28例,非黏液腺癌混合癌5例(含肠型、印戒细胞亚型),乳头状腺癌3例。术后膀胱内灌注表阿霉素治疗25例。3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1-8年,平均2.5年。术后1年生存率为50%(18/36),5年生存率为19.44%(7/36)。T2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23.81%(5/21),T3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16.67%(2/12)。结论脐尿管癌不容易被早期发现和诊断。血尿是脐尿管癌的最常见症状。扩大性膀胱切除术为标准手术方式。脐尿管癌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10.
例1男,35岁,结婚多年,女方2次胚胎停育,否认有毒、有害物质接触史。查体:身高161 cm,体重58 kg,发育良好,无异常面容,智力、认知、语言以及精神发育均正常。精液常规:精子活动度差,少、弱精,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女方表型及智力均未见异常,双方为非近亲结婚。B超检査子宫、附件均未见异常。细胞遗传学检査: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抽后取双方外周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